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
世界近代史 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总述
世界近现代史主要介绍欧美国家近代化 (即现代化)及其矛盾发展的过程。近代 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 过程。 近代化包括思想文化的人性化、科学化 ,政治的法制化、民主化及经济的工业化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世界近代史发展线索示意图
思想束缚 摆脱控制
1、英国
2、法国
3、美国 4、俄国
方式一
资产阶级革命
方式二
5、日本
资产阶级改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
工 人 运 动
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 1.英国宪章运动 工业革命的发展。 背景: 欧 时间: 1836-1848 洲 三 结果及原因: 失败。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大 地位: 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工 影响: 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 人 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 运 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巴黎公社
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掠夺土地和财物、屠杀和奴役当地居民、贩卖黑奴 欧洲 原料
美洲 产品
非洲 黑奴
罪恶的 三角贸易
荷兰 法国 英国(最大<日不落帝国>) 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最早) 影响: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资本主义的巩固和扩大(一)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秩序。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异同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历史地位
相 同 点 核心内容 重大影响 颁布时机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 都突出强调人的民主、自由、平等权利 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革命结束时
独立战争之初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剥削
资本主义的巩固和扩大(二)
根本 原因 领导者 性质 目的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日本明治维新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 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义的发展 发展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 ①“解放”农奴。 ②收取份地赎金。
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又称“科学社会主义” 背 景: 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创立者: 马克思、恩格斯
标
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 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 界。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出自于何人的什么著作?该著作是为哪个 组织起草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 (2)这部著作的发表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革命爆发之初
封建神权.君权.等级制度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 和法制社会
斗争矛头 封建统治、天主教会
根本目的 不 同 点 重要意义
限制王权,巩固资产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 立 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 力,为限制王权提供 了法律保障;标志着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 立。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 集权。②经济:承认土地私有并 允许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 和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内容
影 极 响 局限
通过改革都使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和原因
标志着美国诞生。
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 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的进步思想。
两次工业革命概况
次别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y-19C上半期
蒸汽机发明应用 [蒸汽时代]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70y-20C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时
间
主要标志 主要 成就
改良蒸汽机、汽船、 火车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 哪两次重大革命?对英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①政治: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工业革命 ②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让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南方种植园 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 奴隶主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 规模最大、最彻底 放和独立战争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摧毁了国内的封建专制 实现了国家独立并走上 统治并走上资本主义道 了资本主义道路。 路;动摇了欧洲大陆的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 领导 资产阶级、新贵族 不 特点 反复、曲折、不彻底 同 点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并走 意义 上资本主义道路;宣告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是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文艺复兴
思想文化基础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和工商业发展
需要市场 原料资本
资产主义制度产生 (英法美)
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条件
新航路开 辟
工业革命
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殖民扩张 反殖民斗争 巴黎公社
(尝试)
资本主义巩固和扩大 (美俄日)
工人无产阶级 的发展壮大
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成功实践)
文艺复兴
兴起时间: 14世纪 兴起地区: 意大利 原 因: 1.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摆脱封建神学思想的控制 实 质: 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现实生活) 人物作品: 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影
响: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繁荣 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 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①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资本和市场 ②《马可.波罗行记》的刺激 ③东方商路被阿拉伯和土耳其人控制 过程: 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 ③达.伽马(到达印度) ④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影响: ①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②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③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
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花开两朵(美、德为主) 发展迅速、影响广泛 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 行,发展较快(如日本)
重要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 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殖民扩张
方式:
反殖民斗争
拉丁美洲(玻利瓦尔) 印度反英起义(章西女王)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本、劳动力和市场;
完成下列示意图
历史事件 A、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洋务运动 D、明治维新 E、戊戌变法 F、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上述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把字母填在方框内
C
E
B
A D
F
数字记忆(总结)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大工人运动(宪章运动) 一次思想运动(文艺复兴) 两位重要人物(马.恩) 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一个醒世宣言(共产党宣言) 两次国家改革(俄日) 三次跨洋远航(新航路开辟) 一次武装起义(巴黎公社) 四场武装革命(英.法.美.美) 四位重要人物(克.华.拿.林) 五大重要文献(权.独.人.宅.解)
世界近代史总述示意图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政治
经济
新航路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制度扩大
(美俄日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阶段)
反殖斗争
殖民扩张
马克思主义
“一战”
国际工人运动
凡-华体系
十月革命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异同比较表
异同
原因 领导 相 同 动力 点 结果 性质 文献
英国
美国
法国
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都有资产阶级。
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性文献。 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 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主义的发展
内燃机、汽车、飞机、 发电机、电动机、电报、 电话、电灯等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 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 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 过渡。
意义 (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基础 技术发明源于工匠实践经验 发源地 发展速度 其他
一枝独秀(英国) 近一个世纪(较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进运动(美国领土扩张) 背景: 根本原因: 黑人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导火线: 过程: ①开始:南方挑起内战。
②转折点:《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③结束:北方胜利。
影响: ①捍卫了国家统一。
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见课堂笔记)
17、18世纪英法美爆发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人 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