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体会《感谢,感动,感悟》四天的学习,我们收获满满,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本次学习心得:“感谢”、“感动”、“感悟”。
感谢首先非常感谢烟台学前教育研究会及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精心组织、安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邀请了这么多专业领域内高层次的专家团队,分别从教师专业成长、心理健康、幼儿园危机管理、家园共育、环境创设、游戏与课程的融合、园本培训等多方面为我们传经送宝、答疑解惑,同时也感谢研究会工作人员细心、周到的服务,使我们的培训圆满顺利。
谢谢你们!感动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的后辈,我在这次培训中被各位专家的敬业精神和忠于教育的珍贵情怀深深感动。
我认为教育就是传承,这份传承不仅是知识理论的传播,更应该是这四天来,所有的教授和学者带给我们的这份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敬佩。
他们很多已近花甲之年,但在谈及教育之时,仍然激情澎湃,顶着酷热的天气,来回奔波,不辞辛苦为我们传授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树立了标杆作用,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
感悟谈到感悟,想说的太多,每位专家非常落地、实用的分享都令我印象深刻,为我们解决了困惑,指明了方向。
首先,秦金亮教授的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园长管理策略》让我意识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反思来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而不是社会上普遍认为的“保姆式孩子王”。
要想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做人人都可替代的“第一”,而要争做不可替代的“唯一”;不做碌碌无为的“人力”,而要做一名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的“人才”。
接下来,郑淑杰教授的《幼儿教师健康与心理调适》又让我们关注到了之前未曾涉及的心理健康的领域。
“半瓶酒”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学生时代的自己:在暑假的最后一周,我的同学沮丧地说:“哎,还有一周就开学了……”,而我当时的回答是:“太棒了!我还可以再玩一个周!”生活不易,在看待生活中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时,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我们应多多关注我们已经获得了多少,而不应惶惶不可终日地去计较我们失去了多少,只有这样良性循环,才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第二天,屈玉霞院长以详实的理论及其在十几年的幼儿园管理中总结出的实际经验为我们在《幼儿园危机管理与防控》方面上了精彩的一课。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幼儿园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安全重于泰山。
屈院长亲身经历的两起意外事故及“沙拉”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戴明环”理论,保证“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加强责任心及制度建设,减少安全隐患,将危机降到最低。
王芳园长“和而不同、乐而不松、和衷共济、乐享人生”的“和乐文化”也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王芳园长是用“和乐文化”来规范管理、滋养教师、构建课程、发展业务,以此来领航快乐课程,培养幼儿获得快乐的能力。
这跟我们福山区实验幼儿园王淑环园长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我们应淡化教育痕迹,让孩子获得更有益的教育体验。
还有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六十多岁的王冰教授,他学无止境,至今还在继续申报课题研究工作,令人敬佩。
另外,王冰教授多才多艺、诙谐幽默地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扎染和剪纸,令人耳目一新,之后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有所收获。
我园也一直在坚持做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听了王冰教授的讲座之后,我们分管教学的园长当时就非常兴奋,已经有了新的灵感可以立即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了。
杨萍主任用其多年夯实的教育经验及赴美访问实地学到的亲身体验为我们阐述了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游戏能帮助儿童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
另外,杨萍主任详实的观察记录表格也为我们的具体教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最后,徐艳园长的《园本培训促教师成长》又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园本培训的概念、主体、宗旨及具体做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步伐,基于现实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为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更加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教育是一个付出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和爱的过程。
最后用卢梭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次分享:“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潜心耕耘静待花开》2020年8月17到20日,我有幸参加了烟台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举办的首届园长培训班,为期四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感恩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获得幸福的来源,在炎热的夏季,在当下的疫情间,我们可以参加这样“有高度、有深度、有内涵、有外延”的高品质培训,见识如此多的专家、教授、园长,给我们烟台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领幼教发展和专业化提升的平台,真要感谢主办这次活动的学前教育教育研究会,感谢区教体局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感谢授课专家的专业分享和同仁们的陪伴成长。
二、收获本次培训课程综合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涵盖了幼儿园管理策略、教师心理健康、危机管理、园所文化、环境创设、游戏课程以及园本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内容,无论从学前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还是从教师专业化成长每一堂课我们都看到了专家的博学、底蕴、专业、匠心和情怀。
