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教学设计

机电一体化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电动机生产加工电路的基本控制线路。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种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加工工艺不同,使得它们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不同,需要的电器类型和数量不同,构成的控制线路也就不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相当复杂。

但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也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线路有机地组合而成的。

由此可见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重要性。

本项目包括3个学习任务,其中有了解按钮开关和交流接触器的正确接线、并会根据接线图完成点动电路的控制安装、试车排故。

通过“理实一体”相结合的目的,更好的完成实训学习任务。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机电一体化专业2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机电专业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掌握了简单的基础接线实训等学习任务。

该班学生上课学习积极性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技能掌握水平有待强化,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能够正确认识按钮开关和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并根据接线图对其安装、检测。

2.能熟练掌握点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能识读并绘制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

4.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安装和调试点动控制线路。

5.能通过调试排除故障。

四、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
1.重点
正确认识按钮开关和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并会根据接线图安装完成接线。

2.化解方法
小组合作,结合理论知识,教师巡回指导,现场示范等。

五、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
1.难点
完成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检修。

2.化解方法
小组展示,小组互评,教师总结归纳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实一体教学法(设定任务,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将理论内化为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细节的理论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手实训积极性)分层教学法(职中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让所有同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成绩及动手能力较强的为A,较一般的B,强迫学习的为C)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其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
2.资源准备
设备:三项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工具:多媒体设备、接线控制面板、实训用器材、万用表、剥线钳、尖嘴钳、一字起、十字起、若干导线
八、教学内容结构
1、组织教学
2、复习: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3、引入:(1)图片展示:电动的起重机等
(2)视频展示:CA6140型车床刀架的移动
4、项目确定:点动控制线路利用交流接触器和按钮的配合使用解决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弊端。

5、学习电路原理及接线原理图
6、实训练习操作
九、教学流程
一、知识铺垫:
(1)按钮开关的结构
1、基本结构
2、电气符号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按钮开关的检测(万用表)
1)找出常开、常闭触头
2)按钮各触头间阻值以及动作后阻值的变化(2)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结构
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
二、理论讲解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控制原理
当电动机需要点动时,先合上转换开关QS,此时电动机M尚未接通电源。

按下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带动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便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当电动机需要停转时,只要松开启动按钮SB,使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带动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恢复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2、线路分析
图a:点动控制电路图
(1)SB为线路的控制开关按钮。

(2)工作原理:
合上开关QS
起动:按下SB→KM线圈获电—
停止:放开SB→KM线圈断电释放—
按下控制按钮SB,由于接在按钮SB下端的KM线圈通电,KM主触头闭合,电机开始运转;当放开控制按钮SB后,电机停转。

这种线路叫做点动控制线路,由于线路中加装了热继电器,所以线路依然具有过载保护。

同时还兼有欠电压、失电压、短路等保护特点。

3、名词解释:
点动控制:指需要电动机作短时断续工作时,只要按下按钮电动机就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停止动作的控制。

三、知识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刚才所讲理论知识,马上根据接线图完成电动控制电路的接线
十、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