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
时间间隔保持的百分比遗忘的百分比
20分钟58%42%
1小时44%56%
8小时36%64%
1天34%66%
2天28%72%
6天25%75%
31天21%79%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

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在未等记忆的内容遗忘掉之前就再次复习。

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

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睡前醒后是记忆的黄金时段,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
的内容,则记忆犹新。

所以说睡前醒后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功。

复习、温故——古老而又实用的记忆诀窍
1、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

2、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

一组记忆材料安排在七个左右最合适;学习时要注意文理科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交替学习。

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由大脑不同的部位主管,所以学科交替学习就可以使大脑的各个部位得到及时修整。

3、中间材料容易遗忘,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

启发:对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段来学习,以便增加多个开头与结尾,增强记忆效率。

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学习,增强记忆效果。

4、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

学习时要学会列提纲、总结大意去记忆.要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内容的框架、结构、条理及大体意义。

5、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

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在学习时应理解地记忆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所记的内容没有什么意义,那也可以创造性的赋予其意义.比如,你要记“蒋平”的名字,你可以记“蒋,蒋介石的蒋;平,平凡的平”。

积极寻找“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高效率地完成记忆,拒绝死记硬背;
6、用脑过度,记忆效率低。

启发:劳逸结合,不要在疲劳的状态下学习。

每学习四五十分钟后就应当做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

这些锻炼一定会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增强你的学习效率,切不可等闲视之。

7、随时测验。

这种方法学外语行之有效。

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5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5个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

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

②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很难记牢。

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可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写。

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定期复习与自测。

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

①日测:每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

②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③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位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

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的基础,全书测就问题不大了。

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选那些重要内容
先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