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基础理论
满意的前束角读数
4.转动另一边转向拉杆直至获得 满意的前束角读数
5. 放松方向盘 6. 如果有必要再重新调整
推进角
车身几何 中心线 两后车轮 中心线
推进角
推进角不为零时,后轮沿推进线给汽车一 个附加的旋转力矩,引起汽车跑偏,为了 消除这种力矩,必须转动方向盘,使两前 轮前进中心线与推进线平行,但这样会产 生汽车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和车身不正。因 此需要调整推进角。
单边磨损
车底净高
用尺在车底各对应参照点测量
外倾角的定义
向内倾斜 = 负 向外倾斜 = 正
•车轮中心面 •铅垂线
外倾角的定义
—
0
十
负外倾
正外倾
太大 = 轮胎外缘磨损、悬架配件磨损 太小 = 轮胎内缘磨损、悬架配件磨损 不等 = 直行时车子往大外倾角方向跑偏
外倾角调整
将右侧外倾角向正方向调
实测数据 标准数据 需改变的数值 需要的垫片数
外倾角
.5
后倾角
3.5
.5
2.5
0
-1
0
1/8”
0 内 1/16”
0 外1/16”
垫片总数
内 1/16”
外 1/16”
垫片 尺寸 1/8" 1/16"
垫 片 计 算1/32" 1/64"
外倾角 变化 1/2 deg 1/4 deg 1/8 deg 1/16 deg
28
27
”
”
典型单点调整
典型双点调整
单臂调整程序
不对称控制臂
后倾角的调整 外倾角的调整
后倾角的定义
向后倾 = 正 向前倾 = 负
•转向节主销轴线 •铅垂线
后倾角为0
后倾角的定义
后倾角为正
后倾角为负
太大 = 转向盘太重 太小 = 转向盘不能自动归正 不等 = 直行时车子往小后倾角方向跑偏
内倾角 变化 1 deg 1/2 deg 1/4 deg
实测数据
外倾角
.5
后倾角
3.5
标准数据
0
2.5
需改变的数值 -.5
-1
需要的垫片数 1/8”
1/8”
垫片总数
内 1/8”内 1/16” 内 3/16”
内 1/8”外 1/16” 内 1/16”
总 前 束 (Total Toe)
定义:在通过转向节轴
DC EQUISERV
技术培训中心 基础理论
主讲内容:悬 架 & 四 轮 定 位
为什么要定位?
所有车轮都必须要有正确的位置和方向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呢?
汽车行驶出现下列情况时:
直线行驶困难; 前轮摇摆不定,行驶方向漂移; 轮胎出现不正常磨损; 汽车更换悬架系统、转向系统有关部件 碰撞事故维修后
外倾角
.5 0 -.5
1/8”
外 1/8”
外1/8”
后倾角
3.5 3.5 0 0
0 0
垫片总数
外1/8”
外1/8”
垫片 尺寸 1/8" 1/16"
垫 片 计 算1/32" 1/64"
外倾角 变化 1/2 deg 1/4 deg 1/8 deg 1/16 deg
内倾角 变化 1 deg 1/2 deg 1/4 deg
悬架的种类
悬架有: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相关悬架。 双臂式悬架
(长短式悬架)
滑柱连杆式悬架 (麦弗逊式悬架)
减振器原理
没有液体阻尼时
有液体阻尼时
密封盖
储备液体
活塞
压力液体
阀门控制臂轴套Fra bibliotek金属轴套
橡胶轴套
支撑点
检查球接头连接
下控制臂带弹簧
检查球接头连接
上控制臂带弹簧
转向连杆机构
平行四边形式
带中置转向摇臂的前置梯形式 齿杆与小齿轮式
横跨式 中心旋转式
转向系统比较
齿杆 & 小齿轮式 平行四边形式
齿杆 & 小齿轮式转向连杆原理 小齿轮 齿杆
定位前检查
就地检查
• 转向连杆机构 • 拉杆头 • 车底净高 • 控制臂/衬套 • 球接头部件 • 轮胎尺寸和气压
• 球接头 • 轮轴轴承
举升检查
正常磨损
轮胎表面检查
中间磨损
两侧磨损
羽毛状磨损
B
水平面上,左右两轮前
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
A
距离A,A-B之差称
为前束。
目的:抵消车轮外倾角 造成的滚锥效应。
Total Toe
前束
前束太大,轮胎外缘羽毛状磨损, 内缘快速磨损,转向盘发飘。
情况
前束太小,轮胎内缘羽毛状磨损, 外缘快速磨损,转向盘发飘。
B
B
A
A
前束调整
1. 打正并锁紧方向盘 2. 旋松拉杆旋转轴套固定螺丝 3.转动一边转向拉杆直至获得
可以通过轮辋宽度来补偿摩擦弧径
主销内倾角
(Steering Axis Inclination)
包容角
SAI
主销弧线
主销的诊断
外倾角正确 内倾角正确 包容角正确 主销正确
包容角
内倾角 外倾角
铅垂线
主销的诊断
外倾角偏小 内倾角偏大 包容角正确 调整外倾角 主销正确
包容角
内倾角 外倾角
后倾角调整方法
外倾角和内倾角同时调整
+ 外倾角 + 后倾角
- 外倾角 - 后倾角
+ 外倾角 - 后倾角
- 外倾角 + 后倾角
垫片 尺寸 1/8" 1/16" 1/32"
垫 片 计 算1/64"
外倾角 变化 1/2 deg 1/4 deg 1/8 deg 1/16 deg
内倾角 变化 1 deg 1/2 deg 1/4 deg
主销内倾角
(Steering Axis Inclination)
定义:转向节主销轴线或假想的主销 轴线在横向平面内向内倾斜,与铅垂 线所形成的夹角。
包容角
SAI
作用:使车轮自动回正,同时可使转 向轻便。
摩擦弧径
定义:内倾角线和轮胎 中心线在路面交点之间 的距离。
作用:影响操纵稳定性。
轮辋宽度的作用
移动支架
运行支架调整程序
转18o
转向前展角
当汽车转弯时,前后轮必须绕同 一转向中心旋转,转向弧度大小 不等,为了使两前轮的中心线和 后轮的中心线相交同一点,前轮 的转向角度须不相同,内侧轮胎 转向角度要比外侧轮胎转向角度
实测数据 标准数据 需改变的数值 需要的垫片数
外倾角
后倾角
垫片总数
垫片 尺寸 1/8" 1/16"
垫 片 计 算1/32" 1/64"
外倾角 变化 1/2 deg 1/4 deg 1/8 deg 1/16 deg
内倾角 变化 1 deg 1/2 deg 1/4 deg
实测数据 标准数据 需改变的数值 需要的垫片数
铅垂线
主销的诊断
外倾角正确 内倾角偏大 包容角偏大 主销已经损坏
外倾角
包容角
内倾角
铅垂线
主销的诊断
外倾角正确 内倾角偏小 包容角偏小 主销已经损坏
包容角
内倾角 外倾角
铅垂线
前轮驱动发动机支架
上支点
下支点
前轮驱动发动机支架
外倾角偏大 内倾角偏小 包容角正确
外倾角偏小 内倾角偏大 包容角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