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材料及其光伏应用
光生伏特效应
半导体的光伏效应
在P、N型半导体的接触界面处存在一个因扩散和飘移而形成的平 衡电场。 如果入射光照射在半导体上,在p-n结附近将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非平衡载流子向内建电场两端的移动,就产生了光生电势 (电压)。 这时如果将p-n结和外电路连接,则电路中出现电流,称为光生伏 特现象或光生伏特效应。 光伏效应是光 (太阳) 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
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图示
晶体硅太阳电池
利用硅作为半导体材料所特有的光伏效应,制造 可实用的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和系统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真 正意义上的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6%左右, 很快又升至10%。从此拉开了现代太阳光电(又 称太阳光伏)产业的序幕
硅太阳电池工作原理
太阳能进入地球
吸收
反射 散射
大气层
太阳能优势
与石油、煤、核能和天燃气相比较
不产生有害废渣和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 不受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使用方便且安全 储量几乎是无限的,属于可再生资源
因此,太阳能的研究和应用是今后人类社会能源 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还可进行6×1010 (60亿)年 对于人类的短暂历史而言,太阳能是
制作背表面场
1、吸收少量能量,电子未离开其平衡位置,能量作用于晶格,最终 光能转变为热能; 2、如果吸收能量较大,电子跃迁离开原子核束缚。从而产生电子-空 穴对。称为半导体的本征吸收。
在状态2时,半导体材料中的光吸收导致了非平衡载流子产生,总 的载流子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大,这就是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现 象-光敏特性 。
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步骤
1、制作多晶或单晶硅片 2、制备硅片表面绒面结构 3、在硅片表面制备p-n结 4、在硅片背面沉积铝背场 5、制作金属电极 6、制备硅片表面的减反射层 7、多片串联配组 8、封装 9、组成系统组件
制造硅片
多晶硅片
原料为高纯多晶 硅,采用铸造工 艺,定向凝固法 铸出多晶硅方锭, 经解方、切片, 得到方形硅片
硅材料及其光伏应用
硅——化学性质
硅在常温下不活泼,其主要的化学性质如下:
(1)与非金属作用
常温下Si只能与F2反应,在F2中瞬间燃烧,生成SiF4。 加热时,能与其它卤素反应生成卤化硅,与氧反应生成SiO2 。 在高温下,硅与碳、氮、硫等非金属单质化合,分别生成碳化硅SiC、氮化硅 Si3N4、硫化硅SiS2等。
物体对光的吸收
吸收率
光能的一部分可被物体吸收。 吸收率与物体厚度有关。
I0 如果入射光的能量为I0,则在 离表面距离x处,光的能量衰 减为I
I = I0e-αx 式中α为物体的吸收系数。
上式表示光在物体中传播I/α 距离时,能量因吸收而衰减到 原来的1/e。
x I
半导体材料的光吸收
光电导现象
半导体材料的吸收系数较大,一般在1×105cm-1以上。能够强烈吸 收光的能量。 半导体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能态发生变化,产生电子跃迁:
三、光电转化
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 典型应用: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分类
晶体硅太阳电池
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 池、带状硅电池
薄膜太阳电池
砷化镓、非晶硅、多晶 硅、CdTe、CuInSe2等 薄膜电池
美军已使用柔性太阳电池阵列为便携式电子设 备供电。图中这种设计用于铺在帐篷、掩体或 车辆顶部
太阳能量
太阳构成
太阳是由炽热气体构成的一个巨大球体 太阳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71%,氦27% 太阳中心温度约为1700万℃,表面温度接近5800℃
太阳能
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由氢向氦的热核聚变,巨大能量不断向宇宙 幅射
幅射能:3.6×1023kW/s
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70%到 达地面地面(1.8×1018kW·h), 相当于1.3×106吨标准煤
晶体管和可控硅等分离电子元件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C) 太阳电池片
其他用途
光缆通讯:利用高纯掺杂的SiO2制造玻璃光纤 各种硅添加剂:
钢铁:变压器用(硅)矽钢片 铝型材:铝硅合金 化妆品:洁面乳中的研磨剂 其他
二、太阳电池简介
光线在物体中的作用
物体对入射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入射光
反射光
(被)吸收光 (折)透射光
(2)与酸作用
Si在含氧酸中可被钝化;与氢氟酸及其混合酸反应,生成SiF4或H2SiF6 。
(3)与碱作用
无定形硅能与碱猛烈反应生成可溶性硅酸盐,并放出氢气。
(4)与金属作用
硅能与钙、镁、铜、铁、铂、铋等化合,生成相应的金属硅化物。
硅——图示
硅石 金属硅
石英砂
单晶硅片 多晶硅片
硅的用途
主要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而利用其电学性能
单晶硅片
原料为高纯多晶硅, 采用直拉单晶工艺, 生长出圆柱形单晶 锭,经磨制、切片, 得到准方形硅片
制绒
进行化学腐蚀,去除表面加工的损伤层 进一步采取特殊腐蚀液制作绒面:
对单晶片采用碱性择优腐蚀液,使表面形成金字塔形绒面结构 对多晶片采用酸性非择优腐蚀液,使表面形成凹球面结构
绒面结构可形成斜射,利于增加太阳光在硅片内部的 有效运动行程,并大大减少太阳光的反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利用方式
一、光化学转化
太阳光照射下,物质发生化学或生物反应,从而将太阳光能转化 成为电能或生物能等形式 * 典型应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农耕文明
二、光热转化
通过反射、吸收等方式收集太阳的幅射能,使之转化成热能 * 典型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温室等
太阳能
地球上一切能量都是太阳能的不同表现形式
太阳与地球
太阳
直径:1.39×106 km 体积:1.408×1018 m3 质量:1.989×1030 kg
地球
平均直径:1.268×104 km 体积:1.0832×1012 m3 质量:5.9742×1024 kg
距离:1.49×108km(平均值)
沉积n型层
作为基底的硅片是电阻率为0.5~2Ω·cm的p型料,因为硅 中电子迁移率远远大于空穴迁移率,对光线的吸收,P型 材料大约是N型的20倍。所以目前的晶体硅太阳电池都是 p型基底半导体 在硅片表面沉积五价磷元素,通过磷原子在基底的扩散, 生成n型半导体层,与基底组成p-n结 沉积方式有气态磷、固态磷和液态磷扩散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