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主要覆盖于人体体表、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表面,以及铺衬在体内各种管、腔
及囊性器官的内、外表面。
根据上皮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的排列层数,将其分为单层上皮( simple epithelium)和复层上皮( stratified epithelium)单层上皮又根据其细胞形状特点进一步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此外还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而复层上皮根据表层细胞的形状特点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等多种类型1,、单层扁平上皮:
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其表面光滑,有利于血
衬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内皮和间皮均来源于胚胎时期的中胚层。
2、单层立方上皮:
这类上皮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细胞多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
主要分布在胃、肠、胆囊、子宫及输卵管等器官的腔表面。
分布于胃肠黏膜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常有排列紧密的微绒毛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高柱状细胞数量最多,表面覆有纤毛由于几种细胞形态和高度不同,细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故从垂直切面看,似复层上皮,故称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道。
4、复层扁平上皮
体表的复层扁平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铺衬在口腔,食管,肛管的复层扁平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5、复层柱状上皮:
胞质内有较多糖原,游离面有微绒毛,主要分布于眼睑结膜,男性尿道,肛门,咽,会厌喉面
6、变移上皮
细胞层数及表层细胞的形状随器官的功能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分布于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的腔面
7、复层立方上皮
分布于汗腺导管,肛管,女性尿道近开口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为腺。
1.分泌部
分泌部一般由单层细胞围成,中央为腺腔。
分泌部与基膜间存在一种胞体扁平有突起的细胞,其有收缩功能,称肌上皮细胞其收缩有助于腺腔内分泌物的排出。
分泌部有的为管状,有的为泡状,有的为管泡状。
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可分为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其组成的腺泡也因此分为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
由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共同组成的腺泡为混合性腺泡。
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细胞组成,少量浆液细胞位于腺泡的远端,切片上呈现新月状排列,称(浆)半月。
外分泌腺有的仅由浆液性腺泡构成,则为浆液腺如腮腺。
浆液细胞HE染色可见顶部胞质集聚较多的圆形嗜酸性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细胞基底部胞质嗜碱性
黏液细胞胞体为柱状或锥体形,顶部胞质含较多粗大分泌颗粒,称黏原颗粒,PAS染色时呈紫
红色,但HE染色着色浅;细胞核较扁,常位于细胞的基底部,核周的细胞质呈弱嗜碱性。
黏液细胞具有糖蛋白分泌细胞特点。
分泌物较黏稠,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导管
根据腺细胞分泌物排出方式,可将外分泌腺分为局浆分泌腺、顶浆分泌腺和全浆分泌腺3种。
(1)局浆分泌腺,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以胞吐方式排出,或小分子物质直接透过细胞膜释放,特点是腺细胞仍保持结构完整。
由局浆分泌细胞构成的腺为局浆分泌腺,如胰腺外分泌部及肠腺(2)顶浆分泌腺,连同包裹在其周围的细胞膜和少量胞质一起推出的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由顶浆分泌细胞组成的腺为顶浆分泌腺,如乳腺和汗腺。
(3)全浆分泌腺腺细胞内充满分泌物,分泌时整个细胞崩溃解体连同分泌物一起排出的分泌方式为全浆分泌,由全浆分泌细胞构成的腺为全浆分泌腺,如皮脂腺。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1,、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
细胞衣: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糖链部分及表面吸附的物质
微绒毛:有微丝,参与构成终末网。
纤毛:连接纤毛胞质中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中央为两条单独走行的微管,周围为9组成对的二联微管,纤毛的根部连于细胞顶部胞质内的基体,其结构与中心粒基本相同,纤毛的微
接管与基体的微管相连。
微管特殊的排列结构与纤毛
的摆动有关。
2、上皮侧面特殊结构
紧密连接也称闭锁小带
常见于单层柱状上皮相邻细胞的侧面顶端,立体图像呈带绕细胞周围。
两相邻细胞膜的外层呈间断融合。
黏着小带
位于紧密连接下方,曾称为中间连接立体图像呈连续带状环绕上皮细胞。
此
处细胞膜内含有跨膜的细胞黏附分子,钙黏蛋白。
相邻细胞间隙,内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连接相邻的细胞膜。
在胞膜的内面有薄层致密物质并有微丝附着,微丝与微绒毛伸入胞质内的微丝交织,在顶部胞质构成终末网。
桥粒又称黏着斑呈斑块状
位于黏着小带的深部。
相邻细胞间隙内有电子密度较低的丝状物,在间隙中央有一条与细胞膜平行的致密线,称间线。
在胞膜内面有由致密物质构成的盘状结构,称附着板。
胞质中有张力丝附着于附着板上附着板处可见一些较细的膜细丝伸人细胞间隙,与中间线的细丝网相连。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
此间隙内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
每个连接子由6个圆柱状跨膜蛋白—接合素或连接蛋白组成,其端嵌入单位膜内,另一端露在细胞外表面,使相邻两细胞膜上的柱状颗粒彼此对接,相邻细胞间可借缝隙连接彼此进行一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交换。
上皮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1·基膜基膜( basement membrane)是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基膜由靠近上皮的基板和与结缔组织相连的网板构成基膜本身是一种半透膜,对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亦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折叠而形成的褶,褶间胞质内含有较多与褶长轴平行的线粒体(图2-17)。
质膜内褶可扩大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增强离子和水分的转运,在此过程中,线粒体提供所需能量。
3半桥粒可见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基膜之间,即半个桥粒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