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
老路;二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认为课堂改革与应试 教育是矛盾的,会影响中考和高考成绩;三是学科素 养跟不上要求,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教学知识掌握不 够牢固;四是有效组织课堂的方法和经验不足,喜欢 照本宣科,课堂缺少情感交流。
采用倒逼机制,让教师多在“让”和“引”上下功夫 (最硬的基本功),真正提升专业水平。
(3)“让学引思”是一种技术。
“让学引思”是一种技术,要求教师处理好传统教 学中一些关键环节的变革,如如何板书?如何制作和 使用PPT?如何编写导学案?
技术一、点拨。 点拨,即“指点、启发”的意思。课堂点拨是指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 碍或思维障碍,画龙点睛地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 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疑似学习的过程,甚至是伪 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在学习吗?学生真的学了吗?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热情,没有兴趣,没 有参与,没有投入。
学生的思维水平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2.基于对课改典型经验的取舍
江苏泰州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 东省杜郎口学校“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让学校低 谷崛起,是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但学生的 深入思维没有发生。江苏徐州“学进去,讲出来”行 动,河北涿鹿县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在一 定范围内形成较大影响,但遭到少数人的反对。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及彼 的变换,而是意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 的多样实践。
3.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的本质在理论层面上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 的的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
“学生发展”包括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 发展和人格的发展等三个维度。(健康第一,人格至 上。)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本质的回归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俊琪
课堂教学为什么要“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究竟是指什么含义?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引思”? 面对“让学引思”课改,老师该怎么办?
一、课堂教学为什么要“让学引思”? 1.基于对现实课堂问题的反思
中学课堂信息容量大,学生透不过气;知识点琐 碎,学生提不起神;练习难度大,学生找不着北;小 学课堂活动形式虚,学生抓不住根;……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资源,主 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 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具 体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 过体验、建构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 法和价值观。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 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分为 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两部分。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具有 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好读书、爱思考、善沟通、会处事。Leabharlann 6.基于对教师发展难题的破解
面上教师发展存在明显问题: 一是工作内驱力缺失,进取意识不强,习惯于走
要让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思考习惯,增 强思维品质,提升思想境界。
2.“让学”与“引思”的关系
“让学”与“引思”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教师要在“让”与“引”上多研究,做到能让会 引,确保让引并重。 学生要在“学”与“思”上下功夫,做到真学善 思,确保学思结合。 只“让”不“引”会低效,只“引”不“让”会 落空。
(1)“让学引思”是一种理念。 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教育教学理念,追求学生身心进步的真实发生,追求 学生学习状态的真诚回归,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 养成。
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学习起点为课堂起点,以 学生学习状态为课堂状态,以学生学习进度为课堂进 度,以学生学习效率为课堂效率。
体现尊重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课堂教学 设计的重要依据。
(1)“让学”是“引思”的基本前提。
看 听
说 做
想
。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做的事都要让学生去做
(2)“引思”是“让学”的最终目的。
从聚焦学生“表现力”到关注学生“思维力”, 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这是深度课改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让学”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引思”才是教 学的重要追求。真正的“让学”必然以“引思”为目 标,必须关注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3 )“让学”与“引思”不可分割。
“让学”与“引思”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真的 “让学”必定包含“引思”,真的“引思”也必定是 在“让学”中实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与“引思” 也是 不可肢解的。不能把课堂分解为“让学”部分和“引 思”部分,它们必定是整合在一起的。
3.“让学引思”的本质特征
技术二、理答。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课堂理答效 果如何,取决于“提问”、“追问”、“倾听”及“点评”的水平。课 堂提问流于形式,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简单应付是目前课堂教学 中的通病。
(2)“让学引思”是一种方法。
“让学引思”是一种方法,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 中“如何让”和“如何引”两个方面,追求“让”与 “引”的最大效益。
小组合作是“让学引思”倡导的基本组织形式。 启发式是“让学引思”倡导的基本教学法。 问题解决式是“让学引思”倡导的最基本课型。 我们期待在“让学引思”思想指导下,有更多的 具体教学方法诞生。
“教师指导”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学 习间接经验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或缺。
“有效学习”要求我们一要让学于生,二要关注学 习的真实效果。
4.基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拷问
5.基于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回应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 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 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让学引思”究竟是指什么含义? 1.“让学引思”的基本内涵
“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 间上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
课堂教学中要让时间、让空间、让机会、让活动。这 个“让”不是退让,要主动地让。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 体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验以及完成真实 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