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2)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2)2.1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4)2.2 GPS信号接收方案选择 (8)2.3 GPS接收模块的研究 (9)2.4 总体方案的设计 (10)第三章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电路设计 (11)3.1 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11)3.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设计硬件电路简介 (12)3.2.1 STC89C52简介 (12)3.2.2 SiRF Star II GPS信号接收模块 (16)3.2.3 12864液晶显示模块介绍 (19)3.3 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连接介绍 (22)第四章基于单片机的GPS软件设计 (24)4.1 NMEA-0183数据格式 (24)4.1.1 输入语句 (25)4.1.2 输出语句 (25)4.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软件开发环境―Keil uVision2 (29)4.2.1 8051开发工具 (29)4.2.2 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30)4.2.3 编辑器和调试器 (31)4.2.4 测试程序 (32)4.2.5 Keil C编译步骤 (33)4.3 基于单片机的GPS软件设计思路 (36)第五章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38)5.1 硬件调试 (38)5.2 软件调试 (39)第六章总结 (40)参考文献 (41)附录 (43)致谢 (48)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的入轨运行,开创了以导航卫星为动态已知点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的新时代。
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空间信息资源。
陆地、海洋和空间的广大用户,只要持有一种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接收机,就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和全球性地测量运动载体的七维状态参数和三维状态参数。
其用途之广,影响之大,是任何其他无线电接收设备望尘莫及的。
不仅如此,GPS卫星的入轨运行,还为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天体力学、载人航天学、全球海洋学和全球气象学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测量新技术。
纵观现状,GPS 技术有下述用途。
1.GPS技术的陆地应用GPS技术在陆地上的开发应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各种车辆的行驶状态监控;旅游者或旅游车的景点导游;应急车辆(如公安、急救车等)的快速引导行驶;高精度时间比对和频率控制;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的施工放样测量;大型建筑和煤气田的沉降检测;板运动状态和地壳形变测量;陆地以及海洋大地测量基准的测定;工程、区域、国家等各种类型大地测量控制网的测量和建设;请求救援在途实时报告;引导盲人行走;平整路面的实时监控,精细农业。
2.GPS技术的海洋应用GPS技术在海洋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远洋船舶的最佳航线测定;远洋船队在途中航行的实时调度和监测;河船只的实时调度和自主导航测量;海洋救援的搜索和定点测量;远洋渔船的结队航行和作业调度;海洋油气平台的就位和复位测定;海底沉船位置的精确探测;海底管道铺设测量;海岸地球物理勘探;水文测量;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布测;海底地形的精细测量;船运货物失窃报警;净化海洋(如海洋溢油的跟踪报告);海洋纠纷或海损事故的定点测定;浮筒抛设和暗礁爆破等海洋工程的精确定位;港口交通管制;海洋灾难检测。
3.GPS技术的航空应用GPS技术在航空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民航飞机的在途自主导航;飞机精密着陆;飞机空中加油控制;飞机编队飞行的安全保护;航空援救的搜索和定点测量;机载地球物理勘探;飞机探测灾区大小和标定测量;摄影和遥感飞机的七维状态参数和三维姿态参数测量。
4.GPS技术的航天应用GPS技术在航天方面同样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低轨道通讯卫星群的实时轨道测量;卫星入轨和卫星回收的实时点位测量;载入航天器的在轨防护探测;星载GPS的遮掩天体大小和大气参数测量;对地观测卫星的七维状态参数和三维姿态参数测量。
由此可见GPS技术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完成以上所述的各种用途,最基本的就是要具备能够接收GPS信号并且能够调制输出的设备,而设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显示当时所处地点的经纬度以及UTC标准时间。
现在世面上已经有许多基于GPS接收模块所开发的产品,GPS手持机、车载GPS导航仪等等,虽然其功能强大,如车载GPS导航系统都带有大比例尺地图,但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且对于普通应用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本次设计针对普通用户使用GPS的切实需要,设计并制作实现了基于单片机采集与显示GPS定位信息的低成本手持GPS设备。
第二章 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方案设计2.1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球定位系统(GPS)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 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全球定位系统由三部分构成:(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2)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3)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由三大部分构成的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工程研制阶段的开始。
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GPS系统进入了生产作业阶段。
GPS 系统经过16年来的发射试验卫星,到开发GPS信号应用,进而发射工作卫星,终于在1994年3月建成了信号覆盖律达到了98%的GPS工作星座它由9颗Block2卫星和15颗Block2A 卫星组成。
1985年11月以前发射的11颗Block1 GPS试验卫星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于1993年12月31日全部停止了工作。
图2-2 BlockⅡ/ⅡR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天候;(2) 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
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2万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图2-3 GPS卫星工作星座图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
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卫星时钟存在误差,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以及人为的SA保护政策,使得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只有100米。
美国政府宣布2000年起,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围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20米。
为了达到更高的定位精度,往往还采用了差分GPS(DGPS)技术,建立基准站(差分台)进行GPS观测,利用已知的基准站精确坐标,与观测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修正数,并对外发布。
接收机收到该修正数后,与自身的观测值进行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
实验表明,利用差分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2.2 GPS信号接收方案选择要实现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接收到的GPS数据信息,首先要实现GPS信号的接收。
在接收GPS信号方案上可以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方案是选择GPS接收芯片然后再根据芯片设计标准,设计外围电路和安装天线等,选择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掌握到GPS接收部分的电路设计技术,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实现的难度较大不容易成功,其次由于GPS接收芯片一般都是厂商直接供货,单独采购价格会很高。
第二种方案是选择成品的GPS接收模块,采用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由于现阶段GPS接收模块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性能稳定并且使用非常方便,定位成功后直接就可以通过模块的串口输出GPS地理信息。
当然其缺点就体现在,由于GPS接收模块已经由厂家完成了设计与封装,所以其核心技术我们就不得而知。
不过对于我们也并不影响其应用。
并且在经过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后价格已经很低,这些模块在市面上也能够非常容易的购买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GPS接收模块就能够很好的作为本次设计接收GPS定位信号的解决方案,经过大规模工厂生产后价格已经很低,并且这些模块在市面上也能够非常容易的购买到,因此我选择第二种方案来完成本次设计。
2.3 GPS接收模块的研究GPS接收模块是接收机的关键部分,而且型号很多,功能各异,一般组成结构主要由低噪声下变频器、并行信号通道、CPU、储存器等组成。
GPS接收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它接收天线获取的卫星信号,进过变频、放大、滤波、相关、混频等一系列处理,可以实现对天线视界卫星的跟踪、锁定和测量。
在获取了卫星的位置信息和测算出卫星信号传播时间之后,即可计算出天线位置。
用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采用异步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与GPS接收模块进行信息交换。
2.4 总体方案的设计本次设计要求通过单片机控制GPS器件实现定位信息显示功能。
在这里使用常见的MCS-51型单片机作为处理器,利用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接收SiRF Star II GPS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的数据信号,并通过软件方法筛选出其中有用的定位数据,最后通过单片机的并行接口输出至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的方案。
该GPS 定位信息显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接收部分:以SiRF Star II GPS接收模块为核心的GPS接收机;(2) 控制电路:由51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控制GPS信号;(3) 显示部分:12864LCD液晶显示模块;(4) 电源电路部分:用以提供系统工作时所必须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