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单元汇编及答案(5)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单元汇编及答案(5)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单元汇编及答案(5)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外存在电子B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C .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D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2.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 )A .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之间的静电引力B .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C .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能量不同D .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静电引力不同3.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C .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D .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4.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不变C .在核反应方程41417278He N O X +→+中,X 表示的是中子D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后,其电子的动能减少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 .210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量子数4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能够自发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光子.已知可见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4~3.19 eV ,锌板的逸出功为3.34 eV ,则向外辐射的多种频率的光子中A .最多有4种频率的光子B .最多有3种频率的可见光C .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多有4种频率的光子D .能使锌板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其初动能的最大值为9.41 eV8.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B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C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D .阴极射线本质是X 射线9.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B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要放出光子,氢原子的能量减小, 电子的动能减小D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10.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氢原子从n =2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时,需要吸收0. 89eV 的能量B .处于n =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 的电子碰撞而向高能级跃迁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頻率的光子D.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1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聚变12.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B.C.D.13.氢原子发光时,能级间存在不同的跃迁方式,图中①②③三种跃迁方式对应的光谱线分别为Ⅰ、Ⅱ、Ⅲ,下列 A、B、C、D 光谱图中,与上述三种跃迁方式对应的光谱图应当是下图中的(图中下方的数值和短线是波长的标尺)A.B.C.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元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并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2g L T π= 1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16.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P 释放频率为ν2的光子.则当它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P 时将A .放出频率为|ν1–ν2|的光子B .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C .放出频率为ν1+ν2的光子D .吸收频率为ν1+ν2的光子1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向外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 的金属钠有几种能使其产生光电效应( )A .6、3B .6、4C .4、3D .4、418.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 8 μm ,λ2=3.39 μm .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 1=1.96 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 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 2的近似值为 A .10.50 eV B .0.98 eV C .0.53 eV D .0.37 eV19.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能级越高原子的能量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也越大B .用动能为12.3eV 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C .用光子能量为12.3eV 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D .用光子能量为1.75eV 的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发生电离20.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21.原子从a 能级跃迁到b 能级时辐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跃迁到c 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 ) A .辐射波长为1212λλλλ-的光子 B .辐射波长为λ1-λ2的光子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D .吸收波长为1212λλλλ-的光子 22.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 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则( ) A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B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C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D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23.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以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n 能级时辐射的四条谱2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2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H对应的光子能量最大A.四条谱线中αH对应的光的频率最大B.四条谱线中αC.用能量为12.75eV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D.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B.一个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该氢原子辐射光子,总能量减少C.某放射性元素由单质变为化合物后,其半衰期会变短D.目前核电站的能量主要来自轻核的聚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β衰变时β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出来的,不是由原子核外的电子释放出来的,故A 错误;B.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即入射光的波长小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时,光电效应才能产生,故B错误;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电子与氢原子核的距离增大,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线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C正确;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2.B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玻尔的原子模型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区别,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中只是提到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旋转,没有提到轨道的问题,而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提到了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详解】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原子有一个很小的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玻尔的原子模型又提出核外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所以玻尔的原子模型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故ACD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符合题意.3.A解析:A【解析】【详解】AD.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故A正确,D错误;B.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故B错误。

C.发生α粒子偏转现象,主要是由于α粒子和原子核发生碰撞的结果,故C错误;故选A.4.B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根据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能量减少,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能量增加分析解答.【详解】一个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2n =能级,即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能量减少,故选项B 正确.5.D解析:D【解析】【详解】A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错误;B .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子数目增加,激发的光电子数目增加,所以饱和光电流增大,B 错误;C .根据质量数和质子数守恒可知X 是质子11H ,C 错误;D .电子受到激发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半径变大,库仑力提供向心力:222e v k m r r= 解得:2ke v rm=,可知半径变大,速度减小,电子动能减小,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