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 现金流量一、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作用:使分析计算者对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收支一目了然,便于校验,避免差错。

绘图具体画法:1.画一条带有时间的水平线,表示一个工程项目,每一格代表一个时间单位(一般为一年),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2.画与时间坐标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

其长短与收入或支出的数量基本成比例。

箭头表示现金流动方向,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

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收入或收益在年末发生。

图1- 1第二节 投资一、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构成工程项目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税、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流动资金是指维持生产占用的全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其特点是连续为多次生产周期服务,以折旧形式分期分批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主要包括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经营特许权、商誉权。

递延资产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值,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投资改良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例题1:拥有者能长期受益,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 )。

A .固定资产 B .递延资产 C .无形资产 D .流动资产 【答案】C【解析】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二、投资的估算(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 1.生产规模指数法nQ Qk K )(1212= 当规模扩大是以提高工程的主要设备的功率、效率等达到,则7.0~6.0=n ;n ≈0.6-0.7当规模扩大是以增加工程的机器设备的数量而达到,则1~8.0=n 。

2.分项类比法估算 (1)机械设备的投资(2)建筑物、构筑物的投资 (3)其他投资bs w f m K K K K K K ++++=1机械设备的投资:∑+==ni mi mi mi m k D Q K 1)]1([建筑物、构筑物的投资:f m f k K K =其他费用:w m w k K K = 施工费用:sw f m s k K K K K )(++=预备费用:b w f m b kK K K K )(++= (二)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1.扩大指标法:国外化工企业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 2.分项详细估算:流动资金=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 应负账款例题2:已知某纺织厂年产400万米坯布,投资600万元,现要新建两个年产量分别为200万米和100万米的A 、B 分厂,当工程能力指数等于0.8时,根据生产规模指数法估算两个分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

A.8.0600200400600⎪⎭⎫ ⎝⎛⨯=kA B.8.0400200600⎪⎭⎫⎝⎛⨯=kAC.8.0400100600⎪⎭⎫⎝⎛⨯=kBD.8.0600100400600⎪⎭⎫⎝⎛⨯=kBE .8.08.0400100600400200600⎪⎭⎫ ⎝⎛⨯=⎪⎭⎫ ⎝⎛⨯=kk B A 和【答案】B C 【解析】nQ Q k K )(1212=第三节 成本费用及构成一、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 生产成本:各项直接支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支出)及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统一负担的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和福利工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及其他财务费用(外币汇损表、外汇调剂手续费、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折旧费、修理费及其他销售费用(广告费、展览费、差旅费、运输费等)。

二、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生产规模下,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化的费用,如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和差旅费;其特点是,产量增加时,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减少,反之,增多。

可变成本指产品中随着产品产量而成比例地增减的费用,其特点是,产量变动时,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不变。

半可变成本指其费用总额随产品产量增减而变化,但不成比例,如运输费。

例题3: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产品产量发生变化,单位产品成本不变的费用为()。

A.可变成本B.固定成本C.半可变成本D.经营成本【答案】A【解析】可变成本的特点:产量变动时,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不变。

三、产品成本构成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将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动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以及各项间接以及各项间接费用计入产品的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法:将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与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制造成本法优点:1.有助于简化成本核算;2.有助于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3.有助于正确考核企业生产单位的成本责任;4.有助于成本预测和决策。

第四节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一、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量╳单价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应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

二、利润(一)利润分配顺序:1.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滞纳金和罚款2.以前年度亏损3.法定公积金4.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益-营业外支出(三)利润率1.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2.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100%3.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三、税金(一)增值税收税范围:销售货物、销售劳务、视同销售货物、混合销售行为、出口货物、进口货物。

三档:低13%,基本17%,零税率。

计算公式:扣额法:应纳增值税=(销售额-扣除项目金额)╳税率扣税法:应纳增值税=销售额╳税率-扣除税金(二)消费税收税范围:11类消费品,如特殊消费品、奢侈品、非生活必须品、高耗能产品。

类型:甲类卷烟45%,啤酒220元/吨。

计算公式:从价法: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从量法: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收税范围: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娱乐和服务业。

类型:娱乐业5%~20%,其他3%或5%。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的净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统一实行33%的比例税种。

应纳所得税=收入总额-税收扣除项目(五)城市维护建筑费(六)房产税折扣率取值范围10%~30%,税率1.2%;从租征收,按12%。

例题4:以新创造的工资和利润之和为计税依据的流转税为()A.增值税B.所得税C.营业税D.消费税【答案】A【解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以新创造的工资和利润之和。

第五节价格一、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西方一些企业制定价格的步骤:1)选定定价目标;2)确定需求;3)估计成本;4)分析竞争者制定的价格和产品;5)选定定价方法;6)选定最终价格。

制定价格必须考虑3种主要因素:1)产品成本规定了某价格的最低底数;2)竟争者的价格和代用品价格是企业制定必须考虑的标定点;3)本企业独特的产品特点。

常用定价方法:成本加成定价;保本分析和目标利润定价;认知价值定价法;通用价格定价法;密封投票定价法。

(一)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是计量财务支出和收入的直接依据。

我国现行市场价格的构成主要包括出厂价格、商业批发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

(二)影子价格如果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市场价格能真实反映对国民收入的实际贡献,则采用市场价格,否则,采用影子价格。

当市场价格真实反映经济价值时,市场价格就是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建立在消费者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的概念上的。

机会成本:人们放弃一种机会而由此付出的代价。

影子价格的确定首先区分投入物和产出物和非外贸货物。

1.计算公式:(1)产出物SP=F•O•B╳SER-(T1+T r1)(2)投入物SP=C•I•F╳SER+(T1+T r1)2.非外贸货物按以下原则定价:(1)产出物:供求平衡,按财务价格定价;供不应求,参考国内市场价格并考虑价格变化趋势。

(2)投入物:能通过企业挖潜增加供应的,按可变成本分解定价;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按全部成本分解定价;难以获得分解成本所需要的资料时,可参照国内市场价格定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