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乘法(一)”是分数乘法这一单元中的首节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这节主要学习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在计算过程中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好了这部分内容,又为后面“分数乘法(二)”“和分数乘法(三)”奠实了基础。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所不同的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而已,是求3个是多少。

接着教材安排了“涂一涂,算一算”,通过图形语言,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试一试安排了两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或借助图形语言尝试解决分数乘整数的问题。

在学生经历了以上几个活动的基础上,教材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说出如何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并说明为什么是“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做一做”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总结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让学生体验先约分再计算更简捷一些。

(约分后数目减小了,计算也不容易出错。

)教材中的练一练安排了5道题,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加深对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并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的最后安排了一个数学故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要能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要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从以上教材的呈现方式看,本节教材的编排有明显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教材始终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各种活动,探索新知,理解新知,运用新知。

二、是充分利用了图形语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作用。

三、是将应用与计算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提问:4个3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是多少?
2、举例说明整数乘法的意义。

3、引出新课
师:手工课上,小红拿出一张彩纸,她剪了3个剪贴画,一个剪贴画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剪贴画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思考后列出算式并解答.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小组内交流计算方式。

2、全班交流计算方式,师板书。

1/5+1/5+1/5
=1+1+1/5
=3/5
或 3x1/5=1/5+1/5+1/5=1+1+1/5=3/5
3、联系整数乘法的意义,想一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4、完成2页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要求学生先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再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独立完成3页“试一试”中的1、2题。

1/4×3 2x3/5 5×1/5
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师:根据上面的几个活动,你能总结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出示6×5/9
(1)独立计算,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先约分再计算也是可以的。

)(2)交流同学们的算法,强调约分的格式和方法。

(计算的结果是假分数,可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也可以不化。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完成练一练1、
2、3题,4、5题及数学故事作为机动或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完成1?3的题具体要求是:1题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2题通过计算,有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3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

2、完成4?5题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一个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另一个乘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

具体要求是:
先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连贯地讲出数学故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方面或不满意的地方请说一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