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药害的预防与补救技术杨铭,袁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阐述了农药药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致症机理,介绍了发生农药药害的补救方法及防止农药药害的措施。
关键词农药药害;预防;补救中图分类号S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11-1233-02作者简介杨铭(1984-),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助教,从事生物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2-09-18药害是指由于使用农药,使作物生长不正常或出现生理障碍,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
而药害的危害有重有轻,严重时可能引起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必须合理使用农药,谨防药害,一旦发生药害,需正确补救,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农药药害的发生1.1发生机理在作物的叶、枝、花、果等器官上,分布着很多气孔、水孔,或存在伤口,农药从这些地方进入作物体内。
当用药不当时,农药的微粒直接阻塞表面的气孔、水孔,也可能在农药进入组织后堵塞了细胞间隙,抑制了作物的正常呼吸、蒸腾和同化作用。
当药剂进入植物组织或细胞后,还会和里面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正常的生理机能,出现病变。
1.2农药药害的症状一般在作物的叶片上会出现斑点症状,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比如水稻,如果喷洒丁草胺不当,稻叶上会发生不规则褐斑,这些斑点有时也出现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在作物的叶缘、叶尖、叶脉间,还会出现褪绿症状,全叶也可能完全褪绿,表现为黄化或白化症状。
农药药害还可能引起畸形,茎叶、根部和果实都会发生,常见的有卷叶、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水稻秧苗受杀草丹药害,出现多蘖、叶片扭曲、矮化症状。
由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通常还会造成生长停滞现象,作物生长缓慢,还可能出现枯萎症状,如在水稻苗期如果遭受草甘膦药害,植株表现枯黄死苗。
另外,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药害通常还表现为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如梨树在花期施用甲胺磷会引起落花。
也可能出现劣果症状,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
2药害易发生的原因2.1配制药液不合理正规的农药外包装会有推荐比例,农民在施用农药时最好根据推荐比例或农艺师的建议配制,规范操作。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随意配制,浓度较高时,就可能引发药害。
另外,农药各自有各自的特性,不同农药混合后,可能互相没有影响,也可能互相降低药效,或增进药效。
农民如果不清楚农药的特性与功能,盲目混合,有可能导致农药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药害。
2.2连续重复施药在连续2次喷施农药之间应有严格的间隔期限。
我国对于不同农药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间隔期和每季作物最多施药次数。
如果不按间隔期限施药或任意增加施药次数,农药用量偏高,超过作物耐受极限,也会引发药害。
2.3施药方法不当错误的施药方法也容易引发作物药害。
如农药登记中使用常量喷雾的农药,如果改为超低量喷雾方法,而使用的农药总量却没有改变,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作物局部农药浓度偏高,从而引发药害。
除草剂在农药登记中推荐定向土壤喷雾,如果使用茎叶喷雾方法,就容易引起药害。
而有的农药只能拌种,土施而不能喷雾,有的只能涂抹局部。
如果施用方法不当,就可能引起药害。
2.4施药对象、时期不当不同作物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施药时如果不按规定避开敏感作物,就可能引起药害。
如高粱、豆类对敌百虫特别敏感,容易发生药害;而气孔小的植物不易发生药害;叶面蜡质厚、细胞壁厚的植株耐药力也强。
即使是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内,对农药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一般作物在发芽期、苗期、花期对农药较为敏感,这时用药,就容易使作物遭受药害。
2.5施药环境不适施用农药时,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土壤的酸碱度等对农药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高温会增强农药的化学活性和植物的代谢作用,在高温天气施药,药剂更容易侵入植物组织,容易造成药害,低温有时也导致药害,因为低温使作物的生活力减弱,土壤有机质缺乏,可能出现药害;而湿度大利于药剂溶解,侵入植物体内,如在多雾、雨天等湿度大的情况下,施用波尔多液,容易发生药害。
另外,含有机质少或砂性强的土壤最容易发生药害,其次是壤土,而黏土较为安全。
3农药药害的补救3.1大量水淋洗对于发现较早的药害,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尽量把植株表面的药物洗刷掉。
这样同时也能让作物吸收较多的水,稀释已进入作物体内的药剂,减轻药害。
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应及早灌水洗田,使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减少根部积累的有害物质。
另外,常用的一些农药如大多数有机磷类和杀真菌的农药偏酸性或者呈微酸性,遇到碱性物质药效会降低。
利用该特性,如果造成药害的农药属于酸性物质,在清水中还可加入适量的0.2%的小苏打溶液或0.5% 1%的石灰水,然后再淋洗或冲刷作物,加快药剂的分解。
3.2追施速效肥发生药害后,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可向作物叶面喷施1% 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 7d 喷1次,连喷2 3次,给作物补充养分,促使植株生长萌发,可以较明显地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对于受害较轻的种芽、幼苗,追施肥料的效果比较明显。
对于抑制或农技服务,2012,29(11):1233-1234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在发生药害后,可喷洒赤霉素等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程度。