Day1秦教授从宏观剖析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园长管理策略,让我们了解了教师发展的国家形式和未来趋势,知晓了从新手-熟手-优秀者-专家型的成长路径,做专业化成长教师,做专家型教育工作者是未来精进的方向。
郑淑杰博士的《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是超级实用和落地的一门课程,也是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掌握的一门心理成长课程,内层不要太拥挤,外层不要过多投入,做好核心力量的情感支持,关注已经拥有的,让幸福指数日渐提升,让我们的受教群体快乐成长。
Day2 屈玉霞院长,用生动落地理论和案例解读了《幼儿园危机管理与防控》,剖析了当下形式的幼儿园危机,以及科学合理的进行防控。
安全无小事,责任人人有。
做自己所擅长,达高效能之管理.幼儿教育,实则不易,要用心,用爱,用责任。
王芳园长,一位即将退休的55岁园长如此有激情和热情的分享了《用和乐文化引领幼儿园优质发展》。
谈到园文化课程,京剧文化时即兴歌唱,足以看出对这份事业的敬畏和精进,可以叫的上全园小朋友的名字,可以对的上全园孩子的家长,把家园工作做的如此之细致和踏实,这是当今难得的一份匠心和挚爱。
Day3 王冰老师,专业又幽默,多维度地呈现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实操,课堂传递的信息,让我们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和环境和力量带给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迪。
给我触动很大的是杨萍主任的学识和远见,从国际角度向我们解读了领导力以及游戏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希望以后能多聆听杨主任关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专题分享。
Day4 聆听徐艳园长的分享,可谓是春风化雨,滋养心田。
让我们非常接地气地了解了园本培训如何促教师成长,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和敬佩,“缘份”“融合”“善良”“双主体”的园本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理念和经验,愿我们带着这份专业和情怀在幼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培植教育情怀,做最好的自己。
三、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中间有一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实修,叫坚持。
四天的课程听完了,接下来是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梳理,去吸收,去做,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律,如果我们不及时去复习,这些听过的课程很快就会还给老师了。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谈到:“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做到了,我记住了”。
所以,我们将对四天的课程,进行园所全体教师的二次分享,探讨并实施。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中,对于我们的教育群体3-6岁儿童来说,有时候,他们并不关注我们怎么说,而是更关注我们怎么做。
因此,做是最好的学,行动是最好的求知。
四、未来期待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也是所有教师队伍里最为厚重的一份职业,四天的课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学前教育之春到了,让我们看到了美好和未来。
我们看到了国家、社会、家长对幼教的重视,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小结三句话:做幼教,不容易;做幼教,值得敬畏;做幼教,需要浓浓的使命感。
在未来,我们希望学前教育研究会多多组织这样的培训,也期待有更多的关于“领导力”和“专业化课程”的落地实操,可以更近距离地实地观摩有特色的园所,也希望有关于教师心理团建和儿童心理的一些落地实操,让老师们既专业,又愉悦,让孩子的童年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以上是我这四天的学习心得,深知自己要学习的领域太多,所以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并实践,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醒自己:脚踏实地,潜心耕耘。
努力做好养根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我们的专业化成长,我们的园所发展,我们的幼教事业,总会等到清风自来,鲜花盛开的那一天。
带着爱,带着责任一路前行,爱我所干,干我所爱;未来很美,一起向前。
《园长培训有感》四天的培训学习,早起晚归的奔波累并收获着。
我们开发区的幼教同仁收获颇丰。
秦金亮教授的培训为我们梳理了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看到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
郑淑杰教授的讲座从心理健康方面为我们开出了良方。
A-B-C理论,半瓶水的故事,让我们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屈玉霞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为我们上了一课,危机管理“事事则缓”沟通到位,缓解不满,化解矛盾。
表格式的工作与标准清单,细化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每一个人都明确工作职责与标准。
还有25天即将退休的王芳园长,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工作方法分享给我们,用工作热情和幼教情怀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看到一位老幼教者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
退休的王冰教授更是将实操搬到了培训现场,让我们看得到、摸得着,将前沿环创信息化的理念带到了培训现场,为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打开一扇窗。
杨萍主任把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带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STEM课程。
杨萍主任亲身幼儿园教研经验从问题入手了解老师的需求,给教师机会发表各自见解,从教师们的见解中了解老师的业务水平,有目的的教研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徐艳园长让我们看到团队的力量,全员总动员为幼儿园出谋划策,做到了全员没有旁观者。
“以幼儿为主体”这是老师们的共识,而徐园长提出的“教师幼儿双主体”你想让老师怎样对待幼儿,你就怎样对待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在园长眼中“教师”这一主体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一日生活皆课程”徐园长让我们的懂得了“一日活动皆培训”,在与教师、幼儿的点滴互动中给予专业的提点,润物细无声的培训让老师点式积累,最终面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