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提问要精粹,品读要细腻。
时间:地点:太原市山西省电教馆执教: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课前板书:《纪念白求恩》阅读指导感知一篇——概括内容要点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背诵一节——感觉课文主旨)师:同学们,我们对自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
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我们学习的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感知它的写法。
请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注意: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读全文,读了将近4分钟。
有学生已开始在书上动笔做记号。
)师: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情况)的介绍、叙说。
下面第1段,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
注意:朗读的时候不要读到议论的方面去了。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
好,看第二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
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生(齐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第三段自己判断,读出叙述部分。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师:再看第四段,作者在这里叙述了与白求恩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生(齐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师:刚才我们读的都是叙述部分,但是,这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悼词,因此在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精神的同时,作者一定会加以评议。
下面我们把评议的部分读出来。
男生读叙的部分,女生读议的部分。
男生:“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女生:“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
由叙到议,表现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
后面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种体会,来感知其他段落的层次。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
(有同学在思索,有同学在小声议论)好,试一试。
女生读第一个层次,男生读第二个层次。
女生:“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男生:“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师: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层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第二个层次。
生:“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生(齐读):“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师:我们刚读的三个段落都是先叙后议,这样我们就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的了解。
那我还要告诉同学们,第四段可以不从叙议的角度去划分。
可从先说“我和白求恩”、再说“我和大家”这个角度划分为两个层次。
这个角度和前面的不同。
通过前面这个步骤,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写法——叙议结合。
叙是基础,再通过议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下面我们就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通过概括对课文的内容加以浓缩,吸收其精华。
下面大家先准备一下,用“这一段赞扬了……的精神”的句式说话,来概括第一、二、三段的意思。
(生读课文,准备。
)师:好,请举手发言。
生1:第一段通过叙述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牺牲在中国,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师:噢,概括要简要、简练、简洁,哪个同学再试一下?生2:第一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师:对,继续这样概括第二段。
生3:第二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精确。
第三段谁来?生4:第三段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对,第四段换个说法:“作者怎么样?”生5:作者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哦,要换个说法,就说作者号召或要求我们怎么着,哪个同学把它完整地表述一下。
生5: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非常好,请大家把刚才说的内容标注在课文上。
(学生约用2分钟完成)师:好,我们通过感知全篇课文,知道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一个方面是大家知道了各段的主要内容。
大家活动得很好,但我们第一次读的时候,由于对课文的感知不够,感情的问题没解决好,读得很平淡。
下面我们就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来把课文读一遍。
各自大声地、快速地读。
要求是要读出感情来。
(学生再3分多钟读完全文。
)师:我们第一个层次的学习,是通过一种方法——概括内容要点,来对全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板书:——概括内容要点)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就是运用反复朗读的方法来品析作者表达的手法。
(板书:品析表达手法)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精读一段。
什么叫精读,就是反复地读,从各个角度去读,从各个侧面去读。
老师准备把这个层次安排为这样几个内容:先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句式;又读课文,感知这一段的层次;还读课文,品味对比的手法,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好,现在开始,请大家把第二段作为重点段来品析。
大家先读一遍,揣摩几个词语的含义。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师:作者在这一段话里,用了两处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来限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它们是:生(齐答):极端。
师:我们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语音的重读。
(生齐读,重读:“极端”)师: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好,继续来。
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
生1:这些词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
生2:还有“拈轻怕重”。
生3:还有“一事当前”。
生4:喜欢自吹。
师:你们看,用一系列的贬义词来表现一些人的不纯粹。
好,我们把这一部分读一下。
(生齐读)师:哦,同学们再把课文下面的注释读一下。
比如说“拈轻怕重”、“麻木不仁”是什么意思,等等。
(生读注释)师:我们继续来品读。
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几个表示强调的句子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精神。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句子,大家来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
生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生2:“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但重音还要读出来“无不”“没有一个不”“没有一个不”比一般的语气要重,叫做双重否定句。
下面同学们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就会感觉到它的语气很重。
(生读)师:重音没有读出来(教师范读)。
再读一遍。
(生再读)师:语气还要加强一点,再读一遍。
(生又读)师:这一次读得好,我们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句式,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了什么?生(齐答):对比。
师:对,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
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求恩精神。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对比的句子再读一读。
对比,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正面的就是“白求恩同志……”;反面的就是“不少的人……”。
(生读)师:噢,一正一反,鲜明对比,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这一段的层次了。
这一段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划分呢?生:从“白求恩同志”到“都要学习他”;从“不少的人”到“纯粹的共产党员”;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师:说得很好,能不能解释一下理由?生:第一层赞扬白求恩;第二层用“不少的人”和白求恩对比;第三层写白求恩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要我们学习他。
师:对,简单地说,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
请同学们做好标注。
(生做标注。
)师: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
——对比,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比,我们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
生1:“满腔热忱”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作对比。
师:想一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生2:主要是从“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
师:把这个句子完整地读一读。
(生读)生2: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师:这样,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了句式,理解了各层次的意思,理解了对比的手法,这就是精读一一精心地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