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西周
春秋
公元前 770年
东周
战国
公元前 221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476年
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 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 标,连年交战而得名。
(2)春秋五霸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晋
秦 雍
新田
齐 临淄 宋
吴
说法一
周
洛邑 商丘
楚
郢 会稽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 周幽王的儿子宜臼,也就是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河南洛阳),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东周王室的衰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 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东周时期,周王室日益衰落,诸 侯国之间相互征战,出现了“春秋 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局面。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大的国家 国力一度强盛 军力强大 取得一定成效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国家强盛
秦
影响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 商鞅变法 - 版权所有 最大-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商鞅取信于民
阅读“立木取信”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
主要内容
秦国商鞅变法
历史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 土地自由买卖
来中秦 秦后国 •奖励农耕,生产粮食 统 从 期 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一实此 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以农为本。 中力强 免除徭役 国最盛 奠强起 •奖励军功,立军功的 废除贵族特权,增 定的来 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强了军队战斗力。 了国, 等的爵位和田宅 基家成 础,为 •建立县制,原有聚落 。为战 加强中央集权,加 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版权所有后国 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接任命官吏管理
(1)称霸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富庶。
(2)确立霸主地位标志:
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 的形成;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 有何不同?
旧有制度(井田制)瓦解
同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农民大量涌现
一些诸侯国势 力增强,加快 分封制的瓦解
新的社会阶层要求改变旧的社会制度
为避免在战争中 被吞并,各诸侯 国纷纷采取富国 强兵的举措
国家 魏 楚 赵 韩 齐 燕
国王 魏文侯 楚悼王 武灵王 韩昭侯 齐威王 燕昭王 秦孝公
措
施
成
效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学习胡服骑射 申不害改革 邹忌改革 乐毅改革
★春秋五霸: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战国七雄:吞灭他国、统一天下
- 版权所有-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变化
铁犁
牛耕
- 版权所有-
影响:大量荒地被开垦,涌现了新兴地 主阶级。
各国变法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生产能力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成为私田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说法二 B 晋
新田
A 齐
临淄
雍
周
洛邑 商丘
C郢 楚
D吴 吴
会稽
E 越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Hale Waihona Puke 3、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取得政治上 的优势。(一层次: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捍卫了中
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另一层次:假借“尊王”名义扩张自己利益 的行为,但并非攘夷,而是华夏诸侯国之间的内战。)
增强了新兴地主阶 级的经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