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04-29 23:13:07 来源:本站原创【大中小】评论: 条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肖春青―――
内容摘要
结合省道248线老坪石至坪石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K0+000~K5+900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过程, 从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的角度, 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控制要点。
首先, 介绍了省道248线公路基层施工的经验、教训及其技术关键,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干缩特性进行分析。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关键环节作了重点强调; 其次, 讨论了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最佳级配要点及现代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对混合料的配比, 以实验室的资料为依据, 结合工地的实地情况, 选择最佳配比; 最后, 讨论了半刚性基层施工中的问题。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前言
省道248线老坪石至坪石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K0+000~K5+900段, 因地势较低且地处武江河泛区, 沿线路基基本为强风化红砂岩,
有严重的地下裂隙水。
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其基本结构为25cm水泥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25cm厚砂砾垫层。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 它的水稳性和抗冻性都较石灰稳定土好。
水泥稳定碎石的初期强度高, 而且强度随龄期增长。
随着中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 水泥稳定碎石已成为高等级公路基层的常见材料并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施工过程中, 如何更好的对水泥稳定碎石加以控制以使其发挥最佳性能, 还需要更好的进行研究和探讨, 以避免其不足之处对路面产生的危害。
本文从组成设计和施工控制两个方面, 对如何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重点的探讨论述, 同时, 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组成设计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应综合考虑其强度、回弹模量、收缩和抗冲刷能力等指标选择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等。
在施工过程中, 要想发挥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良性能, 首先应经过其配合比组成设计予以保证。
水泥稳定碎石其组成设计大致步骤, 如图1所示。
图1
( 一) 集料级配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对于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 基层要承受荷载, 应具有一定的荷载扩散能力。
集料自身强度及级配组成都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承载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公路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级配范围是总结了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而得来的, 该级配范围是很广泛的。
但我们在具体应用中并不是只要在这个范围内的级配就能满足要求, 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级配范围。
表1给出了四个级配, 前三个级配参照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 选取上、中和下限作为设计标准进行集料组成设计, 级配四为S型级配。
表1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
筛孔尺寸(mm)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级配1(%) 100
96
89
66
45
35
18
5
级配2(%) 100
94
82
55
36
2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