对叶面药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可喷施芸薹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恢复生长能力。
3.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对于氧乐果造成的药害,可喷施0.2%的硼砂溶液缓解;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而0.2%的肥皂液可缓解有机磷农药造成的药害。
3.4摘除受害器官出现药害后,可及时摘除受害的果实、枝条、叶片,这种措施常在果树上使用。
如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方法,施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药剂,如果因为施药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应迅速去除受害较重的树枝。
4农药药害的科学预防4.1合理选用农药必须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性能,选择合适的农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在选择除草剂时,应针对蔬菜中容易伴生的杂草种类及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选择用药品种。
另外,如果是在特殊环境中用药,如在棚室内用药,还应选择合适的剂型,一般用粉尘和烟剂。
4.2注意施药方法根据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部位、为害方式、特点和农药的性能、用途等,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如果是种苗传播的病害,应采取种苗处理,浸种或拌种;如果是空气传播的病害,应当采取喷雾法防治;而土传病害,要使用土壤消毒剂。
4.3科学配药严格按照农药的配制标准进行配比,做到用量具配药,不得随意增减。
一方面要准确掌握每种药剂对某种防治对象的使用浓度;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每种农药的药效期。
根据农药的有效期长短和防治对象的生活习性确定施药次数。
除草剂对水量为225 450kg/hm2,杀虫剂对水量为750 1125kg/hm2,杀菌剂对水量为1125 2250kg/hm2。
4.4合理轮换农药在同一地区,长期单一地使用某一种农药,必然会导致防治效果下降,防治对象也会产生抗药性。
而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对控制抗药性的发展有一定效果。
如交替使用机理不同的农药,用有机磷类、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类轮换防治小菜蛾,可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也可适当使用新药剂。
如长期使用叶蝉散防治稻飞虱,效果会越来越差,而改用吡虫啉后,防治效果一般较显著。
4.5合理混用农药化肥农药与肥料混用是近几年农化结合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以除草剂和肥料混用为例,肥料能使除草剂分布更均匀,还可促进作物吸收除草剂,而除草剂也能增进化肥的肥效,一般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
在生产中常将农药和肥料混合,兼治地下害虫。
另外,有机氯杀虫剂也可与化肥配成液体进行喷施,能有效地防治虫害并提高产量。
而据报道,代森锰锌与尿素、硫酸镁混合,在番茄上应用,既能防病,也能起到根外追肥的作用。
目前,比较成熟的肥料与农药配伍有:除草剂2,4-D,2,5-T,西玛津,阿特拉津,利谷隆,2甲4氯,氟乐灵,氯苯胺等可与化肥混合;杀虫剂氯丹,艾氐剂,狄氐剂,马拉松,地亚农,保棉磷,七氯,2溴氯丙烷,三硫磷等可以与化肥混用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1231页)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喷雾,喷雾时应周到和均匀;药效: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复杀虫剂,两者增效显著,药效迅速。
间隔时间:安全间隔期5 12d。
注意事项:①本剂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②本剂易燃,严禁接触烟火。
③本品应避光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④食用作物在收获前10d 停止用药。
5.3.21.8%阿维菌素乳油。
作用特点:高效生物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有渗透作用,但无杀卵作用,机理主要是干扰害虫的神经生理活动,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
对天敌安全。
使用方法:在防治适期,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施药要均匀、周到。
药效:高效、广谱,施药后害虫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经2 4d即死亡,对抗药性害虫有特效,对蔬菜不造成污染,防效较好。
间隔时间:安全间隔期为7d。
注意事项:①本品对蜜蜂有毒,在蜜蜂采蜜期不得用于开花作物。
②对水生浮游生物敏感,不宜使用本剂污染鱼塘和江河。
③生产A级、AA级绿色蔬菜和果树产品时,不得使用本剂。
5.3.320%斑潜净微乳剂。
作用特点:由阿维菌素与杀虫单复配而成,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高效、低毒、渗透力强。
对人畜低毒,环境相融性好,不易产生抗性。
使用方法:在防治适期,喷施20%斑潜净微乳剂2000倍液,施药时应均匀喷雾。
药效:防治速度快,持效期长,对幼虫成虫防治效果好,兼有杀卵作用。
间隔时间:安全间隔期大于7d。
注意事项:①本品对蜜蜂、家蚕有毒。
②对水生浮游生物敏感,不宜使用本剂污染鱼塘和江河。
③不能与强酸、强碱性物质混用。
5.3.41%阿维·高氯乳油。
作用特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合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无内吸和熏蒸作用,渗透到植物叶片中的能力较强,对潜入叶中的害虫效果好。
使用方法:在防治适期,喷施1%阿维·高氯乳油1500倍液,施药时要均匀周到。
药效:防效好,且杀虫谱广。
间隔时间:安全间隔期为7d。
注意事项:①本品对蜜蜂、蚕有毒,②对水生浮游生物敏感,不宜使用本剂污染鱼塘和江河。
③生产A级、AA级绿色蔬菜和果树产品时,不得使用本剂。
④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5.3.5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作用特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较高,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杀虫谱广,药效迅速,对光、热稳定。
对某些害虫的卵具有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