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畜牧业的生产要素

06畜牧业的生产要素


二、饲料的分类








按饲料成分分为: 1.含大量淀粉的饲料 如各种谷物、马铃薯、小麦、大麦、豆类等。 2.含油的饲料 由含油的种子(油菜、黄豆、花生、棉籽)组成。 3.含糖的饲料 主要是以“甜高粱秸秆”为主的秸秆饲料或颗粒饲料。 4.含蛋白的饲料 这些饲料主要是以蛋白桑为主的植物蛋白饲料。 5.绿饲料 这些饲料中整个植物被喂用,比如草、玉米、谷物等。 6.其它饲料
按饲料原材料分为:

1.粗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 饲料,包括干草类、秸秆类、农副产品类以及干物质中
粗纤维含量为18%以上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2.青绿饲料。包括牧草类、叶菜类、非淀粉质的根茎瓜 果类、水草类等。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

3.青贮饲料。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制成的青贮及加有 适量糠麸类或其它添加物的青贮饲料,包括水分含量在 45%~55%的半干青贮。
畜牧业劳动力素质较低。我国农村牧区劳动力 半数以上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 畜牧业劳动力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管理者。
三、畜牧业劳动力资源利用


1、劳动力利用率
是指实际利用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具体表 现为劳动者的出勤率以及班工作日期内工时利用程度。 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
① 发挥畜牧业劳动者积极性; ② 帮助农牧户逐步扩大家庭经营容量;

4.能量饲料。包括谷实类、糠麸类、淀粉质的根茎瓜果
类、油脂、草籽树实类等。

5.蛋白质补充料。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
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等。

6.矿物质饲料。包括工业合成的或天然的单一矿物质饲 料,多种矿物质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加有载体或稀 释剂的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7.维生素饲料。人工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 生素,但不包括某项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


2.畜牧业中资本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畜牧业生产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还受自然条件、牧草生长 状况、农作物丰歉以及疫情的影响。畜牧业资金的占用不 平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3.畜牧业资本在循环周转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部分畜产品如幼畜既可作最终产品出售,又可留作种畜。 畜牧业生产资料的一部分由生产单位自身提供。部分畜牧 产品由农牧户自己消费,不经过流通转化为货币。



3)按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划分
可分为生产领域的资本和流通领域的资本。
前者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和在产品所占用的资本,后者指 各种产成品占用的资本,以及在流通领域中现金、存款、 应收款占用的资本。


4)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划分 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前者是指房屋、设备、农机具、果树林木、役畜、种畜等 劳动手段。其特点是可以在生产中多次参加生产,才能将 其本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后者是指种子、饲料、 化肥、农药、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其特点是参加一次生产 之后,就被全部消耗掉,其价值完全转移到新产品中。


土地的特性
1.自然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 量的差异性、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 配第 自然资源

2.经济特性:是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资本的运行规律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无形资产
财务活动
生产资料 分回 配收
生产
劳 原 设 动 料 备 设
储备
资本 流通
货币资本 实物资本
畜牧业资本运动的特点


1.畜牧业中资本的周转周期长,周转速度慢
畜牧业受动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限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 畜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要比工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
第一节 畜牧业中的饲料(略)
一、饲料的概念

饲料,是所有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狭义的饲料
主要是指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

饲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
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 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一般来说,只有植物饲料才被称为饲料,这些饲料中 包括草、各种谷物、块茎、根等。
四、畜牧业资本的来源


1.农牧户积累资本投入
畜牧业生产资源大部分主要依靠个体农牧户自身的投入。


2.企业对畜牧业的支持投入
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投资于畜牧业生产。


3.国家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
国家财政对农业、畜牧业、林业的专项拨款与补贴等。


4.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本投入
信贷资本特别是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

③ 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④ 实行集约化经营,系列产品开发与深加工; ⑤ 促使剩余的劳动力向流通与消费领域转化。


2、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指畜牧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畜产品的能力。 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成果和相应劳动消耗之间的比率。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创造畜产品使用价值的数量,或者 消耗于单位畜产品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大小。资本运用的经济效益的
高低则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平。 必须解决好畜牧业资本的来源和使用问题。
对于整个经济而言:
1、货币不是一种生产资源。如果是的话,每个 国家通过印刷货币就可以变富有了。 2、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如货币、工具、原料、机器设备、工厂建筑、运 输和通讯设施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 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在所有的资本形式中,最为
重要的是货币资金。
二、畜牧业资本的类型


1)按资本存在的形态划分 可分为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
货币形态的资本主要指现金、存款等; 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指生产资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2)按资本的来源划分
可分为生产单位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自有资本指生产单位自身所有的资本。包括生产单位筹集 的股本资本和生产单位自己积累的资本。 借人资本指生产单位用各种方式取得的必须到期归还他人 的资本,如信贷资本、债券筹集资本等。
畜牧业经济管理
Animal Husbandry
Economic Management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 霖
第六章 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Animal Husbandry Economic Management
第一节 畜牧业中的饲料(略)
第二节 畜牧业中的劳动力 第三节 畜牧业中的资本(重点) 第四节 畜牧业中的土地 第五节 畜牧业技术进步(略)
科学知识、专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而劳动者的
体质不只是在劳动中得以发挥劳动力的生理基础,也 是劳动者的智能得以提高的生理基础。

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
畜牧业劳动力约占农林牧渔业3.3亿劳动力的
1/4,是仅次于种植业劳动力数量的庞大队伍。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值的逐年增加,畜牧业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

二、畜牧业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狭义上——是指人们生产使用价值时所使用 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广义上——被当作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 畜牧业劳动力资源,就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和能够 参加畜牧业劳动的劳动力,包括数量和素质。 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思想觉悟水平、文化




5.其他企业及社会资本直接投入
以取得红利为目的,不以取得利息为投资的报酬形式。
五、畜牧业资本的合理使用

就是确定畜牧业资本投放的方向、时间、数量和结构,把 有限的资本合理分配到一定的地区、部门和项目上,以取 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讲求效益。
这是根本原则。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质量合格的畜产品数量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消耗的劳动时间 或: 消耗的劳动时间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质量合格的畜产品数量
(一)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②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 科学技术越发达,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③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劳动者分工协作,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管理方式。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的 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



中国饲料行业排名
海大
新希望 双胞胎 正大
漓源
大北农
第二节 畜牧业中的劳动力
一、畜牧业劳动的特点

从再生产过程看,畜禽生产产品是间歇性的,而人的劳动
却是持续性的,在畜禽不提供产品期间,仍需饲养管理。 因此,畜牧业劳动延续时间长,季节性小,专业性、技术 性、时间性较强,饲养禽务必有严格的责任制度。 1、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生命的动物个体。 2、生产内容的双重性:包括:饲养畜禽与饲料生产。 3、劳动时间的均衡性:畜禽饲养在全年保持连续均衡性。 4、劳动产品的阶段性:这是由动物的生命周期决定的。


2)因地制宜。
在畜牧业生产中,自然力的作用很大。只有坚持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点。
重点在草场生态环境保护上,在饲料和优质畜产品项目上 选择生产条件好、潜力大的地区或项目。
畜牧业资金的重点投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