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序号修订日期修订人修订内容、页数修订后版本1 2009-06 占平 创建 1.0前言系统管理子系统是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财政版)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维护财政预算管理业务所需的公共基本信息。
手册目的本手册旨在介绍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财政版)中系统管理子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的结构、包含的各项功能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功能,帮助用户按照业务要求完成系统维护工作。
手册面向的读者本手册主要是系统管理子系统功能的操作使用说明,至于系统安装、运行及维护方面的内容,请用户参考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财政版)的《系统安装手册》。
本手册面向的读者主要是财政内部负责系统总体维护和初始化的管理人员,例如:部门预算管理主要编制人员、系统管理员、信息中心参与技术支持的人员,其它有兴趣了解本系统功能的业务人员亦可通过阅读本手册而获益。
怎样使用本手册本使用手册分8章来介绍软件的各项功能,对初学者最好完整阅读本手册。
如果您对软件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可以把它放在手边作为参考,随时备查。
如果软件中有些功能暂时不用,可以直接跳过。
手册的第1、2章简单说明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管理业务流程图以及如何实现财政业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设置。
那些对系统基础信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第3章。
如果您想了解处室科目的设置,请阅读第4章;想了解如何设置单位信息及单位的其他信息,请阅读第5章;权限设置请阅读第6章;想了解系统管理提供的相关工具,请阅读第7、第8章。
附录A是删除时提示信息的解释;附录B给出了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操作。
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特点、进行部门预算管理的各种业务模式以及系统如何实现这些业务模式。
第2章介绍系统安装环境以及如何使用系统。
第3章到第8章介绍软件的各种功能及其详细的操作步骤。
附录A介绍各种删除提示信息的解释说明。
附录B解释各种常用操作。
手册约定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手册特作如下约定。
1. 过程约定操作步骤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列出(1、2、3…)。
使用■表示并列关系。
III2. 描述约定添加(插入)操作:因添加与插入操作方法基本一样,本手册不分开说明,区别在于添加是添加到最后一行,而插入是插入到当前行的上一行。
3. 文字约定键名以大写字母表示,例如:TAB 和CTRL 。
〖〗中文字,表示窗口中的说明文字,例如:在〖摘要〗中输入简要说明信息。
【】中文字,表示窗口中按钮的名称,例如:按【确认】按钮进行确认。
“”中文字,表示菜单名称,例如:“文件”菜单下“打开”子菜单。
‘’中文字,表示提示信息,例如:‘请填写项目类别的名称!’。
《》中文字,表示单据名称,例如:《处室指标增加通知单》。
注: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
本系统指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财政版)中的系统管理子系统。
4. 流程图约定部门或人员处理流向软件子系统其它系统流程图本系统流程图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1)1.1 修改口令 (2)1.2 基础信息 (2)1.2.1 基本编码 (2)1.2.2 收费项目 (3)1.3 处室科目 (3)1.3.1 处室设置 (3)1.3.2 科目设置 (3)1.4 单位信息 (3)1.4.1 单位设置 (3)1.4.2 单位对应收费项目 (4)1.5 权限设置 (4)1.5.1 用户 (4)1.5.2 角色 (4)1.5.3 用户角色设置 (4)1.5.4 功能初始设置 (4)1.5.5 功能权限设置 (4)1.5.6 功能权限查询 (4)1.5.7 用户、系统授权报告 (4)1.6 平台接口 (5)1.6.1 生成平台数据 (5)1.6.2 发送平台数据 (5)1.6.3 接收平台数据 (5)1.6.4 平台服务设置 (5)1.6.5 编码对照设置 (5)1.6.6 数据版本设置 (5)第2章系统登录 (7)2.1 运行系统 (7)2.2 使用系统 (7)2.3 服务器设置 (8)2.4 登录系统 (8)2.5 退出系统 (9)2.6 窗口概貌 (9)第3章基础信息 (11)3.1 基本编码 (11)3.1.1 添加(插入)细类编码 (12)3.1.2 修改细类编码 (12)3.1.3 删除细类编码 (13)3.2 收费项目 (13)3.2.1 添加(插入)项目 (14)3.2.2 删除项目 (14)3.2.3 修改项目编码 (15)3.2.4 修改项目其他信息 (16)I3.2.5 导入项目初始信息 (16)第4章处室科目 (19)4.1 处室设置 (19)4.1.1 添加(插入)处室 (20)4.1.2 删除处室 (20)4.1.3 修改处室编码 (21)4.1.4 修改处室其他信息 (22)4.2 科目设置 (22)4.2.1 添加(插入)科目 (23)4.2.2 删除科目 (23)4.2.3 修改科目编码 (24)4.2.4 导入科目初始信息 (25)4.2.5 修改科目其他信息 (26)第5章单位信息 (27)5.1 单位设置 (27)5.1.1 添加(插入)单位 (28)5.1.2 删除单位 (28)5.1.3 修改编码 (29)5.1.4 修改单位其他信息 (30)5.1.5 导入单位初始信息 (30)5.1.6 单位层次码整理 (32)5.1.7 单位的剪切、粘贴 (32)5.2 单位对应收费项目 (33)5.2.1 添加收费项目 (34)5.2.2 删除收费项目 (35)第6章权限设置 (37)6.1 用户 (37)6.1.1 添加用户 (38)6.1.2 删除用户 (39)6.1.3 修改用户 (39)6.2 角色 (39)6.2.1 添加角色 (40)6.2.2 删除角色 (40)6.2.3 修改角色 (40)6.3 用户角色设置 (40)6.3.1 用户对应角色 (41)6.3.2 角色对应用户 (41)6.4 功能初始设置 (41)6.4.1 模板 (42)6.4.2 公共角色 (43)6.5 功能权限设置 (43)6.6 功能权限查询 (43)6.7 用户授权报告 (44)6.7.1 浏览用户权限报告 (44)6.7.2 打印用户权限报告 (45)6.8 系统授权报告 (45)第7章平台接口 (47)7.1 生成平台数据 (47)II7.2 发送平台数据 (47)7.3 接收平台数据 (48)7.4 平台服务设置 (48)7.5 编码对照设置 (49)7.6 数据版本设置 (49)附录A 错误信息的解释 (51)一、科目删除 (52)二、处室删除 (52)三、单位删除 (52)四、收费项目删除 (52)附录B 常用操作 (53)一、通用查询 (53)二、快速查询 (55)III第1章系统概述系统概述系统管理子系统是部门预算管理系统1.0(财政版)的公共支撑子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不同,它并不直接针对某项具体业务处理,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整个“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公共的基础数据和常用参数、建立和维护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向系统用户和各子系统功能的安全管理,从而避免公共信息的重复录入与维护,并保证公共信息的一致性。
根据其维护管理的基础信息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描述它的处理流程如下:1系统管理用户手册下面结合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具体说明本系统的操作步骤。
1.1 修改口令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不允许非相关人员随意进入系统,一般要求用户设定登录的口令,以进行安全控制。
注:系统的初始化口令一般为空。
在系统第一次登录时,系统的初始化admin用户的登录口令为空,系统会询问用户是否要设置口令。
建议在第一次进入系统时加上口令(口令最好容易记忆)。
1.2 基础信息这里主要为了维护基本编码、收费项目等相关信息,还可以扩展系统初始化的功能。
1.2.1 基本编码维护系统内部的编码,下面一一介绍这些编码的作用:科目类型设定科目的类别的编码和名称。
显示风格主要在查询报表子系统中定义报表时使用(如让数字100000显示为100,000等),一般用户不要随意修改。
科目编码规则设定每一级科目的编码长度。
当添加或修改一个科目编码的长度时,如果科目编码的长度与设置的不同,则系统自动提示。
只有当财政部下发的政府收支科目的编码长度发生变化时才需要修改。
如果要修改科目的编码长度,必须删除所有科目,再修改编码规则,建议一般不要修改。
单位行政级别单位的行政级别是指本地区预算单位可能用到的级别,如省级、市级。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部门预算管理的一些报表中可以作为分类统计的依据。
预算科目类别设定预算科目的类别编码和名称。
单位编码模式设定单位编码采用分级编码还是自由编码,分级编码指上级单位的编码加本级编码组成(如上级单位编码是001,那么该单位的下级单位编码就为00100X),而自由编码指单位编码没有规则约束,可自由定义。
用户可以根据本地的特点确定编码方式。
(建议:便于记忆及显示层次关系的需要,单位的编码方式推荐使用分级编码模式。
)单位性质在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报表中经常要将支出金额按单位性质分类统计,一般将单位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其它单位。
经费供给方式经费供给方式是指单位在资金上使用的管理政策。
2第1章系统概述单位类别设定单位的类别名称,一般将单位类别分为预算单位、下级财政。
工资发放方式指单位工资的发放方式,一般分为:工资统一发放和工资非统一发放。
这是系统使用的属性,这个选项一般用于工资管理子系统中,用来标明该单位是否可在工资管理中使用。
注:单位编码模式、单位性质、单位行政级别、工资发放方式等编码的信息都在维护单位信息时使用。
收费项目编码模式设定收费项目编码采用分级编码还是自由编码。
分级编码指下级收费项目编码的前几位必须与它的上级收费项目的编码相同,而自由编码指收费项目编码没有规则约束,可自由定义。
注:用户使用的数据库中,基本编码可能比这里说明的多或者少,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和维护。
1.2.2 收费项目收费项目是指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有两种收费类型:预算外收入项目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项目,它又包括几方面,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其他预算外收入等。
它是单位征收计划中的收入项目,是部门预算管理收入项目中的预定收入项目,在部门预算管理中用来反映单位从那些项目获取收入。
1.3 处室科目主要为了维护有关处室和科目的信息。
1.3.1 处室设置在财政厅(局)内部参与部门预算管理、预算执行、工资管理的业务处室(科室)或相关处室(科室),它是整个财政业务操作的实体,也是用户划分的基础,在部门预算管理系统中用户的权限是通过所在的处室来设置的。
处室标识分为三种:预算处室,编审中心,业务处室,其中前两种为非业务处室。
非业务处室不能对应具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