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

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

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办企业的基本准则,不断培育信用文化,让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一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企业的信用状况,自治区企业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广西企业信用状况专项调查。

此次调查共抽选了全区各地、各类型、各行业的311 家企业。

调查结果表明:全区大部分企业信用状况与前两年比有所改进,但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

企业的信用状况是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对外进行经济交往的基本信息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括企业登记、合同履行、应收付账款、银行贷款的偿还,产品质量、企业经济合同纠纷以及法定代表人的信用记录等。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的企业认为与前两年相比,本企业的信用状况有所好转,认为保持不变的为%,仅有%的企业选择本企业信用状况有退步。

1、大部分企业为守信企业。

在调查企业中,有%的企业被当地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有%的企业曾经是重合同守信誉企业,有%的企业不是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许多企业由于遵合同守信用,获得很好的收益。

XX年12月,广西柳工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囊括了全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的称号。

这是全国机械企业中唯一连获三项殊荣的企业。

诚信给柳工集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1 至5 月,该公司产、销装载机达3412 台和3021 台,实现销售收入近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193%和90%,5 个月完成了去年一年才能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

2、尚有五成多的企业没有参加过企业资信评估。

在调查中发现,我区各类型企业对参加资信评估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参加过资信评估,其中有%勺企业被评为A级以上等级,资信等级不高。

尚有%的企业近年来没有参加过企业资信评估工作。

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区私营企业在商务交往中不断提高诚信,在被调查的私营企业当中, 有%的企业不但参加过资信评估,还获得A级及以上的高资信等级。

3、企业主营产品等级水平一般,影响企业产品质量信用保证。

调查结果显示:区内企业主营产品的等级水平一般,%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的产品属国内一般等级,有%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的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仅有%的企业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尚有%的企业主营产品属国内落后水平。

较高的产品质量信誉等级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柳州钢铁集团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去年9 月,通过了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冶金系统首批通过新版本标准认证的单位。

近三年来,柳钢产品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其中XX年,柳钢船板钢材先后通过了中、德、英、法、挪威、美、日七国船级社认证。

柳钢每年还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新产品,去年就有 5 个新产品投放市场。

新产品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高,使柳钢产品产销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一)拖欠、违约与制假是我区企业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我区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拖欠货款、贷款、税款” 、“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企业的认同率分别为%、%、%。

其他问题依次为:质量欺诈、披露虚假信息、价格欺诈和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

“拖欠货款、贷款、税款”成为信用问题的首位,据调查企业反映,“三角债”问题,互相拖欠,因为资金不能按时返还,拖了企业的尾巴,企业的资金不到位,又不能进行新项目投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难看出,各企业选择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价格欺诈”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看法有所不同,中小型企业对此选择的比重比大型企业高个百分点。

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对“价格欺诈”的感受更多一些。

在“违约”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质量欺诈”选择方面,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七成以上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台投资企业对“违约”问题深恶痛绝,认同率居各类型企业的前三位; 企业反映,在确定了合作意向后,甲乙双方签定了合同,但在履行合同中,一方违约,不按合同约定付款,产生经济纠纷,造成另一方企业经济困难。

五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仍很严重,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对此的认同率更是高达%和%;集体企业对“质量欺诈”问题反映强烈,选择比重比全区总体高个百分点。

(二)企业的不良行为在不同行业有所差异当问及“目前同行业企业存在哪些不良行为”时,结果显示:企业选择比重较大的前3 位依次是:欺骗用户、偷工减料和拖欠或压低职工工资,企业的认同率分别为%、%和%。

不同行业的不良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他不良行为依次为: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和勾结券商违规炒作本企业股票。

可以看出,各行业之间由于存在差异性,不良行为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其中:1、工业行业。

尽管区政府、区党委在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集中力量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同时加大对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但在调查中,工业企业对“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选择比重仍达到了% 。

2、建筑业行业。

目前全区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加大力度对建筑市场的招投标行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进行专项整治。

