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沪煤电有限公司
丁集煤矿
1511(3)切眼造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掘进二区
编制:
审核:
区长:
编制日期:2014年4月18日
1511(3)切眼造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由于断层影响,掘进二区施工的1511(3)切眼需进行造顶施工。
为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报批待审查贯彻后严格执行。
二、施工方案
1、人工造顶,并充填严实。
三、支护方案
2、从F1511(3)-13断层变坡位置施工9根矿用11#4.5m工字钢梁(5眼,钢梁一端紧贴面向迎头右帮),排距2m,每根工字钢采用5根Ф22×7300mm锚索锚固。
每根锚索使用Z2360树脂药卷3卷,配合300×400×10 mm托盘支护。
在其上方第一层铺设南北走向3m半圆木,第2层铺设东西走向半圆木依次类推直至顶板接实形成人造顶板。
(详见附图)
四、质量技术要求
1、补打工字钢梁时严格按照中腰线施工,确保人工造顶顶板坡度为20°。
2、人工上工字钢梁时,可采用搭设大板或搭设脚手架施工,必须确保牢固可靠,人员站位正确,施工时下方不得有人。
若采用搭设脚手架施工时,使用支护锚索做为生根点,必须确保生根牢固。
脚手架可使用梯子搭设大板或40T锚链吊挂Φ108mm风水管,上方铺设大板,大板厚度70mm,铺设大板不得少于5块。
平台不能晃动(可用Φ9.3 mm的钢丝绳或8#铁丝带到巷帮或其他地方固定),施工平台前后设置警戒,下方过人时必须得到平台上作业人员允许。
3、工字钢梁及半圆木应用8#铁丝绑扎牢固可靠,防止掉落伤人。
4、施工工字钢梁锚索时,若高度不能满足锚杆机施工高度时,可采用人工卧底的方法满足锚杆机打锚索高度。
五、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每次交接班必须做到交清接明,上班应将现场的主要生产情况、安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及未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向下班讲明。
2、接班后首先检查上班工程质量和顶板支护情况,将上班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未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处理完后方可再向前施工。
3、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根据声音判断顶板情况,人员站在支护好的顶板下,用长柄工具及时找掉顶帮的活矸碎石,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作业。
4、如果脚手架高度超过2m,人员在上面施工时必须带保险带,保险带必须生根牢固。
六、避灾路线
避水灾、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路线:
迎头→1341(1)运顺→1341(1)联巷→东部11-2轨道大巷→东二13-1轨道大巷→车场东部南大巷→副井等候室(或东部-826m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副井→地面
七、其他
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1341(1)工作面切眼掘进作业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1511(3)切眼造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单位及人员
掘进二区:
生产技术科:
安监处:
调度室:
批准
采掘副总工程师:
1341(1)切眼造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会审意见
1、造顶使用的工字钢梁、M5钢带两端必须使用直径不小于15.5mm 的钢丝绳,配合相应的绳卡、锁具,栓牢于切眼顶部的支护锚索进行二次保护。
钢丝绳两端使用绳卡不少于2个,确保牢固可靠。
2、木垛接顶由里向外、由下向上施工。
木垛之间联体压茬,使用木楔楔紧,确保牢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