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及镁合金熔炼特点

镁及镁合金熔炼特点

镁及镁合金熔炼特点
镁合金的熔点不高,热容量较小,在空气中加热时,氧化快,在过热时易燃烧;在熔融状态下无熔刘保护时,则可猛烈地燃烧。

因此,镁合金在熔铸过程中必须始终在熔剂或保护性气氛下进行。

熔铸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熔剂的质量和熔体保护的好坏。

镁氧化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镁的比热容和导热性较低,MgO疏松多孔,无保护作用,因而氧化处附近的熔体易于局部过热,且会促进镁的氧化燃烧。

镁合金除强烈氧化外,遇水则会急剧地分解而引起爆炸,还能与氮形成氮化镁夹杂。

氢能大量地溶于镁中,在熔炼温度不超过900℃时,吸氢能力增加不大,铸锭凝固时氢会大量析出,使铸锭产生气孔并促进疏松。

多数合金元素的熔点和密度均比镁高,易于产生密度偏析,故一次熔炼是难以得到成分均匀的镁合金锭。

有时采用预制镁合金,再重熔的办法。

为防止污染合金,熔炼镁合金时不宜用一般硅砖作炉衬。

由于镁合金对杂质也很敏感,如镍、被含量分别超过0.03%及0.01%时,铸锭便易热裂,并降低其耐蚀性。

对熔剂要求很严格,要有较大的密度和适当的黏度,能很好地润湿炉衬。

在熔炼过程中熔剂会不断地下沉,因而要陆续地添加新熔剂,使整个熔池覆盖好且不冒火燃烧。

在个别地方出现氧化燃烧时,应及时撒上熔剂将其扑灭。

用Ar、Cl2、CCl4去气精炼时,吹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粗化晶粒。

用N2气吹炼时可能形成氮化镁,温度不宜过高。

镁合金的流动性较小,应稍提高浇温。

但浇温过高会使形成缩松的倾向增大。

铸锭时要注意熔体保护和漏镁放炮。

浇温和浇速过高,易产生漏镁和中心热裂;但浇温浇速过低,则易形成冷隔、气孔和粗大金属间化合物等。

此外,由于镁合金密度小,黏度大,一些溶解度小而密度较大的合金元素不易溶解完全,常随熔剂沉于炉底,或随熔剂悬浮于熔体中成为夹杂。

因此,镁合金中常出现金属夹杂、熔剂夹渣及氧化夹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