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1分]A. 晋朝B.北宋C. 唐朝D.元朝E. 明朝2. 三阴交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1分]A.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B.足太阴、阴维、足厥阴之会C.足少阴、足厥阴、阴维之会D. 足少阴、足太阴、阴维之会E. 足少阴、足厥阴、阴跷之会3.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1分]A. 阴阳、五行、脏腑B. 五行、手足、阴阳C.脏腑、阴阳、手足D.手足、五行、脏腑E. 以上均非4. 下列有关络脉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奇经八脉各有一络脉B. 十二经各有一络脉C. 督脉之络(长强)D. 任脉之络(鸠尾)E. 脾之大络(大包)5.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1分]A.大椎B. 大杼C. 巨骨D. 绝骨E. 大包6. 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1分]A. 郄穴B.下合穴C. 络穴D. 原穴E. 背俞穴7. 在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 额头部C.上肢部D. 胸腹部E.下肢部8.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1分]A. 任脉B. 带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E. 足太阴脾经9.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14寸B. 12寸C. 9寸D.8寸E. 6寸10. 经穴的总数为: [1分]A. 360个B. 361个C. 362个D. 365个E.366个11. 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B.《针灸甲乙经》C.《针灸聚英》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12.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6寸B. 7寸C. 8寸D. 9寸E. 12寸13. 以下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背俞穴: [1分]A. 胆俞B. 胃俞C. 膈俞D.三焦俞E.肾俞14. 阿是穴是指: [1分]A. 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B.病变局部中心的腧穴C. 病变局部的腧穴D.经穴以外的腧穴E. 经外奇穴以外的腧穴15. 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1分]A. 胸胁B.腋下C.颈项D.腹部E.全身16. 经络学说中“阳脉之海”是指: [1分]A. 督脉B. 阳维脉C. 阳跷脉D.足阳明经E. 足太阳经1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1分]A. 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B. 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E. 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18. 十二皮部是指: [1分]A.人体皮表的十二个分区B.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皮表区域C. 十二经脉最浅表的部分D.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E. 十二经的络脉中,位于皮表的浮络19.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1分]A.《内经·素问》B.《内经·灵枢》C.《针灸甲乙经》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E.《难经》2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定位方法: [1分]A.自然标志取穴法B.骨度分寸取穴法C.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D.简便取穴法E. 经验取穴法21.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1分]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B.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D.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2.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头项部C. 胸部D. 腹部E.四肢末端23.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1分]A. 阴陵泉B.足三里C. 期门D. 章门E.中脘24.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1分]A. 上脘B. 中脘C. 巨阙D. 膻中E. 关元25.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3寸B. 14寸C.12寸D. 18寸E. 16寸26. 下列哪一项不是募穴: [1分]A. 气海B. 日月C. 巨阙D. 中极E.天枢27.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皇甫谧B.王叔和C.华佗D. 孙思邈E. 杨继洲28. 《甲乙经》中所记载的腧穴数目为: [1分]A.160个B. 359个C. 349个D. 354个E. 361个2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A.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B. 无阴阳表里关系C. 多自下而上行、无循环流注现象D. 除任、督二脉外无独立的输穴E. 是经络系统的核心30. 《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1分]A.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B.《内经·灵枢》C.《内经·素问》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31. 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难经》B.《千金方》C.《外台秘要》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甲乙经》32. 络学说中“阴脉之海”是指: [1分]A. 足太阴脾经B. 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 手少阴心经E.以上均非33. 下列特定穴中,除哪种穴以外基本部位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1分]A.八会穴B. 原穴C. 五输穴D. 郄穴E. 八脉交会穴34.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B.手三阴经从胸走手C.手足阳经从手走足D.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E.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35. 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5寸B. 8寸C. 12寸D.13寸E.14寸36. 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脉: [1分]A. 手三阳经B.手三阴经C.足三阴经D. 十二经别E. 十二经筋3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1分]A. 公元4世纪B.公元5世纪C. 公元6世纪D.公元7世纪E.公元8世纪3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脉的作用: [1分]A. 运行气血、调节阴阳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C. 网络联缀、形成整体D.防御疾病、反映症候E.接受刺激、调节虚实39.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1分]A. 络穴B.原穴C. 郄穴D.五输穴E.下合穴40. 一夫法是指: [1分]A. 拇指同身寸B.食指同身寸C. 中指同身寸D. 手指同身寸E. 横指同身寸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1分]A.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基本一致B.