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违章行为清单
50
起重机工作完毕后,未及时摘除吊钩上的千斤绳并将吊钩升起,或未切断电源。
51
跨越或手扶正在运行的卷扬机等运行设备的钢丝绳。
52
将双链条葫芦拆成单链条使用。
53
操作链条葫芦时,链条打纽使用或操作者站在葫芦的正下方。
54
无证操作、驾驶各种机械。
55
厂内机动车辆行驶时,违章带人。
56
现场车辆装运设备未绑扎牢靠、或装运材料散落地面。
33
吊装工器具不合格、或未按规程要求定期检验。
34
吊挂的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未将葫芦手拉链条拴在起重链条上。
35
龙门吊轨道两侧堆放物距轨道小于 1.5 米 。
36
机械传动、带电部分无保护罩。
37
现场材料、构件、设备堆放杂乱,未分类摆放。
三、指挥性违章
1
劳动纪律涣散,生产管理混乱;工作现场脏、乱、差,放任自流,不积极治理,影响安全生产。
42
歪拉、斜吊。
43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置有不牢固物品时起吊。
44
钢丝绳在已安装好的设备、构件上抛锚。
45
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危险品无安全措施起吊。
46
带棱角、刃口的物体未包、垫起吊。
47
起吊埋在地下的不明物件。
48
吊钢板、管排、管子等较长、易滑构件时采用兜吊。
49
起吊大件或不规则组件时,未栓以牢固的溜绳。
5
使用 220 伏及以上电源作为照明电源,无可靠安全措施。
6
焊把或电焊机二次线绝缘不良,有破损。
7
电焊机外壳无接地线。
8
电焊机接地线与焊接搭接不符合安全规定。
9
电焊皮线、火焊皮带、电源线不集中布置,走向混乱,过道处无保护措施。
10
现场低压配电开关、护盖不全,导电部分裸露。
11
一个开关控制两台及以上电动设备。
25
有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室内或容器内工作,未设防尘或通风装置。
26
氧气、乙炔管道、阀门、皮管漏气。
27
易燃、易爆区域使用普通电器。
28
消防器材不定期检验。
29
现场消防通道不畅通。
30
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要求检验更换。
31
焊接作业区域使用的挡风帆布为不放火。
32
起重机械制动、信号装置、显示装置、保护装置失灵或带病作业。
27
在高处进行追跑、打闹及打架等。
28
沿绳、脚手架立杆、斜撑或在横梁上行走,无安全可靠的防坠措施。
29
擅自穿越安全警戒区。
30
擅自拆除上下爬梯、孔洞盖板、栏杆、隔离层,或拆除上述设施不设明显警告标识并及时恢复。
31
使用梯子无人帮扶
32
使用不规范的梯子或损坏严重的梯子,或梯脚无防滑措施的梯子。
33
上下梯子时面目朝外,或手拿工具、器材。
常见违章行为清单
一、常见作业性违章
1
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戴品质不合格安全帽,或不规范戴安全帽。
2
穿高跟鞋、凉鞋、拖鞋、裙子、短裤、背心或裸背进入施工现场。
3
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4
随意移动、损坏、拆除安全设施。
5
施工现场随意吸烟。
6
非电工私拉乱接电源。
7
将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25
对安全管理部或技术部已发出停止使用通知单的设施,未消除隐患,擅自安排使用。
26
多工种、多层次同时作业,现场无人指挥和监护,不制订安全措施。
27
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认真按照“五落实”的原则及时整改,又不作整改规划。
28
发生事故(包括未遂),不按 “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认真接受教训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仍继续冒险作业。
施工现场未做到随作随清,一日一清。
二、装置性违章
1
配电盘、电源箱、非防雨型临时开关箱等配电设施无可靠的防雨措施。
2
电焊机、卷扬机等小型施工机械无可靠防雨设施。
3
在电缆沟、隧道、夹层、烟道内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或行灯电压超过 36 伏。
4
在金属容器内、管道内、潮湿的地方使用的行灯电压大于 12 伏。
2
违章派车:不按载货、载人等行驶规定用车。带病(刹车、灯光、喇叭、后视镜、刮雨器等不齐全、失效)出车。
3
需要两人以上从事的工作只安排一人单独进行。
4
起重现场不按规定不设专人指挥,手势不符合规定、违章指挥。
5
强令驾驶员超越行驶区域、绕道办私事、超速行驶等违章驾驶。
6
使用超期动火票,指挥施工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18
高处危险作业的下方未搭设牢靠的安全网。
19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区域的孔洞无牢固盖板或围栏。
20
高处作业的水平梁上未设置水平安全绳。
21
深沟、深坑四周无安全警戒线或围栏、夜间无警告红灯。
22
高处交叉作业、拆除工程等危险作业,四周无安全警戒线。
23
脚手架上堆物超过其承载能力。
24
安全设施损坏或有缺陷未及时组织维修,或更换工作完毕后不回收,或不及时回收。
34
凭借栏杆、脚手架起吊物。
35
非操作工操作起重机。
36
起重机无统一明确的指挥信号,盲目指挥。
37
操作大型机械人员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或擅自脱岗。
38
