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由上式可以调节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 使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相近,以达 到更好的溶解性能。
2. 极性相似相溶原则

对于非晶态极性聚合物不仅要求溶剂的溶 度参数与聚合物接近,而且还要求溶剂的极 性与聚合物也接近才能使之溶解。例如:聚 乙烯醇是极性的,它可以溶于极性溶剂水或 乙醇中,但在非极性苯溶剂中则很难溶解。
某些水凝胶的溶胀性能随外界溶胀条件(温度、介 质pH、离子强度、某些化学反应以及光、电等)的 变化而发生极大的甚至是不连续的改变。从而导致 水凝胶发生溶胀或收缩突变。目前研究最多的是: pH 型或温度敏感型水凝胶。 3. 水凝胶的应用 由于水凝胶的上述溶胀行为和良好的物理化学 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所以在药剂学领域有许多应用, 例如:一些缓释性药物的载体、水性软膏基质等。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一节 高分子溶液性质 第二节 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第三节 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及性质 第四节 药物通过聚合物的扩散
第一节 高分子溶液性质
一.
溶胀与溶解 二. 聚合物的溶度参数与测量 三. 溶剂的选择 四.凝胶
一. 溶胀与溶解
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很快地溶于各种溶剂中,但高 分子化合物的这一过程却十分缓慢,通常要过夜,甚 至数天才能观察到溶解。高分子溶解的第一步是溶胀, 由于高分子难以摆脱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在溶剂中扩散, 所以第一步总是体积较小的溶剂分子先扩散进入高分 子中使之溶胀。如果是线形高分子,由溶胀会逐渐变 为溶解;如果是交联高分子,只能达到溶胀平衡而不 溶解。基于上述原因,一般来说:高分子有较好的抗 化学性,即抗酸、抗碱和抗有机溶剂的侵蚀性能。
四.凝胶
(一)凝胶的结构与性质
1. 凝胶的结构和类型 凝胶(gel)是一类溶胀的三维网状高分 子,在它们的网状结构孔隙中填充了大量的 液体介质,这样一种分散体系(网络结构和 填充液体互相分割,各自都不是连续的)被 称为凝胶。根据高分子交联键(形成网状结 构的基础)性质的不同,凝胶又可以分为化 学凝胶和物理凝胶两类。其中化学凝胶是指

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 有时对 胶凝有促进作用,有时则有阻止作用,其中 阴离子对胶凝的影响较大,一般当盐浓度较 大时,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加速胶凝,而碘 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则阻滞胶凝作用。
凝胶的超显微结构示意图 ( S — 溶剂化层; a — 凝胶结合点)
2.凝胶的性质 凝胶具有以下性质: (1)触变性:物理凝胶受搅拌、震荡等 外力作用时,其网状结构易于破坏而成流体; 当外力作用停止后,又可恢复成半固体凝胶 结构。这种凝胶和溶胶流体之间的相互转变 过程,被称为触变性(thixotropy)。此外,凝 胶还具有一定的屈服值(yield value )、弹性 和粘性。 (2)溶胀性:溶胀是指凝胶吸收液体后 自身体积明显变大的现象。溶胀可分为两个 阶段。首先,溶剂分子钻入凝胶大分子中并
吡啶
水 乙醚
23.3
47.8 15.1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甲苯 二氧六环 二甲基甲酰胺 甲酸
17.6
19.0 19.8 18.2 20.4 24.5 27.6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
溶剂名称 甲醇 乙醇 1-丙醇 29.6 26.0 24.4 溶度参数(MPa)1/2
2-丙醇
1-辛醇 醋酸乙酯 醋酸异戊酯 正己烷 正十六烷 二硫化碳
与其作用形成溶剂化层,此过程伴有放热和体积收 缩现象(指凝胶体积的增加要小于吸收的液体体 积);在此之后,溶剂液体分子继续向里面渗透, 凝胶体积也大大增加。 凝胶溶胀性的大小可用溶胀度(swelling capacity)加以衡量。溶胀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 位重量或体积的凝胶能吸收液体的极限量。影响溶 胀度的主要因素有液体的性质、温度、电解质及pH 等。其中: 液体的性质不同,溶胀度有很大差异;温度
氢键高分子;同样溶剂按极性也可分为弱亲
电子溶剂、强亲电子溶剂、给电子高分子和 氢键溶剂。 在溶剂与高分子的溶度参数相近 时,凡属亲电子性溶剂能和给电子性高分子 进行“溶剂化”而易于溶解;同样给电子性 溶剂能和亲电子性高分子“溶剂化”而易于 溶解;溶剂和高分子基团之间形成氢键,也 有利于溶解。
一些高分子的极性分类 弱亲电子性高分子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 聚四氟乙烯 给电子性高分子 聚碳酸酯 聚醚 聚酰胺 强亲电子性或氢键 高分子 聚丙烯酸 聚丙烯腈 聚乙烯醇


溶胀度法是在一定温度下,将交联度相同 的高分子分别放在一系列溶度参数不同的溶 剂中使其溶胀,测定平衡溶胀度,聚合物在不同 的溶剂中溶胀度不同,只有当溶剂的溶度参数 与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相等或最接近时,它的溶 胀最好。因此,可以将溶胀度最大溶剂所对应 的溶度参数作为该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三. 溶剂的选择

