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洁式过滤器原理

自洁式过滤器原理

自洁式过滤器(ZJ)
一、性能
过滤器压力损失120- 350Pa。

用电功率0.1~0.7KW。

反吹空气量为≤0.1~0.3m3/min。

二、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构
ZJ由滤筒、文氏管、净气管、脉冲自洁压缩空气配管、前置初过滤器、钢架以及电控箱、电脑等组成。

净气室用优质涂装(静电喷塑)。

2.工作原理
在压缩机吸气侧负压的作用下, ZJ吸入周围环境空气,由于重力、静电、接触阻留、惯性扩散等综合作用,空气中的灰尘沉积在过滤筒滤料的外表面,清洁气在净气室汇合,经出气管进入压缩机。

当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发出自洁指令,电磁阀会瞬间打开约1秒,送出一股压力为0.4MPa~0.8 MPa 脉冲气流,经文氏管喷射,卷吸,压缩的作用把过滤筒外表的积灰吹掉。

这种反吹自洁过程是间断的,每次仅少数筒(1~6个)处于反吹自洁状态,其余更多的筒仍在继续工作。

所以ZJ具有在线自洁功能,保证压缩机连续工作。

文氏管(Venturi tube)因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 ,1746-1822)得名,又名喉形管。

文氏管可作为测定流速的仪表,叫文丘里流速计;也可用作高效率的气体冷却、净化或吸收设备;用于气体除尘的称为文丘里洗涤计。

文氏管与文丘里效应相关;对一个断面变化的圆锥管(大→小→大),最小处叫“喉颈”,气体流过时,由于管的截面缩小,流速增大而压强降低;喉颈处截面最小,流速最大压强最小;在同一时间内流过每一断面积的流体体积相等;流体流经文氏管,因截面积变化产生速度变化,便产生压力差,测出压力差即可求出流量。

A.流量计
测量流体压差而确定流量的装置。

由意大利物理学家G.B.文丘里发明而得名。

其构造如图,由等直径入口段、收缩段、等直径喉道和扩散段等组成,串联于管路中。

设入口段和喉道处流体平均流速、静压和管道截面面积分别为v1、p1、S1和v2、p2、S2,密度ρ不变,根据连续性方程S1v1=S2v2=Q和
伯努利方程p1+()ρv12=p2+()ρv22(假定管轴线水平),可导出流量。

除压差(p1-p2)外均为已知数,故测量此压差即可求得流量。

对于液体,于入口段和喉道处分别安装测压管即可测出此压差(如图);对于气体,应敷设测压孔,通过导管将压力传输至压力计。

为避免出现流动分离,收缩段型线应光滑,扩散段的扩散角不能过大,如不超过7°~8°。

B.自洁式过滤器反吹
文丘里管其主要作用是诱导二次气流。

滤袋清灰时,在高速气流通过文氏管时诱导5-8倍于喷吹压缩空气的二次空气进入滤袋,造成滤袋瞬间急剧膨胀,由于气流的反向作用,便积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脱落。

文氏管大大提高了脉冲喷吹强度与效果,降低了压缩空气的用量,节省了能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