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_1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_12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以珠三角顺德逢简水乡为例
【设计思路和理念】
以典型聚落岭南水乡“顺德逢简”为案例,通过课前的搜索资料、走访、调查、观察等,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中进行汇报、合作、探究、释疑,探讨“乡村聚落(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保护”等问题和规律。

本课例以“人地关系”以及“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线索,设计一系列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乡土案例和主题升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学生形成关注地方、国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中的第一章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规律”,学会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和成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材主要是通过部分图片和文字呈现主体内容(“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干旱区”、“水稻区”等的乡村聚落),教材“活动”部分,通过两张图片(“天山牧场的流动聚落”和“美国中西部平原的单户型聚落”)设计问题(聚落的分布形态特征?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整体来说,教材缺乏具体的生动的案例一例贯之,使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缺乏从时空角度进行整体、综合思考,使学生体验度、参与度大为降低。

本课例则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案例一例贯之,来开展教学,既弥补教材的不足,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2.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及高二以来的学习,高二学生对重要的地理思想(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等)有一定认识和理解。

具备较好的分析、探究、推理、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课程目标和素养要求】
1.结合研学小组的汇报及提供的研学资料,探究“早期人类选址在逢简水乡的优越区位条件”、“清末逢简水乡发展壮大成为丝织业市镇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时空,提升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多要素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2.结合顺德逢简新时期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之音”,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构建思维导图”等方式,为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献计献策,渗透和领悟“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前走访、调查、考察以及课后对家乡古村落的研学线路设计、撰写研学报告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行动能力,培养和落地“地理实践力”,增强学生的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乡村聚落(古村落)的形成、发展和保护;新时期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乡土案例)、合作探究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
本课例的设计分为“课前初探”、“课中深究”、“课后践行”三大部分。

1、学生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搜集“逢简水乡”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水乡风貌及文化、村落发展历史等资料;
2、学生整理已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见解,为课中的深度探究做好准备;
3、研学小组代表准备课堂展示内容:“逢简的地理特征、水乡风貌及文化”、提出的问题等
二、课中深究
课中围绕“乡村聚落(古村落)的起源、发展、保护”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双边活动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学习目标展示简要介绍研学小组前往逢简水
乡研学
学习目标展示
引入乡土案例,激发兴趣
研学分享营造情景铺垫情节研学小组分享、展示“逢简的地
理特征、水乡风貌及文化”,并
提出问题。

研学小组代表汇报、并结合主
题作诗、朗诵,学生感受、入
情入境。

学生认识、了解逢简的地理特
征、水乡风貌及文化
区域
认知
合作探究
依水而聚
——古村
落起源
呈现研学小组搜集、整理的图文
资料并提出问题:
1、早期人类选址在逢简水乡有
哪些优越的条件?
2、考察发现,逢简水乡传统民
居的基础面要比河道的高水位
高出一小段,这说明当地主要的
自然灾害是?分析原因。

学生利用研学小组的研学资
料,小组合作探究,对图文信
息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各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点评、总结,并引
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简要介绍珠三角基塘农
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下一
个问题的探究铺垫。

感悟
“人地
关系”

综合思

因水而兴
——历史
上的兴盛

呈现研学小组搜集、整理的图文
资料并提出问题:
1、分析清末逢简水乡发展壮大
成为丝织业市镇的原因。

2、逢简水乡的形成和发展还受
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利用研学小组的研学资
料,小组合作探究,对图文信
息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各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点评、总结,并引
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综合
思维规律总结
结合前面的案列分析,总结影响
聚落形成、发展、演化的一般因
素,构建思维导图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呈现思维导图
综合
思维

领悟
“人地
关系”水韵和谐1、呈现研学小组搜集、整理的1、学生利用研学小组的研学真实
合作探究
——新时
期新发展
(魅力水
乡、美丽
乡村、人
地协调)
“新时期逢简水乡因城镇化、工
业化、旅游业发展而出现问题”,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新时期逢
简水乡的发展和保护献计献策。

提示:可从政府(规划、环保、
文物保护、立法执法等)、当地
村民、企业老板、公众等主体思
考。

2、教师介绍顺德逢简水乡的发
展和保护措施。

3、研学小组代表分享逢简水乡
“保护、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见解
4、构建古村落开发和利用、传
承和保护的一般思路【学生绘制
思维导图】
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进行角
色扮演,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
发展和保护的措施,各小组代
表发言。

2、教师点拨、点评
3、研学小组代表发言
4、研学小组代表分享“古村
落的开发和保护”的一般思路
并呈现思维导图
情景

地理实
践力

人地协
调观课堂小结
教师引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思

师生共同完成。

教师鼓励学生学好本领,为佛
山美丽乡村建设,和谐、幸福
家园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

人地协


可持续
发展
三、课后践行【主题升华、学以致用、地理实践力】
教师: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明珠。

佛山地处珠三角,水网密布,除了顺德逢简,还有
南庄罗南、西樵联新、西樵岭西、九江烟桥等古村落,他们都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落。

除此之外,佛山还有其他类型的古村落,学习顺德逢简对于研究其他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设计要点:
1.探访你家附近的古村落,设计一条“古村落形成、发展、保护”为主题研学路线;
2.撰写研学报告或者制作手抄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