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二年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8年1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踹.水(tuān)载.体(zài)耘籽.(zĭ)恶.乎待哉(wū)B. 坳.堂(ào) 倒涎.(xián)亭皋.(gāo)弃掷逦.迤( lĭ)C. 迄.今(qì) 毗.邻(bĭ)襜.帷(chān)九重城阙.(quē)D. 旌.旗(jīn) 西噬.(shì)翠蔓.(màn)咬文嚼.字(jiá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嘉丽岐路万应锭心慌意乱B.漂摇潦水武候祠唉声叹气C.平添阑干制高点疏朗绵密D.烂调寒砧瓜州渡一概而论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心是五脏之主,心脏病基本都是五脏病变作用在心脏上的表现。
心悸伴随气短出现,说明心是受到肺的影响了。
B.《世界环境》杂志和中国日报网联合承办的“全球十大环境热点事件评选”活动,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环境发展脉搏,促进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
C.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D.画面上方,是如海市蜃楼般的古老城门;画面下方,则是奔涌不息、略显拥挤的二环路。
4、下列加点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①这个朝代的变化具有深沉内敛的品格,瓷器就是诠释这一品格最好的注脚之一,而这件定窑瓷瓶即是具体而微....的一例。
②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③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④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
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骆驼图!⑤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⑥上周六败走抚顺之后,甲A赛程刚好过半,鲁能泰山队战绩差强人意....,年初制定的冲三甲,争第一的目标眼看着已成镜中花水中月。
A.①③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⑤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江山相发挥..发挥:辉映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逢迎:迎接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官名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后退6、从词类活用看,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②闾里之侠皆宗.之③徐孺下.陈蕃之榻④襟三江而带.五湖⑤层峦耸翠,上.出重霄⑥可怜焦土..⑦马童面.之,指王翳曰⑧辇.来于秦⑨则刘病日.笃⑩窜.粱鸿于海曲A.①②④/③⑤/⑥⑦⑩/⑧⑨B.①⑥⑦/②④/③⑩/⑤⑧⑨C.①⑥/②④/③⑤⑧⑨/⑦⑩D.①⑦/②④⑩/③⑤/⑥⑧⑨7、从句式特征看,对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何为而在此②去以六月息者也③既自以心为形役④技经肯綮之未尝⑤访风景于崇阿⑥彼且奚适也⑦南冥者,天池也⑧然今卒困于此。
A.①④/②⑦/③⑧/⑤⑥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C.①④/②③/⑤⑥⑧/⑦D.①④⑥/②⑤/③⑧/⑦8、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结草衔环,代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与羊羔跪乳和乌鸟私情同义B.期功,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C.乙巳,干支纪年法,与帝王纪年法同为古代主要的纪年方法D.翼轸,星宿名,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所在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
然而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是插科打诨而已。
其实不然,丑角的唱念做打皆有独到的功夫,且无不有绝妙的特定程式。
至于丑角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写《滑稽列传》,并在《太史公自序》中认为俳优“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故而“谈言微中”“谈笑讽谏”,进而“合于大道”,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
所谓秦之“侏儒”,汉之“俳优”,唐之“巷鹘”,元明之“丑”,显现了丑角演变的轨迹。
其中,丑角戏在盛唐才渐至巅峰。
这是因为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还亲自操刀写曲本,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即为玄宗对“胡部新声”加以润色而成;他还时常充作鼓手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
唐代的“梨园”原为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果园,李隆基常在此请李龟年、雷海青、黄旛绰、公孙大娘、李仙鹤等名伶演戏,剧种有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和傀儡戏,兴之所至少不了也“客串”一把,后来干脆创办“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官,设“坐部伎”“立部伎”,自称梨园“崖公”,“梨园”遂成戏曲的代称并风行起来。
很多人认为唐玄宗喜演丑角,不过是为逗杨贵妃开心罢了。
这未免太小看大唐雄主的气魄。
在笔者来看,唐明皇敢演且擅演与皇上身份完全相反的丑角,源自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器量,其胸襟、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足可傲视古今。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拥有严酷的、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上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
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铁定的现实世界,仍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帝王也不例外:一则想象彼岸世界以寓存死后的灵肉——皇陵不过是它的投影而已;二则纵情艺术世界以欢娱精神——音乐、绘画、舞蹈和戏曲,无不成了他们戏仿的艺术形式。
丑角“乔作愚谬之态,以供嘲讽”(王国维语),要么自嘲,要么讽世,必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
一国之君哪怕是在禁苑梨园演丑角,其个性、气度和胸襟也是极罕见的。
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譬如丑角脸谱也源于盛唐:一国之君扮演丑角被认为有失皇威,于是演出时在其面部挂上玉片以遮掩,此后丑角脸谱即勾画“豆腐块”以代之。
又譬如戏班唯丑角为大;大衣箱、道具箱不得随便坐,只有丑角可坐;丑角没勾画脸谱,其他演员不得化妆;赶庙会唱戏,戏班子要向“戏祖神”(唐玄宗被奉为“戏祖神”)磕头跪拜,丑角可免,等等,皆与唐明皇演丑角有关。
(节选自《财经》2016年第34期苍耳《丑角杂谈》)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人认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是因为丑角不过插科打浑而已,不仅形象丑陋,还没什么真工夫。
B.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不仅亲自操刀写曲本,常充作鼓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所以,丑角戏在盛唐渐至巅峰。
C.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认为丑角在剧中善于用委婉的话讽喻规劝世人,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D.唐明皇敢演擅演丑角,不仅因为他不同凡响的喜剧精神和器量,更因为他所处的盛唐时代拥有博大包容的精神。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写丑角的演变轨迹,重点阐述了丑角在盛唐登上巅峰的原因和过程。
B.现实世界拥有严酷森严的等级秩序,朝廷拥有铁定的无上权力,芸芸草民只能被动地服从权威、教条和禁忌,需要戏仿的、自由的虚拟世界。
C.因为唐明皇嗜演丑角,被奉为“戏祖神”,后世丑角的特权和戏班的规矩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丑角脸谱就源于盛唐,又比如戏班丑角为大。
D.本文介绍了丑角的意义、演变轨迹,重点介绍了盛唐时期丑角戏发展到高峰的过程中,李隆基对丑角的影响。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说“无丑不成戏”,强调丑角在戏曲中具有生、旦、净等行当无可替代的作用。
B.戏曲的雏形源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
所以丑角的历史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C.戏曲又称“梨园”,是因为唐代李隆基常在禁苑中的梨园请名伶演戏,自己也常常“客串”一把,后又创办了“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官。
D.唐明皇在禁苑梨园演丑角,他的个性、气度和胸襟极为罕见,说明他具有不惧出“丑”的戏谑胆量和讽喻智慧。
三、文言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
上梅直讲①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
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
轼不自意,获在第二。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Ⅱ卷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分)(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2分)译文:(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分)译文:(3)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1分)译文:(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分)译文: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4分)老夫老妻冯骥才(1)他俩又吵架了。
(2)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
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
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
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
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
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
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3)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