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144-201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内部考核试题

50144-201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内部考核试题

GB 50144-201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内部考核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1题5分,共50分)
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安全性鉴定指()
A.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安全性、使用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分析验算和评定等技术活动。

安全性包括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等,使用性包括适用性和耐久性。

B.对既有工业建筑的结构承载能力和结构整体稳定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等技术活动。

C.对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适用性和耐久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等技术活动。

D.针对既有结构的专项问题或按特定要求所进行的鉴定。

2.可靠性鉴定评级宜划分为构件、()、鉴定单元三个层次。

A.结构主体
B.检验批
C.结构系统
D.主体工程
3.鉴定单元中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使用功能所细分的鉴定单位,对工业建筑物一般可按地基基础、()、围护结构划分为三个结构系统,对工业构建物还包括其特殊功能结构系统。

A.框架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
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鉴定单元的评定等级分为()个等级。

A.1
B.2
C.3
D.4
5.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因按()两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两个项目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该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

A.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沉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
B.承载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
C.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构造连接
D.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
6.专项鉴定可按()程序进行,其工作内容应符合专项鉴定的要求。

A.可靠性鉴定
B.安全性鉴定
C.使用性鉴定
D.检测
7.当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应考虑材料性能的变化。

A.40℃
B.60℃
C.80℃
D.100℃
8.当构件的变形过大、裂缝过宽、腐蚀以及缺陷和损伤严重时,应考虑其不利情况对构件安全性评级的影响,其使用性等级应评为()
A.b级
B.三级
C.c级
D.d级
9.单个构件的鉴定评价,需要评定其可靠性等级时,当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为c 级、安全性等级不低于b级时,宜定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10.在进行工业大气环境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耐久性剩余寿命评估时,下列那个项目的现场调查和检测不用进行()。

A.混凝土强度检测
B.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检测
C.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检测
D.硬化混凝土密度检测
二、填空题(1空3分,共30分)
1.鉴定方案应根据鉴定目的、范围、内容及制定,应包括鉴定依据、详细调查和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需委托方完成的准备配合工作等。

2.使用条件的调查和检测应包括结构上的作用、和的调查和检测,调查中应考虑使用条件在目标可能发生的变化。

3.当结构构件受到不可忽略的温度、地基变形等作用时,应考虑效应。

4.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应按裂缝、变形、、四个项目评定,并取其中的最低等级作为构件的使用性等级。

5.砌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按承载能力、两个项目评定,并应取其中的较低等级作为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6.通廊的可靠性鉴定,应分为地基基础、、围护结构三个结构系统进行评定。

三、简答题(1题10分,共20分)
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2.地基基础的安全性等级评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答案
一、
1.B
2.C
3.D
4.D
5.C
6.A
7.B
8.C
9.C 10.D
二、
1.初步调查结果工作进度计划
2.使用环境历史使用年限内
3.附加作用
4.缺陷和损伤腐蚀
5.构件和连接
6.通廊承重结构
三、
1.答:
1 工程概况;
2 鉴定的目的、内容、范围及依据;
3 调查、检测、分析结果;
4 评定等级或评定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2.答:
1 宜根据地基变形观测资料和工业建筑现状进行评定,需要时也可按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评定;
2 建在斜坡场地环境下的工业建筑,应检测评定边坡场地的稳定性及其对工业建筑安全性的影响;
3 建在回填土、特殊土等场地上的工业建筑,应根据特殊土力学性能、特点按相应标准进行评定;
4 对有大面积地面荷载或软弱地基上的工业建筑,应评价地面荷载、相邻建筑以及循环工作荷载引起的附加变形或桩基侧移对工业建筑安全使用的影响;
5 当工业建筑附近新建施工、开挖、堆填荷载,地下工程侧穿、下穿、场地地下水、土压力等与设计工况有较大改变时,应考虑其改变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