与脏腑相属络C. 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D. 结聚于关节部E. 结聚于骨骼部42.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1分]A. 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 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气、血、脑、髓、津、神、脉、络D.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E. 脑、髓、脏、腑、脉、胆、筋、骨43. 胃经的络穴是: [1分]A. 中脘B.足三里C.条口D.丰隆E.内庭44.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8寸C. 9寸D. 12寸E. 13寸4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荥穴: [1分]A. 行间B. 劳宫C. 内庭D. 鱼际E.历兑46. 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1分]A. 脏象学说B.阴阳学说C. 五行学说D.气血学说E. 经络学说47. 治疗筋病时应首选下列何穴: [1分]A.太渊B. 膻中C.大杼D. 阳陵泉E.阴陵泉48. 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1分]A.李学川B.孙思邈C.王焘D. 王惟一E.滑伯仁49.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1分]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5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脉: [1分]A.十二经别B. 十二经筋C. 十五络脉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51. 《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目约为: [1分]A. 361个B. 365个C. 309个D. 345个E.160个52.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1分]A. 滑伯仁B.王惟一C.王冰D. 杨继洲E.王焘53. 下列属于原穴的是: [1分]A.后溪B.内关C.太冲D.阳溪E. 申脉54. 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1分]A. 偏历B. 太溪C.通里D.孔最E. 曲池5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井穴: [1分]A.少府B. 少冲C. 少泽D.少商E.中冲5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1分]A.以痛为输的阶段B. 定位命名阶段C.确定主治的阶段D. 分类归经阶段E. 近代研究阶段57. 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经脉是: [1分]A. 奇经八脉B. 十五络脉C. 十二经筋D.十二经别E. 十二皮部5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 [1分]A. 近治作用B.中治作用C. 远治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E. 双相良性调节作用59. 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13寸C.14寸D.16寸E.18寸6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1分]A. 针灸按摩传感现象的推理B.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C.腧穴疗效的总结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D. 中药疗效的反应E.解剖、生理的启发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经穴B. 奇穴C. 腧穴D. 募穴E.输穴1. 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 [1分] AA B C D E2.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是:D [1分]A B C D E3. 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B [1分]A B C D E4.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是: [1分]A B C D E5. 穴位的统称是: [1分]A B C D EA. 原穴B. 郄穴C.八会穴D. 八脉交会穴E. 背俞穴6.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的八个腧穴是: [1分]A B C D E7. 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8.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9.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 [1分]A B C D EA. 六腑病症、气逆泄泻B. 体身沉重、关节痛C. 热病D. 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E.外感病、咳嗽、气喘10. 井穴主治: [1分]A B C D E11. 输穴主治: [1分]A B C D E12. 荥穴主治: [1分]A B C D E13. 合穴主治: [1分]A B C D EA. 治疗急性病症B. 治疗表里两经病症C.治疗六腑病症D. 治疗五脏六腑病患,具有补虚泻实作用E. 既治本经病,又治交会经脉病14. 原穴: [1分]A B C D E15. 郄穴: [1分]A B C D EA. 带脉B. 督脉C. 任脉D.阴跷脉E. 阳跷脉16. 足临泣穴通于: [1分]A B C D E17. 申脉通于: [1分]A B C D E18. 照海穴通于: [1分]A B C D E19. 后溪穴通于: [1分]A B C D E20. 列缺穴通于: [1分]A B C D EA. 滑伯仁B.皇甫谧C. 杨继洲D. 李学川E. 王惟一21.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3. 《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4.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5.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A.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B.调节全身阳经经气C.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D. 约束诸条经脉E. 涵蓄十二经气血26. 阴阳跷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7. 冲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8. 任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9. 带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30. 督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A. 输布气血,渗灌濡养周身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反映病证D.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灌渗调节作用E.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31. 十二皮部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2. 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3. 十五络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4. 十二经别的作用是: [1分]EA B C D E35. 十二经筋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C.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36. 十二经脉是: [1分]A B C D E37. 十二经筋是: [1分]A B C D E38. 经络是: [1分]A B C D E39. 十二经别是: [1分]A B C D E40. 十二皮部是: [1分]A B C D E《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