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原理】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发动机原理】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射汽油机采用增加喷射脉宽的方法,从程序上较容易实现
控制。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7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第一节结束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8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二节 一、发动机运行特性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在油量调整装置保持不变, 发动机特性
出转矩的工况称为小负荷工况,简称小负荷。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3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汽油机在此工况时,节气门开度有所增加,转速有 所提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使燃油的雾化、蒸发有所改
善,但由于节气门开度不是很大,节流损失存在,使得进
气阻力较大。汽缸内残余废气比例较多,导致燃烧迟缓, 因而仍需供给较浓的混合气,另一方面,当汽油机负荷小 于10%节气门开度,较高转速时,更需要比较浓的可燃 混合气,小负荷时,混合气浓度的值 φ a为 0. 7 ~0. 9。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1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5.发动机怠速工况
发动机节气门接近全关,无动力输出,燃料燃烧 尽仍可以驱动自身附件,维持自身运转的工况称为怠速 工况,简称怠速。 发动机怠速时运转的转速也较低,四缸汽油机机 为 750~1000r/min,刚起动后机体温度较低时,由于雾 化不良、蒸发较差,加上节气门基本关闭,燃烧室内的
线D是汽车熄火,外力倒拖发动机的工况线,称为倒拖功
率。发动机在这样一个面区域内工作,这就是车用发动机 在路面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的工况。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9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二、发动机不稳定工况 1.发动机起动工况 在起动机的辅助下,将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转动到靠燃 料燃烧做功的惯性力维持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工 况,简称起动。
车速到最高车速连续变化,当汽车需要制动时。例如汽车
下斜坡,发动机因为传动系统倒拖做了负功。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8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上边界线A是不同转速下的发动机所能发出的的功率 最大值(曲线3),左边界线C为发动机最低稳定工作的转 速限制线,右边界线B为发动机最高转速限制线,下边界
20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当发动机的温度高于60℃之后不在增加喷油 脉宽,增油量比例慢慢减小到1,如图4-3所示, 化油器发动机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因此,暖车过程 怠速转速逐渐升高,怠速不稳。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10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汽油机起动时,由于转速非常低,空气流动速度慢, 从而导致燃料的雾化程度差,使得进入汽缸的混合气中的 大部分燃料以液态形式存在, 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燃料少,
实际参与燃烧的混合气变稀, 特别在低温起动时。汽油
蒸发速度下降,在混合气形成的时间内,实际蒸发量减少, 当蒸发形成的实际混合气的浓度降至着火下极限φa>1.44 时,汽油机将因为混合气太稀不能着火做功。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11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因此,为了能让发动机起动顺利,传统化油器式的 燃料供给系统要求供给特浓的混合气,其φa值为0.3 ~0.
6,实际以气态参与反应的混合气浓度φa值在0.8~1.2,
其他燃料来不及参与燃烧,直接随同废气排入大气,这是 汽油机起动碳氢排放高的主要原因。 电控喷射汽油机虽然由于喷射,雾化好于化油器发动 机,但仍然不能完全蒸发。因此,起动过程仍然需要加浓 喷射,过量空气系数 φa值一般在0.5~0.8。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12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发动机低温起动之后,因为可燃混合气在温度较 低的情况下雾化的程度差,燃料附着在进气管上从而 使燃料混合气浓度降低,致使发动机运行不良或者发 动机灭火,因此起动之后一小段间隔里,要加大燃料
供给量,从而提高实际参与燃烧的燃料混合气浓度升
也是线工况, 如图4-1中曲线2所示。这样,发动机
功率与转速之间就呈现一种十分有规律的变化。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6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7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第三类工况:转速变化幅度很大,功率变化也极不稳 定。转矩取决于汽车行驶时的阻力,在相同转速的情况下, 可由零负荷变到全负荷,转速的连续变化使得车速从最低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3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一、发动机典型工况
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况,
称为典型工况,发动机始终工作在一个恒定工 况下的情况是极少的,在实际使用情况中发动 机的运行工况变化是不稳定的,根据发动机的 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典型工况。
可燃混合气数量较少。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2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这样,燃烧室内的残余废气系数上升,残余废气对
新鲜混合气的降低浓度的作用明显,燃料燃烧速度放缓甚
至熄灭。因此,当汽油机怠速时,要求供给较浓的混合气, 其 φ a值为0.6~0.8。 6.变负荷不稳定工况 1)小负荷工况 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一般小于25%,燃料燃 烧除可以驱动自身附件维持自身运转外,对外有较低的输
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5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因此,传统汽油机在该工况供给的混合气φ
a=1.05~1.15。现代电控喷射汽油机,为了降低发
动机的排放,保证三元催化剂高效工作,过量空 气系数φ a都控制在了1附近,牺牲了经济性。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6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3)大负荷及全负荷工况
汽油机节气门接近全开的工况称为大负荷工况,节
气门全开的工况称为全负荷工况,大负荷和全负荷时,内
燃机输出最大功率去平衡行驶的阻力与风阻,这时动力性 要求处于第一位。而经济性要求降低,为了保证汽车具有 良好的动力性,应该供给功率混合气,其φ a为0.85~ 0.95, 化油器发动机采用加浓装置实现控制,电控喷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第二节 发动机特性
练习题
结束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教学目标 1. 了解发动机工况。
2. 了解发动机调整特性。
3. 理解发动机动态、调速、排放特性。 4. 掌握发动机运行特性。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高,使发动机运行稳定不会因此而灭火。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13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起动时发动机的温度决定 了增加燃油量比例的高低,而 且起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增
油量比例慢慢减小直至正常供
油量。如图4-2所示,只有发动 机电控喷射才能实现这一要求, 传统化油器发动机将只能提供 固定的浓混合气保证起动后正
17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3.发动机加速工况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在某些时间内需要突然加快汽 车的速度,这就要求汽油机能够迅速加大输出功率,为了 发动机运行工况
满足加速过程动力性的要求,汽油机需要提供最大功率的
混合气。但是在传统化油器式汽油机供给系统中,虽然设 计加速泵。额外增加供油量,但由于汽油的惯性较大,燃 料流量的增长比空气流量的增长要慢得多,这将导致混合 气暂时过稀。
常运转。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14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2.发动机暖机工况 发动机在冷车的情况下起动后发动机保持转速在某一 发动机运行工况
转,等发动机工作温度正常后转速回到标准转速, 这个
过程就是暖机工况。 发动机起动之后的暖机时间里,发动机的温度稍有升 高,但仍不足,可燃混合气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雾化的程 度仍然比较差,有少量的燃料沉积在燃烧室内壁面和进气 管上,导致可燃混合气浓度降低,从而使燃料燃烧不良, 所以在发动机暖机时间里。
么在工况图上会出现一条垂直线(图4-1 中的 曲线1),称为线工况。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5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
第二类工况:功率与转速的关系类似于三次幂函数, Pe=Kn3,K为比例常数,船用机就是这类发动机, 因为它是带动螺旋桨工作,故称螺旋桨工况或推进工况,
2015年3月2日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20
第四章 发动机工况及特性
第一节 4.发动机减速工况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时需要减慢车速或紧急停车。 此时,不希望发动机提供动力,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 发动机运行工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