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速写的表现手法
黑白灰对比
黑白灰关系与疏密关系有很密切的联 系,通常画得密集的地方都会比较黑, 疏的地方则比较白。由此可见,画面的 黑白灰关系某种程度上与疏密关系相吻 合。
还有许多作者更钟情于自己的 主观表达,他们侧重作品整体的黑 白灰构成。作者将建筑的屋顶、窗 户概括为大小、长短不等的黑色块; 同时减弱了建筑物之间互相穿插的 空间层次关系,使建筑的白色墙面 整体平面化;又将地面、天空的明 度降低,从而形成了由不规则的深 色块包围、分割白色块的画面结构, 使画面的主体更鲜明,整体效果更 强烈。
作者选用木炭条进行作画,由于木炭条比较松软,表现力也比水性笔、钢笔丰富,在表现 画面景物虚实层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背景的树丛被虚化为一片灰调,与左上角密集的柳树枝
条形成鲜明的虚实层次对比;右边的树干由前向后,由实渐虚,丰富了作品的空间感。
欢迎各位老师及美术工作者交流指正
很明显作者的兴趣都集中在两 只小木船上,船上的木桨、渔夫、 打鱼用渔具及水面倒影的波纹,都 花了作者大量的精力;而作者对岸 上的景物做了及其简练的归纳和刻 画,甚至画面左下角留下大面积的
作者并不打算全面而平均地刻画所有景物,而是选取部分主体进行深入表 现,更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既有未完成的生动感又丰富了虚实对 比关系。
为了表现山体的结构和走势,作者更是不厌其烦地以长短不一的线条穿插组 合,表现山势不规则的结构转折。
02 疏密关系与黑白灰对比
作者强调了画面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左边屋顶的瓦片是短线条密集的排列,密不透风 但又不失变化,密集的线条向左边的屋顶逐渐变疏;与之对比的是旁边空白的墙面和长线条 的树干,沿树干往下,是密集的杂草。为了衬托画面左下方的栏杆,作者将栏杆周围的杂草 处理得短而密,而用长线勾勒栏杆和树干.在画面右下角,密集的长叶植物紧挨着空白的墙体, 形成反差悬殊的疏密关系;为了表现墙体的质感,作者在画面右边墙体的中部,用短、密的 线条画出粗糙斑驳的砖块。
风景速写的表现手法
C目 录 ontent
风景速写的表现手法
1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2 疏密关系与黑白灰对比
3 画面主次取舍、虚实处理
4 画面空间感表现
5
形态与均衡
风景速写的表现手法
01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风景速写要求作画者将景物的最 初感受,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精简、 概括,以点、线、面的组合形式重 新构建起二维的视觉秩序。也就是 说当我们进行风景速写写生时,我 们必须主观地将眼前看到的景物转 换为点、线、面的组合,而不仅仅 停留在对象具体“是什么”的客观 属性这一层面上。所以,在写生过 程中,作画者的主观概括能力和画 面秩序的重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画面秩序重构,也就是
在画面整体的虚实关系中,被清晰刻画的对象并不一定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主体。相反,那 些似是而非、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景物更令人神往,而这种虚幻的意境则需要加强画面虚实 对比关系才能得到强化和升华。因此,“实”的部分在这里是十分重要的,但只起到衬托的作 用。如图5-1-18、图5-1-20作者刻意强调画面虚实的反差,使雨雾天气的朦胧意境感十分强烈。
作者更为直接地将画面简 化为黑白灰三大区域,抛弃所 有细枝末节,仅以黑色快的边 缘提示建筑的造型。摆脱了对 象的牵制,画面就是作者自由 表现的舞台。
03 画面主次取舍、虚实处理
所谓“主次”就是在写生中, 我们最想表现的对象称为“主”, 是要着重刻画和表现的主体部分; 其余的都是衬托,即是“次”。
画面的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点、线、面在一定的对比关系中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当点密集地以一定的方向进行排列,就 会形成线条;线有长短之分,在与画面的长线条、块面形成悬殊的对比关系时,短线条也可能被 视为点;不论是长线还是短线,当它们集中排列,也会形成一个面;当画面中单个点的面积过大, 与其他元素形成一定的反差时,或点密集聚集在一起,占据画面一定的范围时,点也会被视为面;
画面中山与山之间的轮廓作者做了
仔细的安排,尤其是线条的穿插走向和 疏密的对比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右侧山的轮廓线粗而浓重,从右上方 向左下方;与之相邻的左侧山线条的走势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两者的走势恰好相反, 形成前后重叠遮挡的关系。并且两座山的 交界处,作者刻意将两座山的线条做了悬 殊的疏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