但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建筑业行业中,选择比重较高的不良行为是“偷工减料” ,企业的认同率高达%。

3、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行业存在不良行为主要是“欺骗用户”和“偷工减料” ,企业的认同率高达%和%。

企业反映,一些房地产业企业利用购房者最为关心的房屋产权证、房子的户型、小区物业管理费等一系列有关切身利益的问题来吹哄欺骗客户交钱,有的业主交了钱,人也入住几年了,房产证都没有得到; 原以为隔音、隔震差只是老式房子的“专利” ,而现在不少新房子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并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一些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消费者的眼光仅仅停留在房型和物业管理等方面,而没有注意到这些“隐性指标” ,一些不良的发展商也就因此偷工减料了。

4、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行业。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对行业的不良行为认同率最高的是“欺骗用户” ,认同率为%,其次是“偷工减料” ,认同率为%。

近期首府南宁市不断传出“问题快餐” 和“马路面包” 事件,无良快餐店采购发紫、发黑、变味的劣质肉,加深颜色、加重味道,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快餐就“新鲜出炉” ; 无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面包,在大马路小巷子四处叫卖,不断的引发由不洁食品而导致肚子痛,腹泻等情况发生。

5、社会服务业行业。

据调查显示:社会服务业企业中不良行为选择方面最高的为“欺骗用户”和“偷工减料”行为,企业的认同率均为%。

(三)执法不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短期行为是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企业认为,执法不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短期行为是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的认同率分别为%、%和%。

可见,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企业短期行为”、“体制障碍” 、“行政干预”和“政策多变”方面的选择不同:中小型企业认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行政干预”和“政策多变”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比重比大型(含特大型)企业分别高、和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小企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相对大型企业比较低,对“行政干预” 和“政策多变”的感受更多一些。

从表3 还可看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对“企业短期行为”和“体制障碍”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选择侧重有所不同。

大型企业认为“企业短期行为” 和“体制障碍” 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比重比中小型企业分别高和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但是政企不分、产权界定不明晰的问题仍然存在; 企业自制力差,急功近利,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企业短期行为和体制问题愈加凸显。

而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企业短期行为”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选择比重为各类型企业最低,企业认同率分别为%和%。

三、建议和对策如何提高企业的信用度,采取何种措施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调查结果显示:%的企业认为“应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使其成为企业首位选择的措施。

排在第2--4 位的措施依次为:“完善自律维权功能,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倡导社会信用观念,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和“推动部门互联互通,依法进行信用披露” ,企业的认同率分别为%、%和%。

企业建议:1、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在企业和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

2、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社会监督机制。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依靠法律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信用关系各方面的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鼓励诚信经营。

3、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尽快形成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因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4、建立可行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

目前,我区的信用评估多从银行和税务部门角度出发,评估结果也多是为银行和税务部门所用。

企业建议,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企业信用档案上网系统工程,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记录在案,并在网上可查询该企业的不良记录,并通过与有关部门合作质量把关,在行业内部开展维权活动企业信息信用调查报告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规范、有序、有效的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以信用制度为载体、以信用记录为依托、以信用监管为手段的企业信用催生、成长和维护系统。

要面向市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信用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 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 充分发挥银行系统信贷评价登记系统、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工商登记年检等系统的作用,培育以企业为主体、服务全社会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企业信用标准体系、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企业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企业信用信息披露体系、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提升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 一) 企业信用标准体系信用标准(creditstandard) 是指当采取赊销手段销货的企业对客户授信时,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要求的最低标准,通常以逾期的dso 和坏帐损失比率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

国际通行的”四等十级制”评级等级,具体等级分为:aaa,aa, a, bbb, bb, b, ccc , cc, c, d。

从” aa”至『” ccc ” 等级间的每一级别可以用” +”或” - ”号来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级内的相对高低。

如aaa 级的含义就是“信用极好” , 表示企业的信用程度高、债务风险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