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高线专题训练1

等高线专题训练
杜会平读下图1,(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第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线
B、30°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a线北坡
B、30°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根据下图(图2)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
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3),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

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G处海拔为100m ,H处海拔为400m
C、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4),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图为巴西东南部的等高线图a>b>c(图5),那么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
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12、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1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0米
C.290米
D.320米
读图8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小题。

14、图中地势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要修建一座水库,坝址最适宜选在()
A.⑥
B.⑤
C.③
D.⑦
16、沿XY一线所作的剖面,最有可能的是()
图9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回答17-19题:
17、该种文化景观是()
A、小溪
B、梯田
C、平原
D、沙滩
18、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9、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A、水稻
B、甜菜
C、谷子
D、青稞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10),回答20-22题:
20、在图中①②③三地可依次见到()
A.牧场、雪山、盐湖
B.葡萄园、牧场、青稞
C.葡萄园、牧场、油井
D.坎儿井、草原、地热田
21、图中③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气候严寒
C.资源贫乏,人口承载量小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2、图中③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②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③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图11),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位:米)。

回答第23-25题:
2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4、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H<41
B、40<H<50
C、50<H<60
D、60<H<61
2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
地区
26、下图中A处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
口地貌
27.下图(图1)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
兴建。

据图回答第28~29题。

等高线
图2
28.若要安排宿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 29.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B.乙C.丙D .丁
1-5 DCABC 6-10 DCCAA 11-15 ADCAB
16-20 ABBAC 21-25 DBBCC 26-29BCDC
27、(1)甲乙等高线由低处往高处凸则为山谷,河流从山谷处流经
(2)500米 (3)西北28、(1)200~400,200~300 (2)C (3)东北西南 (4) D
29、(1)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b 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3)选在峡谷处,在图上标在A、B中间。

(4)丁处,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修隧道。

30、(1)900 300 1.8°C (2)3 长(3)否 C D连线通过一道山脊,阻挡了视线(4)否根据推算,最高点B气温在0℃以上(5)45° 否坡度大,陡坡上修筑梯田,投资大,收益少,且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

31、(1)峡谷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2)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3)D (4)大坝上游200m等高线以内的区域(5)H2 B (6)C (7)AB (8)G 因为G地到H点之间没有地形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9)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