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必背古诗文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

高考必背古诗文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

高考必背古诗文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情景默写混合练习答案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韩愈《早春》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表达处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渲染分别时的凄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

如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飞来被眼5、古女主琵琶马青蓝田哀。

6、愁《虞7、古独登瑟。

8、古鹃啼子规9、长俊王(《荻花下,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绘音乐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出了音乐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刻,戛然而止的过程;苏轼《赤壁赋》中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写出了洞箫声的凄婉和对人的感染之深。

1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展现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如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写了萧瑟的景物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描写出了三峡秋景的神韵。

1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14、古诗词中经常使用倒装的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5、年、表现16、高》在《17、样:点联水向嘈嘈18、年,自己开国赠》世事19、杯。

在月而攘《琵藉的劝解。

20、古诗文中的“情”丰厚了华夏文明,滋润了民族精神,如《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达了屈原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精神;《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表达了范仲淹对自身遭遇的豁达淡然与忧国忧民的情怀;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执着。

21、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很多句子传唱不衰。

其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凄清孤冷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2、人生有时是需要选择遗忘的,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忘记了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陋室里,刘禹锡忘记了官场上的倾轧与是非;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奔放豪迈中,苏轼忘记了被贬谪黄州的无奈与痛苦。

2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对成婚盼望之切、深情一片的句子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描写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表现女主人公追忆美好年华,用情专一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4、亚子屋名(1)25、(1)雨时(2)树梨(3)然理26、句。

有时27、(1)几句(2)负青邑》(3)志,手法说明了这个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8、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

秦民绝,秦君灭。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

杜牧《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的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

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着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口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景象了。

29、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

雨中多情,雨中多愁。

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

写“苦雨”的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0、“文章憎命达”。

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3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然而一个人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只要尽力了,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啦。

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样。

32、“莲”与“怜”字同音,在古诗中人们常用“莲”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写出了采莲女情窦初开的心思。

周敦颐益清33、感时的沧香径异,34、涕兮35、涯沦写赤36、越的37、思。

38、声,西舫38、孤鹜江春39、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之句;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由秦入蜀难行,这句诗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手法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感叹“物是人非”的名句,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苏轼的《赤壁赋》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42、李白在诗歌中爱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如《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的高危;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用神话传说来传达蜀道开辟之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用人的神态从侧面衬托蜀道的高俊;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则是直接描写蜀道的险峻。

43、有的诗词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皆是开篇以景托情,为整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44、用典是古诗词写作方法之一,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更是善于运用典故的高手,如《永遇乐山,的句45、忧国高则46、乐趣仰胁尽长合,潭,景;的人47、必不句子是骐镂”。

强,也。

48、受业解惑也。

申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提出择师态度和标准的句子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9、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衬托手法借写歌舞冷暖,衬托阿房宫宽广高大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感慨秦和六国都亡于不爱百姓的句子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以“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