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3-1.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3-1.液体制剂的制备

液体制剂的制备
液体制剂按其分散情况可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

若制剂中的固体或液体药物均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中,则属于均相分散体系。

其中分散相分子量小的称为溶液(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体石蜡、植物油等。

液体制剂的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当制剂中固体货液体药物以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在集体分散介质中时,则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

非均相体系分为溶胶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

溶胶分散体系常称为胶体制剂。

胶体分散系制剂是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指点,分散于适当的分散介质中制得的均相或非均相系制剂,他们具有胶体特有的性质。

交替分散系制剂所用的分散介质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

疏水胶体(又称溶胶)是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散想的质点,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组成的胶体分散系。

其质点大小在1~100nm 之间,属非均相分散体系,句界面能,一聚集,因而是一种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溶胶的稳定性易受电解质,胶体的相互作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荣焦急的稳定措施是:向溶胶中加入少量的保护胶体,从而提高溶胶的稳定性,有分散法和凝集法。

本文就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和胶体分散体制剂的制备做了如下的研究。

以溶解法为
例,研究了溶液型液体制剂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以胶溶法为例研究了疏水胶体,甲酚皂溶液的制备。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烧杯,试剂瓶,量筒,磨塞小口玻璃瓶,普通天平,水浴,玻璃漏斗等。

1.2材料:碘,碘化钾,蒸馏水甲酚,植物油,氢氧化钠,
2.方法与结果
2.1处方与制备
2.1.1处方
复方碘溶液处方:
碘 1.25g
碘化钾 2.5g
蒸馏水加至25ml
甲酚皂溶液处方:
甲酚25ml
植物油8.65g
氢氧化钠 2.7g
蒸馏水加至1L
2.1.2制法
复方碘溶液制法
碘化钾置容器内,加蒸馏水5ml,搅拌使溶解,再将碘加入溶解,加蒸馏水置全量,混匀,即得。

在制备时,为使碘能迅速溶解,宜先将碘化钾加尽量少蒸馏水配成近饱和溶液,然后加入碘溶液。

甲酚皂溶液的制法
取氢氧化钠加蒸馏水5ml溶解后,放冷至室温,不断搅拌下加入植物油中,使皂化,放置一定时间(约20min)后置水浴上慢慢加热,加入95%乙醇1ml,当皂体颜色加深呈透明装,再进行搅拌,兵检查是否完全皂化完全,若皂化完全,趁热加甲酚搅拌,混合搅匀,放冷,最后补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摇匀即得。

2.2结果
复方碘溶液的外观为深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臭。

甲酚皂溶液为微黄色的溶液。

讨论:
1碘化钾在复方碘溶液中有何作用?
作用为增加碘的溶解度,起到助溶和稳定的作用,因碘油挥发性又难溶与水(1:2950),碘化钾可与碘生成易溶性配合物溶解,同时此配合物可减少刺激性。

结合形式为I2+KI→KI3
2制备甲酚皂溶液的原理是什么?
甲酚皂为疏水胶体。

疏水胶体(又称溶胶)是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
散想的质点,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组成的胶体分散系。

将聚集起来的粗粒又重新分散。

3为什么最后的溶液在加入甲酚后,经搅拌后澄清,加水后浑浊,再加水澄清?
甲酚、肥皂、水三组分形成的溶液体系,具有胶体溶液的特性。

胶体微粒具布朗运动,因此,胶体溶液与粗分散体系也不同。

属动力学稳定体系而沉降速度小。

故胶体溶液可保持相当长时间而不致发生沉淀。

胶体体系中有较强的布朗运动和由于分散度高,胶粒的比表面与表面能大,又具有胶粒合并降低表面能的自发趋势。

故胶体溶液有聚结现象
总结为水的加入改变了体系物质间的配比,出现上述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