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简报〔2015〕第3期(总第3期)武汉大学本科生院编印 2015年5月11日【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本期要目□本科生院召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公共卫生学院全面启动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召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及国际化讨论会□学生工作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工作进展报告□法学院全院教师探讨本科教育改革,共同议定法学人才培养大计□药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暨教育改革大讨论动员会□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召开“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专题讨论会□城市设计学院本科教育改革专题讨论会深入开展□体育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工作进展报告□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召开“继承与发展——让地图学专业在IT背景下焕发生机”讨论会□通识课:为我们开一扇知识的窗——HOPE护理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之学生篇邮箱:Star777@电话:68752927▲本科生院召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5月5日下午,本科生院教务处在本科生院南304会议室召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参会人员包括来自体育部、城市设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的教师代表及本科生院有关人员,会议由赵菊珊副院长主持。
会上,本科生院质量管理处陈学敏副处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开展“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的相关进展,并肯定了公共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各位从事一线本科教学的老师分别就公共基础课程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和目标、在“成人”与“成才”教育中所肩负责任、如何紧跟专业培养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同时,也提出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专项投入,优化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举措等。
赵菊珊副院长表示,本科生院支持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纳入全校“大讨论”,并将向学校反映公共基础课面临的系列问题,也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积极参加教改项目申报、学科竞赛指导以及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等工作。
(本科生院方祥玉)▲公共卫生学院全面启动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4月29、30日,公共卫生学院以围绕“全面提升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分别组织全院教职工、本科生召开专题会议。
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宇传华副院长详细介绍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和“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情况,并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和资料;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本次活动目的要求、讨论议题、讨论方式、时间安排等进行具体说明。
与会教职工、学生分别围绕①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②教学内涵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③教学文化营造与建设,④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等展开了讨论。
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全院师生员参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突出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
(公共卫生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召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及国际化讨论会2015年4月30日下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召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及国际化”讨论会,杜清运副院长及地理信息科学系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首先组织大家学习了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的相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学院工作布置会的要求,提出了讨论主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及国际化。
接着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学习讨论交流,教师们怀着对本科教学的满腔热情纷纷畅所欲言,讨论内容包括全英文课程和全英文专业及招收国际学生的设想,教材编写,重视学生评价,本科教学绩效评估体系,实习课程学习的建议,MOOC时代课程学习的改革,加强课程组建设,和使用新媒体扩大专业影响力等。
会议强调,目前我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要树立忧患意识,如何保持自身优势继续引领国内甚至国际同行是以后发展需考虑的重要方面。
杜清运副院长指出,此次会议要形成经验总结和合理建议的两个报告,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前十年工作总结和后十年发展规划提出指导性文件。
此次会议的召开拉开了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的序幕,之后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领域召开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和交流会等。
(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工作进展报告学生工作部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的精神和要求,围绕学校布置的《关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的意见》起草要求,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按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文件起草。
具体进展汇报如下:(一)4月21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徐东兴部长召开部长办公会,详细询问了解4月19日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讨论会情况以及反馈信息,并就新的题目展开讨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汇报和讨论,学生工作部决定重新制定写作方案和提纲,并专门指派学工部思政班主任李天亮老师执笔进行新的写作。
(二)4月24日上午,徐东兴部长再次召集副部长李勤、思政办主任李天亮,就文件的框架结构及提出新的改革亮点等方面进行了再次沟通和指导,就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目标思路和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和研究,力求站在全校全局的角度,突出新的改革举措和亮点。
(三)4月29日,学工部负责起草的《关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最终成文,并发送相关部门与领导广泛征求意见。
