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定义教学目标1 了解定义是对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性质的描述2能正确叙述已学过数学概念的定义;教学重点及难点:弄清定义的含义,能掌握已学过的数学概念的特征性质一、学1、阅读教材P35-36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作平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作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作梯形。
2、对于一个概念特征性质的描述叫作这个概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议和评什么叫定义?三、练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A对顶角相等 B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D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下面对矩形的定义正确的是()A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3下面关于无理数的定义正确的是()A没有道理的数叫无理数 B 无限小数叫无理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D 开不尽方的数叫无理数4小明同学的笔记本上写出他对四个概念的定义,你认为正确的个数有()(1)如果函数的解析式是自变量的一次式,那么这样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2)一样大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3)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位于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5、下面四个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菱形C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D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6、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7、叙述下列概念的定义:(1)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9、下面语句是那个定义的特征?(1)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2)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边组成的角(3)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4)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0、小明同学认为对顶角可以这样定义:顶点公共,而且相的等角叫对顶角,你认为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举一个反例,并对"对顶角”正确定义。
2.2命题教学目标:1、知道命题的含义,能正确指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同时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会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3、体会用逻辑推理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方法,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命题的含义,能正确指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理解举反例的数学思想学习过程:一、学自主学习课本38-4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 ),要么是______________ ,要么 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叫做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_________________ 。
3、命题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两部分组成,“如果”连接部分是___________ “那么”连接部分是_______________ 。
4、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 。
但它不满足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 。
请简单列举生活中举反例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公理和定理都是______ 命题,它们可以作为证明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 的依据。
6、一个命题的条件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一个叫作另一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是( )A、过点A作直线MN的垂线B、正数都大于负数吗?C你必须完成作业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结论是9、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内错角相等D、直角都相等•”的形式,并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10、列的语句改成“如果……那么••…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等角的补角相等(2)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是0(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5)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6)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7)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8)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11、据命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写出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议和评1、什么叫命题?命题分为几类?2、什么叫举反例?3、什么叫互逆命题三、练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今天下雨了 B 、延长线段AB到CC、对顶角不相等D、作/ A的平分线AM2、下列四个命题中,其中是真命题的有()①.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②.锐角的余角是锐角③•任何数的零次幕都等于 1 ④.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A 0个B 、1个C 、2个D、3个3、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 ____ 命题4、判断是非:(1)定理是命题()(2 )命题是定理(),结合图形, AB C2.3公理与定理教学目标:1、了解公理与定理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了解公理与定理都是真命题,它们都是推理论证的依据;3、掌握教材十条公理和已学过的定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公理、定理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公理化思想一、学阅读教材P41-4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2)如果m是自然数,那么m是整数;(3)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4)如果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那么它是矩形导入:在真假命题的判断上,光用定义是远远不够的,那么除了根据定义以外,还能根据什么来推论,去判断命题的真假呢?2、(1)什么叫作公理?什么叫作定理?公理与定理之间有什么关系?(2)什么叫作互逆的定理?3、你能背得目前所学的十条公理吗?(试试看喔!)等量之间的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点与线的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变换(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5、下列定理有逆定理吗?如有,把它写出来。
(1) 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议和评1、公理、定理的定义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这些真面题 为 ___________ .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它命题的真假,已判断为真的命题称 为 _______ 。
2、公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D 公理的正确性不需证明,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
3、下面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顶角相等三、练1、 下面命题中属于公理的有()(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 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A 1个 B 2个 C2、 下面关于公理和定理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C 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2) 轴反射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 D 4个 )B 公理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公理,4、下列定理有逆定理吗?如果有,把它写出来(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半;(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4 )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4证明考标要求1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重点难点:重点:用平行线的性质、判定定理、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有关几何问题难点:正确填写理由以及寻找证明思路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2007北京)如图,Rt △ ABC中,/ ACB=90 , DE过点C且平行于AB,若/ BCE=35,则/ A的度数为()A 35 °B 55 °C 45 °D 60 °2 (2007江西)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 '处,BC 交AD于E,若N DBC=22.5°,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有()A. 6个B. 5个C. 4个D. 3个3(2007资阳)如图,已知△ ABC为直角三角形,/ 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 1+ / 2 等于()A 90 °B 135 °C 270D 315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 1+Z 2+ / 3+Z 4+Z 5 等于(CD 225A 165B 150C 2105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 a =()A 75 °B 105 °C 135 °D 15 0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 (2006扬州)如图,这是小亮制作的风筝,为了平衡做成轴对称图形,已知OC是对称轴,/ A=35°Z ACO=30 那么/ BOC= 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0cm,21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 cm.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b+c)(a+b-c)=2ab, 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_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