非起重人员指挥起吊及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39
吊物捆绑、吊装方法不当。在吊物上堆放、悬挂零星物。
40
起吊超过额定负荷的吊物且无安全措施。
41
指挥信号不明,起吊重量不清。
8
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电钻、扳手、电锤、磨光机、砂轮机)未安装漏电保护器。
9
使用的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不戴绝缘手套。
10
现场配电箱、电源盘柜门未关闭。
11
电气设施接线时先接电源端,后接负荷端,无可靠设施。
12
使用金属丝代替熔丝或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熔丝。
13
电焊机二次线、电源线无可靠的保护措施。
62
在易燃易爆或禁火区域携带火种、吸烟及动用明火、穿带铁钉的鞋。
63
不及时关闭乙炔、氧气的阀门就离开工作岗位。
64
乙炔、氧气瓶的间距小于 5 米 ,乙炔、氧气皮带混用。
65
高处电、火焊作业,对下方的设备不采取防火隔离措施或在地板砖、风格栅等处施工未采取保护措施。
66
随意损坏用电设施或照明灯具。
67
随意损坏消防器材或挪做他用。
68
随意堵塞消防通道或取用消防水。
69
施工现场明火取暖。
70
压力容器、锅炉水压实验升压过程中,在承压部件上作业。
71
对有压力、带电、充油的容器施焊或未采取措施即对装过油的容器施焊。
72
在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外未设专人监护。
73
焊接、切割工作前未清理周围的易燃物,工作结束未检查清理遗留物,留下火种。
7
动火前不进行安全教育,不落实、确认安全措施。
8
指挥员工进行运行设备、带压管线的维修保养。
9
进入有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不办理作业票。
10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指挥员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操作。
11
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危害运行的隐患未整改的情况下,强令员工继续进行作业。
12
34
班组未进行每日一次的危险预知和三工活动。
35
班组长(施工负责人)班前不进行安全交底或者无交底记录。
36
未指定监护人或在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火未办理动火工作票,施工负责人就组织施工。
37
施工负责人、审批者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签发作业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
38
施工负责人擅自更改经批准的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或作业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
对作业场所危险源辨识不清令人员操作。
20
安排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21
对安全生产不负责任,官僚主义,玩忽职守,瞎指挥。
22
不按安全教育规定对新工人、复工工人、换岗工人进行教育;
23
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生产时,操作者未经学习教育;
24
不按要求及时批转、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规定、通知等,或借故拖延、积压、拒不执行者。
在安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令员工冒险作业。
13
安排未经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合格人员进行现场施工。
14
安排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15
签发的工作票工作内容与实际不符。
16
强令女工从事禁忌作业。
17
项目部不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
19
29
设备安装不按照技术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施工、检查、验收、移交;对在检查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尚未解决前就擅自投入使用。
30
对有事故隐患、安全防护装置缺少或失灵的设备,强行安排生产;
31
超能力、超负荷组织生产。
32
重大的起重、运输作业、特殊高处及带电作业等危险性作业项目未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3
施工项目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就组织施工。
14
在金属容器或潮湿工地作业时,金属容器无可靠接地,或将行灯变压器带入金属容器或潮湿工地内。
15
在电源盘柜及电缆周围2米范围内进行焊、割等高温作业。
16
电焊机二次接头铜芯裸露,未包扎绝缘。
17
高处作业不戴安全带或未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18
不按规定要求搭设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