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导管方案

小导管方案

目标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 (9)第四章注浆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2)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4)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6)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图及设计说明书1.2现场考察及勘察情况1.3现行有关规范⑴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⑵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⑶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13)⑷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13)⑸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⑺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⑻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71:94)⑼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14)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12)⑾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1.4参考工程技术规范1、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2015)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15)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2009)4、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7-2010)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19-2000)6、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16)1.5管理体系标准及有关规定⑴GB/T1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⑵GB/T24001-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⑶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⑷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⑸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⑹北京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⑺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⑻地铁及其他浅埋暗挖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成熟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章工程概况2.1概况本工程为良乡北220kV输变电工程(电缆隧道)(第四标段)。

为配合良乡北220kV变电站外电源电缆敷设要求,需从破口点~良乡北站新建一段电缆隧道。

新建L4线隧道起点与L3线终点连接,沿规划清苑北街东红线以西2.0m位置向北至拟建良乡变电站。

本标段建设规模:新建L4线桩号1+260~1+435的2.6m×2.9m暗挖单孔隧道175m、L4支线10#井支线桩号0+000~0+015的2.0m×2.3m暗挖单孔隧道15m、L4线桩号1+435~1+994的2.6m×5.1m暗挖双层隧道559m、L5线桩号0+000~0+065的2.0m×2.3m暗挖单孔隧道65m、L6线桩号0+000~0+065的2.6m×2.9m暗挖单孔隧道65m。

新建L5线、L6线隧道起自L4线14#6.0m×8.5m三通竖井,向西穿越规划清苑大街后,终点与良乡北站东侧预留隧道连接。

2.2结构类型及特点2.0m×2.3m单孔隧道断面为直墙、圆拱,平底板,单孔净宽2.0m,起拱线高1.85m,矢高0.45m,净高2.3m。

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两侧安装电缆支架@1000。

2.6m×2.9m单孔隧道断面为直墙、圆拱,平底板,单孔净宽2.6m,起拱线高2.25m,矢高0.65m,净高2.9m。

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两侧安装电缆支架@1000。

2.6m×5.1m双孔电缆隧道,净宽2.6m,下层净高2.4m,上层起拱线高2.05m,上层矢高0.45m,上层净高2.5m。

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两侧安装电缆支架@1000,拱顶、侧墙和底板初衬、二衬结构厚度均为250mm,二衬中隔板厚度200mm。

2.隧道做法及工序隧道做法: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砼(二衬),初衬厚度为:0.25m,二衬厚度为0.25m。

二衬变形缝处初衬结构相邻的两榀拱架外扩50mm,初衬厚度不变,二衬结构加厚至0.3m。

钢筋:φ为HPB300、Φ为HRB400。

复合初砌电缆隧道初衬受力钢筋Φ18,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形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拱架内侧、外侧用Φ20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间距1m,内外错开布置,连接筋搭接不小于200mm。

电缆隧道拱架间距0.5m,拱架内外侧附设φ6网片筋,网片搭接100~200mm,连接筋使用E50焊条焊接;二衬受力钢筋为Φ12、Φ14、Φ16、Φ18、Φ20,架立筋为φ10、Φ12。

3.复合初衬施工方法隧洞开挖采用“预留核心土短台阶法”开挖。

4.支护为防止坍塌,开挖前必须沿拱顶环向打设超前小导管,其直径φ32mm,长2.25m,环向间距0.3m,仰角12°~15°,必须从首榀钢架腹部穿过,每榀钢架打设一次超前小导管,两次打设超前导管重叠不小于1.0m。

通过超前导管向地层压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要求固砂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5.初衬、二衬结构背后回填注浆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支护与地层密贴要及时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孔分别布置在拱顶,两侧交错布置,且回填注浆管要背对开挖方向,错开掌子面5m步距跟进。

注浆管采用φ32mm钢管纵向间距2m。

注浆压力应小于0.4Mpa,背后回填注浆配合比:水泥、砂比1:1.5-1:1.3(重量比)水灰比 1:1-1:1.1二衬形成后,在拱部采用高强无收缩水泥浆进行初衬、二衬之间的回填注浆。

每仓设置一个注浆孔及一个排气孔。

注浆压力在0.1-0.3Mpa,注浆孔处应局部增加一层防水层。

6.纵断面设计1)本工程电缆隧道主要穿越卵石、圆砾③层、细砂③1层,粉质粘土、砂质粉土④层;施工前需严格控制核查现有管线、障碍物及拟建市政管线高程,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当隧道坡度小于15%,网构钢架应垂直底板。

3)电缆支架均应垂直底板。

1.1.2竖井结构形式1)竖井型式及功能:本工程Φ5.2m直线竖井4座、5.0m*6.0m三通竖井1座、6.0m ×8.5m三通竖井1座。

【详见图3】。

(2)竖井结构设计圆竖井: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片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砼。

