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站上水输水管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泵站上水输水管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及施工特点
2编制依据
二. 施工总体布署
1 劳动力安排计划
2 施工总平面图
3 施工总体目标
4 施工组织与管理
5 施工总进度计划
6 施工准备
7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8 施工阶段划分
9 临时设施规划
10 施工供水供电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2管沟开挖
3管道地基
4管材、管件及阀门进场检验
5管道运输及吊装
6稳管
7管道下沟
8管道组对
9管道焊接
10管道焊接质量检测
11管沟回填
12通水试验
四、主要保证措施要点
1 质量保证措施
2质量保证目标和体系
3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4成品保护措施
5安全保证目标、保证措施和杜绝习惯性违章
6消防保证措施
7文明施工目标、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8冬季施工措施
9环境保护目标、措施、方案
五. 项目管理制度
1 技术交底制度
2 图纸审查制度
3 材料检验制度
4 标识制度
5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6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7 技术复核制度
六、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及施工特点
工程名称:榆中县三电东干末级泵站改建工程
工程标段名称:榆中县三电东干末级泵站改建工程第五标段
工程地点:省市榆中县城关镇
建设规模:安装上水管道5279米。

施工工期:180日历天
质量标准:合格
场地及地基情况:具备开工条件、土质较差、局部地基需要处理。

建设概况:本标段为榆中县三电东干末级泵站改建工程第五标段,主要建设容为东干第十一泵站至第十二泵站上水管道2725米,之间有8座直径为2米的分水阀井,5座直径为1.2米的排水阀井和5座直径为1.2米的排气阀井,2座50m3钢筋混凝土圆形带盖减压池,第十二泵站至分豁岔、后宋村的输水管线2979m(干管2条,支管1条),之间有2座直径为2m的分水阀井,3座直径为1.2m的排水阀井,3座直径为1.2m的排气阀井,第十二泵站电磁流量控制室。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有:Ø630*螺旋焊管,Ø529*7螺旋焊管安装,以及相应的伸缩节、法兰等的安装,Ø325*7螺旋焊管安装,已经相应的伸缩节、钢法兰等的安装,电磁流量计的安装。

工程特点:工程输水线路比较长,障碍物多,穿越较多农田,协调工作量大;管道需过公路,冬季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

2、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2)施工图纸
(3)施工标准及验收规如下所示:
①《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②《中国人民全生产法》;
③《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07);
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⑤《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SL378-2007);
⑥《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⑦《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33-2008)
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⑨《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SL432-2008)
(4)我公司的实际施工能力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二、施工总体部署
1 、总体目标
质量目标:严格按施工图纸、国家标准和验收规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合格标准。

管理目标:安全第一、文明施工、全理组织、管理一流。

工期目标:施工工期为180天,确保按期投入使用。

协作目标:抢困难、让方便、识大体、顾大局,服务服从于业主,实现协作和配合一流。

承诺:信守合同、顾客至上、优质服务、建造精品。

2、施工进度计划
详见附表一。

3、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附表二。

4、施工组织与管理
我公司主管领导对该项工程的投标工作十分重视,以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为首组成核心领导小组。

中标后成立韦达建筑工程榆中县三电东干末级泵站改建工程第五标段项目部,负责第五标段上水管线安装施工的组织管理。

选派具备相应级别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并且具有组织输水管线安装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各项施工管理工作。

组织精锐力量承担该工程施工,集中主力队伍和技术骨干投入该工程施工。

按规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施工。

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以各种形式的承包合同为核心,以经济承包合同制为主,严格履行业主与总承包商的经济合同。

建立并完善可靠的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及安全技术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详见表四:总施工进度计划表
6、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准备
(1)开工前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学习有关标准规。

(2)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经业主及监理批准后向全体施工技术人员交底。

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及施工工期,组织我公司骨干队伍施工,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经劳动部门考试合格的上岗证件进行操作。

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和施工对施工机具的具体要求,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合理安排施工机具的进场时间,以满足施工需求。

7、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的日期,主要施工机械进场时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各分部工程开工前三天进场。

8、施工阶段划分及容
根据工程主要实物工程量及其工程特点,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分三个阶段组织施工。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组建韦达建筑工程榆中县三电东干末级泵站改建工程第五标段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迅速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同时,组织部分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现场条件进行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到位,搭设临建、临设,测量放线,为下一步施工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施工阶段。

各施工段全面展开管沟开挖、布管、下管、稳管、对口、焊接、防腐补口、回填、试压等工作。

第三阶段:收尾、全部管道通水试验阶段。

9、临时设施规划
该施工段设一临时设施场地,供施工人员食宿、办公及机械停放、材料堆放等,场地应尽量选取在该施工段段的中间部位,规划情况如下表:
10、施工供水供电
整个施工过程中有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人员生活等用水,尽量利用就近水源引水;无水源时,可采用水车运水。

有关试压用水依据具体情况就近引水试压。

施工现场主要是电焊机、水泵等机具用电和照明用电,应尽量利用附近电源。

如无电源,根据现场情况采用75~160KW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供给;生活区根据沿线条件建立在有电源地带。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管道平面位置应以管道中心线桩号及坐标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放线,管道弯曲段还应按照设计图中所注转角为基准放线,在施工放线过程中如出现管道走向与实际位置有较大偏差情况,应根据实际位置调整管道转角。

在管道折点及沿线上每隔50m应在地面设置一桩,中心线的投点容差为±10mm。

量距的往返相对闭合差不得大于1/2000。

管线中线定出以后,就可以根据中线位置和沟口开挖宽度,在地面上撒白灰线。

控制桩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平面尺寸0.2m*0.2m,地下埋深为1.6m,
地上高度为1.5m,控制桩地面部分应用漆标注文字。

控制桩还应注明桩号、里程、高程。

转角桩应注明角度,外失距及切线长。

在地形地势起伏地段和转角地段应打加密桩。

当管道沿线遇到地下构筑物或其它隐蔽工程时,放线应在交叉围两端做出明显标志。

测量放线的关键是准确无误。

2、管沟开挖
管沟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以机械为主的施工方法。

一般土质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底。

局部有下水管道及电缆处采用机械配合人工,以人工为主。

槽底开挖时,管道两侧各预留≥800mm工作面,有支撑要求的每侧各增加200mm,开挖坡度根据深度和土质按有关施工验收规由业主决定。

开挖管沟时,注意检查其断面尺寸是否准确,沟底是否平直,沟是否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查标准如下(见下表):
开挖管沟土石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时可两侧抛土,应将硬方堆到布管的另一侧,且堆土距沟边取1~3m,管沟应保持顺畅。

沟槽两侧土方堆放应不影响边坡稳定,堆放条件不允许时应做好土方的调运工作。

开挖管沟时,应根据土质确定管沟的边坡,在过路及地质不良地段,管沟边坡应试挖确定。

管沟为一般粘性土时,使用液压反铲挖土机开挖,人工配合。

机械在沟端开挖,先挖至距管底标高300mm处。

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用人工挖至设计管底标高,避免超挖,并保持原状土不被破坏。

为保证边坡质量,反铲要紧靠边坡线开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