ΔΕ1 δ = V 1

1 2

ΔΕ2 δ = V 2
1 2
式中Δ Ε 为内聚能(J);V为体积(cm3)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
聚合物的溶度参数可用粘度法或溶胀度 法测定。 粘度法是将聚合物溶解在各种溶度参数 与聚合物相似的溶剂中,分别在同一浓度、同 一温度下测定这些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因 为聚合物在良溶剂中的舒展最好、特性粘度 最大,所以将特性粘度最大时所用溶剂的溶度 参数δ 值看作该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2. 水凝胶的溶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离子型水凝胶由于其结构中功能基团的 电离作用,而具有特殊的溶胀性能。例如: 离子型水凝胶因其高分子骨架中-COOH、 -SO3、-NH2 基团的电离作用而增加了它们的 亲水性。同时由于其电离程度的增加,而使 其网络中高分子链上存在大量具有相同电荷 的电离基团。这些基团的静电斥力导致高分 子链进一步的伸展并与水分子接触。从而大 大增加了它们的吸水保水能力。
二. 聚合物的溶度参数与测量
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聚合物的溶解或溶胀实际上是聚合物与溶剂之 间的扩散、渗透以至充分融合的过程。因此,它必然 与聚合物与聚合物、溶剂与溶剂、以及聚合物与溶 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它们的内聚能(范德华力与氢 键力)有关。 聚合物或溶剂的溶度参数等于它们的内聚能密 度的平方根,而内聚能密度即是单位体积的内聚能。
22.8
23.3 17.5 18.5 8
18.8 36.2
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溶剂,则使用混合 溶剂体系,有时效果更好。对于混合溶剂的 溶度参数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δ混=Ψ1δ1+Ψ2δ2


(式中Ψ1和Ψ2,分别代表两种纯溶剂的体积分数; δ1和δ2分别代表两种纯溶剂的溶度参数。)

大分子提供共价键连接所形成网状结构的凝胶。一 般这类凝胶通过单体聚合或化学交联而成,它们不 能熔融,也不能溶解,结构非常稳定,被称为不可 逆凝胶。例如PST-DVB凝胶就属于这类凝胶。物理 凝胶是指大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例如:氢键或范 德华力)互相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物理凝胶的网 状结构具有可逆性,只要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其 网状结构就会破坏,并重新成为链状分子溶于溶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聚氯乙烯 二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醇 聚醋酸乙烯 纤维素 红细胞膜 生物膜质
19.4 19.4 19.8 22.3 25.8-39.0 19.6 32.1 21.1±0.8 17.8±2.1
一些溶剂的溶度参数
溶剂名称 丙酮 二甲基亚砜 溶度参数(MPa)1/2 20.4 26.6
可以分为电中性和离子型水凝胶两种。离子 型水凝胶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阴离子、阳离子 和两性等类型。目前人们研究与应用比较多 的是离子型水凝胶。 传统的水凝胶对温度和pH等环境变化不 敏感;新近出现的水凝胶则对温度、pH、某 些化学反应以及光、电等所给予的刺激有明 确的应答。它们在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制开发 方面也有许多应用。

如何选择适当溶剂对药用高分子辅料进 行溶解或溶胀是药物剂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 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薄膜包衣的制备、控 释膜中孔隙大小的控制以及药物活性成分与 高分子辅料相容程度的判断都需要掌握并利 用高分子溶解度及相容性的一般规律。通常, 高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或溶胀遵循溶度 参数相近原则、极性相似相溶原则或溶剂化 原则。
中。例如:明胶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冷却至一定 温度所形成的凝胶均为物理凝胶。其中,根据凝胶 中液体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冻胶(jelly,液体含量 高)和干凝胶(xerogel,液体含量较少)两种类 型。 高分子溶液转变为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 影响胶凝的因素主要有高分子溶液浓度、温度和电 解质类型与含量等。每种高分子溶液均有一最低凝 胶浓度,低于此浓度则不能形成凝胶。此外,温度 越低越有利于胶凝。
1.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对于一般的非极性(或弱极性)非晶态聚合 物,选择溶度参数与聚合物相近的溶剂,可 以很好的溶解或溶胀该聚合物。 通常聚合物 与溶剂二者的溶度参数相差值在±1.5以内时 可以较好溶解。所以可以用溶度参数δ作为选 择溶剂的参考数据。

一些高分子材料的溶度参数 高分子名称 聚乙烯 聚丙烯 溶度参数(MPa)1/2 16.2 16.6
3.溶剂化原则

有时溶度参数相近的聚合物-溶剂体系,不 一定都能很好互溶,例如:聚氯乙烯δ=19.8 (MPa)1/2和二氯乙烷的溶度参数δ=19.8(MPa) 1/2相同,但却不能互溶。前者只能溶于环己酮 δ=16.8(MPa)1/2中。 这一现象可用“溶剂化 原则”进行解释。溶剂化作用是溶剂与溶质相接 触时,二者之间产生的分子作用力,此作用力大 于溶质分子的内聚力,从而使溶质分子分离,并 溶于溶剂中。高分子按功能团可分为弱亲电子高 分子、强亲电子高分子、给电子高分子和
在凝胶中的透过性还和其所含溶剂的性质与 含量有关。总之,处于高溶胀状态的凝胶有 较大的平均孔径,有利于分子透过,含水的 孔道有利于可溶于水的物质通过。 凝胶骨架空隙的分子筛作用,使得各种 分子的通过选择性或通过速度受到一定影响。 药物的缓释,控释制剂的制备就是利用了亲 水凝胶的选择性透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