图3 竖井断面示意图初衬支护厚度0.25m。

钢格栅竖向间距0.6m,首榀钢格栅贴近锁口圈梁下部,钢格栅各段之间采用连接钢板、螺栓连接。

初衬受力钢筋φ18,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形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格栅,钢格栅之间由φ20纵向连接筋焊接,要求连接筋沿钢格栅内、外主筋内侧环向1m交错布置,拱架内外侧附设φ6网片筋,连接筋搭接不小于200mm,连接筋使用E50焊条焊接。

钢格栅内外焊接钢架网片,网片搭接100~200mm,采用E43焊条焊接。

二衬厚度0.2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竖井初衬底板采用喷射C20混凝土,厚度0.25m;再施做0.5m厚C40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与二衬侧墙钢筋连接。

井底内底与隧道内底标高一致。

竖井环向锚杆:竖井竖直方向两榀打设一次,上下错开,锁口圈梁单独打设一次,角度15~20度,锚杆直径32,长度2.75m,水平间距1m。

打设纵向锚杆时不得破坏现有地下建筑及构筑物。

通过锚杆向地层压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要求固砂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5m*6m竖井竖井盖板覆土约 1.5m。

为保证竖井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钢格栅+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防水膜+现浇钢筋砼结构,初衬厚度0.25m,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钢架竖向间距0.6m;二衬厚度0.3 m,现浇砼强度等级C40。

竖井初衬受力钢筋分别为Φ18,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型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拱架内侧、外侧用Φ20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间距1m,内外错开布置。

拱架内外满铺φ6钢筋网,环向每米打设Φ32锚管,长2.5m,竖向每隔一榀打设一次。

6*8.5m竖井6*8.5m三通竖井,竖井盖板覆土约1.5m。

为保证竖井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钢格栅+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防水膜+现浇钢筋砼结构,初衬厚度0.3m,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钢架竖向间距0.5m;二衬厚度0.5m,现浇砼强度等级C40。

竖井初衬受力钢筋分别为Φ22,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型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拱架内侧、外侧用Φ22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间距1m,内外错开布置。

拱架内外满铺φ6钢筋网,环向每米打设Φ32锚管,长2.5m,竖向每隔一榀打设一次。

2.3地下管线分布及地层构成⑴地下管线分布:本工程顺行穿越文昌东路、清苑北街。

下面主要分布有给水、中水、雨水等管线。

新建电力沟道在所有管线以下。

文昌东路、清苑北街为房山区的交通主干道,车辆流量大,施工期间保证正常通行。

⑵地层构成:本工程电缆隧道主要穿越卵石、圆砾③层、细砂③1层,粉质粘土、砂质粉土④层;全线电缆隧道均进入第一层潜水层,为保证暗挖隧道施工安全以及现状管线、道路、周边构筑物等设施安全,施工中需采用注浆闭水加固措施。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3.1施工方法本工程为确保浅埋暗挖电力沟道的施工安全,不出现大的影响事件,保证质量,本工程绝大部分隧道采用超前管预注浆方法施工,根据图纸要求使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对隧道拱顶土体进行加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防止地面出现沉降。

3.2隧道内注浆加固措施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周边围岩主要为卵石、细砂。

为保证隧道开挖作业面的稳定,必须对围岩进行超前导管注浆加固。

超前导管采用Ф32mm钢管,长 2.5m。

为了使浆液渗透均匀,在管的四周钻6~8mm的孔,间距15~20cm,梅花状排列,导管采用风镐顶入,其顶部做成尖锥状,尾部设加强环下图所示。

导管安装在钢格栅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前进行,注浆在喷射混凝土后进行,主要工序以下:⑴封闭作业面,封闭层为50mm厚喷射混凝土;⑵钻孔安管,采用手持电钻钻孔,用风镐将小导管顶入孔内,小导管外露长度15cm左右。

角度为15°~20°,加固范围为拱顶120°,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搭接长度为0.75m。

⑷由于施工现场土质为卵石层,小导管打入比较困难,在实际施工中采用大型空压机冲孔后打设小导管,为防止打管是出现塌方,应在每榀拱架喷射前将小导管插入格栅内进行固定,待锚喷混凝土凝固后使用大型空压机冲孔将小导管打如入。

⑶注浆注浆在喷射混凝土后进行。

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玻璃选用40Be′浓度。

缓凝剂选用磷酸氢二钠,水泥、水玻璃浆液的配比可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通过实验调整,凝胶时间选在30分钟左右。

注浆泵选用2MJ-3/40型隔膜计量泵,并配置止浆塞混合器的设备,组成注浆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