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细则教育教学从一日常规为重点。
一日常规教师分工:7:30-7:50:一名教师在门口迎接幼儿,和家长沟通幼儿身体状况,并做晨检,做好患病幼儿的服药登记,注意家长签字,谁接待家长,谁登记吃药,就由该老师为幼儿服药;另一名教师在班内组织幼儿按课表安排活动,保育老师负责前期准备工作及个别幼儿的看护。
接待老师为第一节没课老师。
(无保育员情况下,另一名老师负责保育工作。
)7:45-7:55:教师组织幼儿排队入厕,并可以注意到晚来刚进班的幼儿,一名教师在厕所与盥洗室中间位置,组织幼儿入厕洗手,保育老师在保温桶处负责幼儿漱口饮水,幼儿排队到指定位置喝水,待厕所无幼儿后,老师组织喝水的孩子,待孩子喝完水,老师组织幼儿就座。
7:55-8:00:保育老师在给每一位幼儿倒完水后,下楼取饭,一名教师组织餐前秩序,另一名教师继续接待。
8:05:保育老师取饭回来,接待老师进教室,两名教师负责发饭,一名教师组织餐前秩序,待发完饭后,一名教师进行餐前引导,念《感恩辞》。
8:05-8:25:三位老师查看各幼儿的吃饭情况,一名老师需不时注意教室门口,以便能看到晚到的孩子。
保育老师组织吃完饭幼儿漱口,站于盥洗室处,注意幼儿入厕、洗手情况,另一名老师待有超过5名幼儿吃完后组织幼儿进行室内活动,另一名老师负责督促,关注未吃完的幼儿并注意晚到幼儿的接待。
8:25-8:35:一名教师负责把未吃完幼儿安排在一个桌子上,并整理好桌子和椅子,以备一会儿上课使用,保育老师站在保温桶处给幼儿接水,注意上厕所的幼儿,另一名老师关注未吃完的那一桌孩子,待厕所无人后或有一名老师能够看到剩下的孩子时,老师组织幼儿坐好,并进行点名和观察活动。
8:35-8:40:保育老师在给幼儿接完水后,去水房刷盘子,老师在进行点名环节时,另一名老师准备课堂教具,准备上课。
8:40-9:00:老师上课,早上接待老师负责配课,并负责给带药幼儿冲药,和未到幼儿家长电话沟通,做好记录,保育老师进行卫生工作。
9:00-9:10:上课老师带幼儿入厕,配课老师准备下节课内容,保育老师给幼儿接水。
下节讲课老师组织喝完水的幼儿就坐,准备上课。
9:10-9:30:老师上课,另一名老师配课,保育老师进行卫生工作。
9:30:讲课老师组织幼儿入厕,其他老师站在中间位置配合。
9:35:入厕完幼儿找到另一位老师站队,穿衣服,保育老师辅助老师帮幼儿穿衣服。
三位老师保证一名老师只组织幼儿秩序,其他两名帮助穿衣。
9:45:教师带领幼儿下楼,面对幼儿,两名教师站于幼儿队尾,遇到楼梯拐弯处,一名教师要站于拐弯处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9:45-10:25:一名教师在队伍前面带操,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配操,并负责组织幼儿秩序,保育老师负责照应特殊幼儿(哭闹幼儿)。
10:30:进班后,一名教师在班内组织幼儿脱衣服或帮助幼儿脱衣服,保育老师帮助或提醒幼儿叠放衣服,站于衣帽间,另一名教师站在保温桶处负责给幼儿接水,负责组织脱完衣服的幼儿,排队入厕、洗手,喝水。
10:30-10:40:老师把最后几个未脱完衣服的幼儿交于保育,老师组织喝完水的幼儿就坐,准备下一节课程,另一名老师继续组织幼儿入厕、洗手,喝水。
10:40-11:00:老师上课,另一名老师配课,保育老师进行卫生工作。
11:00:一名老师带幼儿入厕洗手,另一名老师在保温桶处组织喝水,保育老师摆桌子。
11:05:保育老师取餐,一名老师组织坐在桌子旁的幼儿活动,另一名老师负责未就坐幼儿的组织,待幼儿全部坐好后,可由一名老师出去帮保育老师取餐。
11:10-11:15:两位老师发放,一名老师进行餐前指导,诵读《感恩辞》。
11:15-11:25:一名老师负责给吃饭幼儿添加饭菜,其他两位老师指导幼儿进餐。
