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

教具准备
1.摘录重点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2.搜集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以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和句子。

词语:杰出、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朝廷、千载难逢、毫不介意、粗茶淡饭、争先恐后
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刚听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负,那下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下列句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是范仲淹写的,说的是自云中的山巍峨,江水浩浩荡荡,而先生的风度仪态,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

而后人则是用这句话来赞颂范仲淹。

4.教师指名反馈:范先生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的风度仪态指的是什么呢?(“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再读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教师导人: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为此刻苦读书。

(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

二、品读语句,体会品质
1.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范仲淹的刻苦读书写了四件事情。

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四件事情?
2.引导学生小组合怍探究。

⑴画出文中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

读一读。

⑵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了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后的感受。

⑶有感情地朗读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

3.集体反馈。

教学建议:⑴找句子。

⑵交流感受。

⑶指导感情朗读。

⑴只身苦学
“累了,就用冷水洗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充饥。


“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要点提示:范仲淹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学习非常刻苦。

在学生谈体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范仲淹怎样废寝忘食地苦读,怎样钻研学问。

朗凄的指导注意抓住加点的字词。


⑵划粥割齑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

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

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①教师:对于第一句话描述的情形,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学生读:划粥割齑)
②教师指名反馈:这说明了什么呢?(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清贫)
③教师小结,引读: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清贫,但他毫不介意。

他——(学生读: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
⑶谢绝佳肴
“一位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中不忍,就送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范仲淹委婉地谢绝了。


①指名说说“委婉”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好友给范仲淹送来了银子,范仲淹会怎么想呢?会怎样婉转地拒绝?
③教师:范仲淹不肯接受银两,朋友便送来了美味佳肴。

结果怎样?(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语句)
“可是,几天过去了,食品发霉变质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


④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话。

(读出惊讶、疑惑的语气)
⑤引导探究:范仲淹为什么不吃朋友送来的美味佳肴?(学生反馈,教师出示文中范仲淹说的语句)
“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⑥指名说说读了这一语句后的心理感受。

⑦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范仲淹,一个肯吃苦、能吃苦又不清高的文人。

⑷闭门不出
“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有抬又继续读书。


(要点提示:此处学生交流体会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其他师生和范仲淹对见皇帝的不同表现,体会范仲淹的自信、刻苦,并使学生懂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虽然范仲淹今天见不到皇帝,但是他相信经过自已的努力,自己肯定能够见到皇帝。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同学们,范仲淹的刻苦成就了他的一生,使他如愿走上了治国爱民的从政道路,实现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2.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同学们,了解了范仲淹从求学到从政的历程,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如:人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
3.教师:从范仲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他的文学作品更是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4.组织学生诵读范仲淹的优秀文学作品。

(如《岳阳楼记》等)
下面材料也可选用: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寒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池。

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含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为千古佳句,更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走进范仲淹的诗词以及故事。

五、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