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利率
一、概念题
1.实际利率[青岛大学2013研]
答: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其公式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2.利息与利率
答:利息指借入方因取得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利润的一部分,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
一方面,利息是借入者取得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利息是贷出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应当获得的报酬。
利率即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是衡量生息资本增值程度的尺度。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利率可以分为基准利率、差别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等。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各国政府都通过调节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
3.单利和复利
答:单利指本金所生利息后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息的计算方式。
即在计算下一时间单位的利息时,本金中不包括上一时间单位所生的利息,而仅按原始的本金和借贷时间的长短来计算。
用单利法计算利息,优点是简便易行,有利于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担。
其计算公式为:
I=P×R×n,S=P(1+R×n)。
式中,S为终值,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
复利指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复计息的计算方式。
即在计算利息时,分期计息,在一定时期内按本金计息,随即将所得到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计算下一期利息的基础,俗称“利滚利”。
复利法计算的利息比按单利法计算的多,它体现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符合信用和利息的本质要求。
其计算公式为(字母含义同上):S=P(1+R)n,I=S-P=P[(1+R)n-1]。
4.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答: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随存款种类和档次而变化。
存款利率越高,存款者的利息收入越多,银行的融资成本越大,银行集中的社会资金数量越多。
因此对存款者的利息收益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以及银行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作用。
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也因贷款种类和期限不同而变化。
贷款利率越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越多,借款企业留利越少。
因此直接决定着利润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有着密切关系。
存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存款规模,对借贷资金的供给状况和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贷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贷款规模;存贷利差则直接决定着金融部门的收益。
因此,保持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对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和调节货币流通有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假设一张票据面额为80000元,90天到期,月贴现率为5‰,则该张票据的实付贴现额为()元。
[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68000
B.78000
C.78800
D.80000
【答案】C
【解析】一笔未来到期日一次支付的货币金额乘一次支付现值系数:1/(1+r)n,就可以得出现值,即P=S/(1+r)3=80000/(1+5‰)3=78800(元)。
2.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的关系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0、2006研] A.期限与风险
B.期限与收益
C.期限与流动性
D.期限与安全性
【答案】B
【解析】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的是风险因素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利率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理论:①流动性偏好理论,长期债券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收益,因为短期债券流动性高,易于变现。
而长期债券流动性差,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因而要求得到补偿。
②预期理论,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线将向上倾斜;当经济周期从高涨、繁荣即将过渡到衰退时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保持不变,那么收益曲线将持平。
如果在经济衰退初期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那么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曲线。
③市场分隔理论,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
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这三大理论内容都离不开期限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3.如果美国年储蓄存款利率7%,日本5%,预期美国和日本通货膨胀率分别为5%和3%。
则美国投资者投资日元和美元的实际收益率分别为()。
[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A.2%和2%
B.2%和3%
C.3%和5%
D.5%和8%
【答案】A
【解析】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i=(1+r)/(1+p)-1,其中,r为名义利率;i 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根据公式,可得:i美国=(1+7%)/(1+5%)-1=1.9%=2%;i日本=(1+5%)/(1+3%)-1=1.9%=2%。
4.相对于千差万别的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就成为()。
[中央财经大学2006研]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基准利率
D.行业利率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利息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那么利率则包含机会
成本补偿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
之所以叫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支付更多的金额。
于是形成这样一个表达式: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
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
在这个基础上,由于风险的大小不同,风险溢价的程度也千差万别。
相对于千差万别的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也就成为“基准利率”。
5.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B.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C.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0.2‰
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的习惯,不论是年率、月率、日拆利率都用“厘”作单位。
虽然都叫“厘”,但差别极大。
年率的1厘是指1%,月率的1厘是指0.1%,日拆利率的厘是指0.01%。
即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分别是指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0.2‰。
6.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二种情况()。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D.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E.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答案】ACE
【解析】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可知:①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②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③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7.对于债券利率的风险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高
B.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低
C.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高
D.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低
E.税收对债券利率高低没有影响
【答案】AD
【解析】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是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
其中,利率与违约风险成正比例关系,与流动性成反比例关系,与税收风险成反比例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
[山东大学2016研]
答:(1)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的是风险因素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利率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市场分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