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种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区简介***X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
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X是***X最大的行政区,现辖章贡区和南康、瑞金二市及赣县、***X、于都、宁都、石城、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大余、崇义、上犹十五个县,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余万人。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X位于***X中南部,***X北部,***X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向来以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富饶的物产而著称于世,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将军县。
***X有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36万亩,耕地47万亩,呈“七山一水一份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全县辖25个乡镇,5个国营林场,304个行政村。
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6万人。
***X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284天),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低气温-5.2℃。
***X山地以红壤为主,土壤多是酸性(PH值为4.8—5.1),农田以潴育型小稻土居多(PH 值为5.4—6.8),具有丰富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
近年来,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大力实施良种、良法、良农工程,走依法治农、科技兴农之路,***X 农、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99年以来,我县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种子产业化、日本粮援、畜禽无规定疫病示范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贰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4、2005年我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
***X,勤劳善良的人民正在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示范县而不断努力,***X正朝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向迈进。
2005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75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499万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03832万元,同比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97427万元,同比增长13.3%。
农民人均纯收入2376元,同比增长6.8%。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677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农业产值78613万元,同比增长8.6%;林业产值5792万元,同比下降9.2%;牧业产值99253万元,同比增长20.5%;渔业产值15539万元,同比增长13.8%。
2005年全县生猪出栏40.3万头,同比增长13.5%;家禽出笼1596.6万羽,同比增长11.3%;其中鸡出笼270.2万羽,同比增长16.0%;鸭出笼187.2万羽,同比增长7.1%;鹅出笼1139.2万羽,同比增长11.0%。
全县肉类总产量74429吨,同比增长9.7%,其中猪肉产量31420吨,同比增长9.6%。
年末家禽存笼283万羽,生猪存栏23.2万头。
二、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县***畜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X县***畜牧业有限公司4、法人代表执行董事:**5、法定地址***X县***X6、建设单位概况***X县***畜牧业有限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罗祖城、汤和先、汤重华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种猪、商品猪养殖与销售等经营活动。
公司成立以来,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科学的企业经营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吸引了众多经验丰富的科技、管理、生产人员,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编制单位:资格等级:证书编号:法人代表:**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种畜禽管理条例》;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原)计办投资[2002]15号;5、《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6、《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7、***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X县***畜牧业有限公司委托***X工程咨询中心编制本项目申请报告的委托书。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生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4%以上,生猪产品历来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
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障我国居民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生猪要按照“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猪-沼-果”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养殖专业园区,把赣州建成粤、港、澳稳定的优质瘦肉型生猪供应基地。
京九沿线县(市、区)达到500万头外销生猪规模;形成以安远等县为重点的生态养猪区,以定南等县为重点的优质种猪生产区,以章贡、龙南、瑞金为重点的生猪屠宰加工区,促进生猪产业向外向型和加工型发展。
到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力争突破1000万头。
***X 县***畜牧业有限公司为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X新建本项目。
六、项目研究的范围1、市场预测;2、建设条件及资源分析;3、饲养、技术方案论证(包括总平面布置、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等);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财务评价;6、项目实施进度建议等。
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点***X县镜湖镇佛子岭三一九国道南侧,四至范围为东至黄金岭脚下、南邻蕉山林场、西靠原“五七”中学公路、北临县拘留所南侧围墙。
二、建设规模饲养种公猪150头、种母猪1000头;年销售商品肉猪10000头、商品仔猪(40公斤左右)7500头。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市场分析一、消费市场分析近年来世界三大肉类牛肉、猪肉和鸡肉的消费呈稳定增长趋势。
2005年世界三大肉类消费共计19573.8万吨,比2000年增长8.4%。
其中猪肉消费9119.7万吨,占世界三大肉类消费量的46.6%。
由于国际市场上牛肉价格偏高,世界猪肉和鸡肉的消费大幅度攀升。
与2000年相比,2005年世界猪肉增长了11.7%。
中国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经济成长,已经使食物消费、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的肉类消费明显上升,已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主要肉类消费市场。
从1978年的人均肉类消费量7.85公斤,增加到2004年18.14公斤,增长幅度为131.1%,年增长速度为4.85%,猪肉的消费比重为56%左右,其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畜产品消费增加。
1.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江西城镇居民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肉禽类消费的70.31%,贵州、湖北、云南、重庆、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疆、宁夏、西藏和青海等地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45%,特别是新疆、宁夏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由于受饮食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消费比重较大,而猪肉消费比重较小。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单位:千克2.居民户外肉类消费比例会逐渐扩大。
我国大城市职工午饭多在机关食堂用餐,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不同于欧美一日三餐都吃肉,肉类消费一般分布在午、晚正餐。
据统计资料显示,31个省市区中的11个省市在外用餐消费多于在家肉类消费支出。
其中浙江、广东、北京、上海4省市城市居民2002年在外用餐是在家肉类消费支出的1.36倍。
有专家估计,目前大城市居民在外消费肉食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3,而且还在加大。
3.从各省市来看。
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省、市是南方生猪的主要销区,其中上海是国内最大的生猪消费市场,2003年全市猪肉消费量为48.67万吨,计800万头生猪,而本市仅提供100万头左右。
广东历来就是缺猪大省,特别是广州全市年出栏生猪不足200万头,而每天交易生猪约有1.3~1.5万头;深圳市的市场缺口也较大,每年需要从外省大量调入肥猪及其制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4.中国人未来肉类消费的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在70~120公斤,东方人习惯以素食为主。
按国际通行的说法,人均每天消费猪牛羊肉85克比较合理,年人均31公斤。
我国农民还差﹁半,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量还相差8公斤。
因此我国肉类消费的数量还将逐年增长。
二、生猪供应分析中国养猪业渊源流长,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已开始饲养家猪。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300多个猪的品种中,中国猪种约占有126个品种,其中收录在《中国猪品种志》中的有地方品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国外引进品种6个,中国猪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繁殖力高,肉质鲜美,抗病力强和耐粗饲等。
当今,中国猪的存栏数和猪肉产量接近世界的一半,对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具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猪肉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生猪存栏48189.1万头,出栏61800.7万头,出栏率达到128.2%,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湖南省2001年就达176 %,达到世界养猪先进国家的水平。
全国肉猪出栏在6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湖南,6000~4000万头的有山西、山东、河南;4000~2000万头的有广东、江苏、广西、湖北、安徽、辽宁、云南、江西。
其中江西列全国第十三位,出栏2051.1万头;四川十年前一个省的猪肉产量就占了全国生产量的1/6,现在比例下降,但仍然位居全国首位,出栏数、猪肉产量及省际间猪肉贸易量,均占全国10%左右。
2004年四川生猪出栏6489.8万头,列全国第1位。
从地域来看:南方养猪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南方省区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南方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既有几千年的历史,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肉类消费习惯也以猪肉为主(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02年全国年度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0.04公斤其消费比重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份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
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肉猪出栏超过2000万头的13个主产省中,南方占了9个。
目前,南方各地受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庭院式养猪正逐步减少,规模经营呈快速上升趋势。
苏、浙、闽、粤养猪业规模饲养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化出栏比例已占50%以上。
如广东规模化养猪出栏比例从 2001年 46.8%已上升至2003年69.19%;浙江2002年37463个猪场,出栏953.51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