(学生工作部)▲法学院全院教师探讨本科教育改革,共同议定法学人才培养大计2015年4月30日下午,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研讨会”在325会议室召开。
法学院党委书记侯振发主持会议,会议分为三个专题,分别为武汉大学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武汉大学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武汉大学法学国际化办学的具体方略与实施路径,秦前红、张里安、聂建强等三位老师主持专题讨论,资深教授李龙、曾令良等六位老师分别作专题报告,院长肖永平作总结报告。
长达四个小时的会议始终保持热烈气氛,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教学督导争相参与,积极为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献策献计。
一、传承我院法学教育优势,定位多重人才培养战略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李龙先生总结我院法科教育三十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和优势,强调我院本科教育应当坚守厚基础,干劲足,后劲大的传统优势;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加强实践锻炼,适应国家司法改革需求。
资深教授曾令良先生根据我院的现有条件和近年来毕业人才的分布情况,对当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多重定位,提出法学本科教育的国际化、精英型、复合型体系。
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分别设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拟定具体培养措施,为国内和国际社会输送不同类型的高端人才。
各位老师共同认为根据学院现有资源,形成多层次特色品牌是我院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张善斌老师主张在打好法学基础的同时,按照学生需求,从三、四年级中分方向侧重培养,黄丽老师在分析本科学生就业形势后,建议我院争取在本科四年期间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解决法学课程体系短板,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需求柳正权老师主张法学教育应积极回应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需求,我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加强二级学科交流,完善设立学生实务技能及综合素质课程,解决理论课程体系短板。
在坚持传统核心理论教学同时,力争使我院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综合化、实务化、专业化目标。
李承亮老师结合德国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畅谈法学经典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认为我院法学教育应突出学术教育属性,可参考德国式教考分离模式。
在对2010和2013版培养方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他强调必修课对学生理论功底的夯实作用,应同时设置相应实务衔接课程,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自由讨论环节,秦前红老师认为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该以明确本科教育目标为导向,同时改革教师激励制度,提高教师授课积极性。
熊琦老师则提出借鉴德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打包”和荣誉学位模式。
三、开拓法学国际教育模式,坚守法学教育本土情怀余敏友老师分析了国际化办学的全球背景和实际需求以及国内外各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组织形式;结合信息化时代“慕课”等新条件,提出我院国际化办学的核心在于引进外来师资,科学设置培养方案,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武大法学院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政府推动优势,促进法学教育国家化的进一步发展。
张万洪老师从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与培养学生本土情怀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内如清华、人大、华东政法等高校法学院对外交流模式后,建议我院国际化办学应当惠及全院学生,鼓励师生中外交流的深度合作;加快教学管理体制的国际化进程,实现法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全方位进步。
多位老师指出,国际化办学中的实践教学应落到实处。
应充分发挥院系和校友资源,为学生争取国际组织、外事部门实习机会;争取将我院国际赛事获得校方认可。
院长肖永平老师最后总结各位老师的意见,指出: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当对全院所有二级学科形成多层次、国际化目标,落实本硕贯通培养政策,争取吸引优质生源;在课程设置上,应着重设置加强学生推理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思考和解决法学综合问题能力的课程;在制度激励上,法学院本年度将在经费、年终酬劳、职称上进行改革,激励教师参与教学,鼓励新课程、优质课程的开发。
思维的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相互的交流让我们获得共同的进步。
我院的本科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各位老师意犹未尽的讨论中落下帷幕;而这次研讨会仅是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开端,全院师生将积极投身持续进行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为武大法学院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贡献力量。
(法学院严倩)▲药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暨教育改革大讨论动员会4月29日下午,药学院在医学部202教室召开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动员会。
院党委书记刘兴国主持会议,副院长陈子林教授作动员报告。
近日,学校下发文件并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动员会,要求于今年4月至6月以“全面提升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围绕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教学内涵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文化营造与建设、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等议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
同时,认真总结办学思路、经验与不足、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和办学特色,并提出改进完善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迎接将于2016年上半年进行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动员会上,陈子林副院长传达了学校的会议精神,结合学院实际,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组织机构、讨论议题、工作进度安排等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入解读,具体布置了学院的组织实施方案。
刘兴国书记强调,学院师生要充分认识到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是学校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和学院的具体安排,认真做好这两项工作,并与制定学院“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认清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找准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修订学院有关本科教育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推进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