11:25-11:40:保育老师在饮水处看护幼儿漱口,一名老师组织吃完饭幼儿,另一名老师负责未吃完幼儿秩序。
11:40:老师带吃完幼儿进行餐后散步,另一名老师把未吃完幼儿统一安排在一张桌子,并擦拭好其他桌子,保育老师刷盘。
11:45:一名老师组织幼儿入厕,另一老师站于厕所处,保育老师组织入完厕幼儿上床。
11:45-12:00:两位老师共同帮助或提醒幼儿脱衣、脱鞋、盖被睡觉,待幼儿全部躺下后,一位老师根据药单给幼儿喂药。
12:00-2:00:三位老师轮流就餐。
2:00:保育老师取加餐,三位老师叫醒幼儿,提醒并帮助幼儿起床,幼儿起完床后,统一在床边坐好等待。
2:10:待80%幼儿穿好坐好后,一名老师带幼儿坐桌前,统一发加餐并给女孩儿梳头。
两名老师搭完床后,辅助幼儿吃加餐。
2:30-2:40:教师准备下一节课,其他两位老师组织幼儿梳头,吃加餐,并坐好。
2:40-3:00:老师上课,另一名老师配课,保育老师负责卫生。
3:00-3:05:入厕洗手喝水(同上午)3:05-3:30:户外活动(同上午)3:30-3:40:入厕洗手喝水(同上午)3:40-4:00老师上课,另一名老师配课,保育老师负责卫生。
4:00-4:10:入厕洗手(同上午)4:10-4:30:晚餐(同午餐)4:30-4:40:一名老师带幼儿整队入厕,检查幼儿是否整理好衣物,并给幼儿擦嘴擦脸,擦完的幼儿交于另一名老师组织坐好,并告诉幼儿明天的天气情况,要求幼儿记住,复述给家长,提醒家长穿衣。
保育老师把吃晚的幼儿安排在一张桌子。
4:40-4:50:离园活动一名老师组织整理好的幼儿活动,另一名老师把幼儿物品(书包、衣服、作业)发给幼儿,并检查幼儿的仪表和衣着,保育老师协助老师进行离园整理。
4:50:一名老师负责在门口送孩子,提醒幼儿给接幼儿的家长鞠躬,和老师鞠躬道别,老师同样也和幼儿鞠躬道别。
另一名老师和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保育老师组织室内幼儿,接待幼儿送完或只剩下1-2名幼儿时,一名老师组织幼儿,其他老师做卫生。
5:20:班务会(三位老师共同进行,班长主持,一天工作情况,注意事项,明天安排)早接待:1、教师状态:要求:小班——亲切热情的接待幼儿及家长,主动问早问好,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身体状况,做好交接工作,注意普通话。
中班、大班——除以上外,还应有幼儿主动和孩子打招呼。
园长或教学主任每天与值班小迎宾一起接待,做好晨检,主动和小朋友及家长打招呼问好。
领导如何做:给老师们一个示范,全园老师按照范例做,早晨巡园检查重点进行检查指导。
2、叠放衣物常规:要求:小班——帮助幼儿脱衣服,并叠好放入衣橱内,把孩子交给室内老师手中。
中班——指导孩子脱衣服,并叠好放入衣橱内,孩子主动找到班内老师。
大班——孩子自己脱衣服,并叠好放入衣橱内,主动找到班内老师领导如何做:各年龄段加强幼儿的独立性培养,重点为孩子脱衣服、叠衣服, 园内举行各年龄段的穿叠衣服比赛。
3、晨间活动:要求:小班——班内老师组织来园幼儿进行室内晨间活动。
中班——同上大班——同上领导如何做:制定各班相应的晨间活动一周流程表。
每天不重样,有目的,有组织,领导根据课程表进行巡查指导。
晨检:要求:小班——对幼儿进行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主动询问幼儿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和家长保健医告知,叮嘱家长,做好服药记录。
中班——除以上外,还应让孩子主动接受晨检。
大班——除以上外,还应孩子主动接受晨检,主动说出不舒服的地方领导如何做:巡班,督导,查看服药记录。
餐前组织:要求:小班——保育老师取饭前将盘子、勺子摆放好,教师组织餐前秩序,如带孩子玩游戏,认识字宝宝,说儿歌,背弟子规,喝水等。
中班——组织环节与小班一致,背三字经,盘子勺子由小组长发。
大班——同中班,诵读古诗,盘子勺子由小组长发。
领导如何做:指导并督促入厕洗手:要求:小班——一名教师组织幼儿入厕,排好队伍再入厕,将幼儿带到卫生间,入厕前提要求,入完厕,在老师的帮助下提裤子,挽袖子,洗手能按正确方法洗手,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面。
中班——教师整队带幼儿入厕,有秩序不打闹用肥皂洗手,熟练掌握洗手的方法,互相帮助,不拥挤,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面,节约用水。
大班——幼儿整队入厕有秩序不打闹认真洗手,方法正确,动作速度,知道谦让,不拥挤,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面,节约用水。
领导如何做:入班做示范,巡班督导,组织有关洗手的活动,增强全园幼儿洗手的正确意识。
喝水:要求:小班——幼儿在指定位置喝水,有秩序,不乱跑,喝完把杯子放在指定的位置。
中班——幼儿排队取杯子喝水,有秩序,不乱跑,喝完把杯子放在指定的位置。
有意识的走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大班——同中班领导如何做:入班做示范,巡班督导。
餐前引导:要求:小班——老师带领幼儿认识所吃的食物,熟悉颜色形状味道,介绍饭菜的名字,引起幼儿食欲。
中班——幼儿能记住饭菜的名字,并知道里面都有哪些食材。
大班——幼儿能记住饭菜的名字,并知道里面都有哪些食材,并了解一些食物会带来哪方面的营养价值。
领导如何做:根据菜谱,制定每个年级的餐前引导范例,各班老师根据范例进行实践和延伸,每日查看餐前引导用语情况,及时督促。
用餐:要求:小班——正确使用餐具,小胸膛贴着小桌子,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少盛多餐,引导幼儿吃饭专心,不剩菜,吃完举手示意。
中班——除以上外,还要提醒或帮助幼儿擦嘴漱口。
大班——除以上外,还要孩子自觉在餐后擦嘴漱口。
领导如何做:做用餐常规示范,每日巡班检查。
户外活动:要求:小班——幼儿搭好小火车,有秩序向前走,不打闹,不推挤,不松手,走到指定位置,能够在手放下后,自己找到位置,做操时,能够和老师一起做,有事情知道找老师,带操老师表情自然丰富,能够带动幼儿,老师要保持幼儿全部在视线范围内。
中班——上下楼梯扶好扶手,有秩序,看脚下,不打闹,不推挤,能够快速找到自己做操位置,做操时愿意和老师做,有事情知道找老师。
大班——上下楼梯扶好扶手,有秩序,看脚下,不打闹,不推挤,组长能够整队,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其他项同中小班。
午休:要求:小班——幼儿能按老师的提醒找到自己的床位,能够有意识的脱鞋,脱衣服,并上床躺好,老师将幼儿衣物叠好,放在床尾,鞋子头朝里摆在床头底下,查看幼儿床上是否有危险物品,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习惯,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两名教师轮流吃饭,一名教师组织幼儿入睡。
中班——除以上外,幼儿能够自己找到床位,有意识的脱鞋、脱衣服并上床躺好,能够尝试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叠放衣物,摆正鞋子。
大班——除以上外,幼儿自觉找到床位,衣物摆放正确,鞋子摆正。
领导如何做:入班做示范,午检巡班进行督导起床:要求:小班——按时起床,自己在老师帮助下穿衣穿鞋,老师帮助整理床铺,对幼儿进行午检,检查幼儿着装、小物品等,幼儿排队入厕洗手,并有秩序的吃午点。
中班——按时起床,自己在老师帮助下穿衣穿鞋,整理衣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