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三、实验题
18.【答案】(1)3.8
(2)1.4
A、D
(3)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4)A
(5)能
【解析】(1)由题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0.2 N,由B图可知,石块的重力是3.8 N。
(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及向上的浮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G二F拉•F浮,
由此可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为1.4 N,石块所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D图中水和桶的总重力减去A图中空桶
和导线。
6.【答案】不会
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7.【答案】A& Nhomakorabea答案】B
【解析】杠杆的分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如羊角锤、瓶盖起子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
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竿、筷子等: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如天平等。B项正确。
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
4.【答案】1 104
15
【解析】输电线受到的拉力F =2F钢绳,因为F钢绳=G =mg=5000N,故输电线受到的拉力f=1 104N。
坠砣串下降的距离是输电线A端移动距离的两倍, 坠砣串下降了30cm,故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15cm。
5.【答案】0.9
1.8
14.[答案】AD
【解析】由题图可知热敏电阻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的是电路中的 电流。酒精蒸发时要吸热, 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 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故电路中的电流变小,A项正确。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B项错误。根据R二U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
I
数之比表示的是定值电阻R的阻值,故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项错误。根据P=UI可知
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项正确。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析】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标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物块在光滑的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 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的重力。
(3)石块所受的浮力是1.4 N,石块排开水的重力也是1.4 N,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答案】分子(或原子)
长度
【解析】光年表示的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属于长度单位。
2.【答案】汽化(或蒸发)
液化
凝华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
凝华现象。
3.【答案】反复弹起
将发声的音叉插人水中,看到溅出水花(或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箱,看到烛焰跳动;将发声的音叉靠
公式P=F可知,在压力F—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可减小压强,故运动员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
S
的压强,B项错误。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这两个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项正确。运动员的重力和滑雪板的重力之和等于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D项
错误。
13.[答案】AB
16.[答案】
(第16题)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 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1)左右
(2)不会
(3)切割磁感线
(4)让导体棒以相同的速度,在强弱不同的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比较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
放大的实像,A、B两项错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可知,当蜡烛向左移动 时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项错误。根据折射光路是可逆的,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
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D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与滑雪板之间的位置不变,故运动员是静止的,A项错误,根据压强
【解析】(1)闭合开关,导体棒沿左右方向运动,这时导体棒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重直,切制磁感线,电 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导体棒不动,闭合开关,磁体上下运动,此时导体棒未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3)根据实验得出结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是闭合的:导体棒做切制磁感线运动。
(4)要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的关系,应控制导体棒的运动速度相同。
S1、S2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可得电源电压:
U =I(R +R2)=0.2 A汇(10 0+20 0)=6 V;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 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I可得电流表示数:1弋+刍=1汁■20^=°.9A;R2的电功
【解析】甲、乙两个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前的拉力和向后的摩擦力,木 块受力平衡,故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两个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木块的质量大于乙木块的质 量,故甲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因此甲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即F1F2,A项正确。根据功的公式W=Fs可
2 / 15
知,两木块运动的距离相同, 故Fi做的功比F2做的功多,B项正确。根据功率P=Fv可知,速度V相同, 故拉力Fi比F2的功率大,C项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 没有产生距离,故两个木块的重力都不做功,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因带上电荷而能“吸”起纸屑。挤压后的
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是大气压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是分子引
力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上电荷,故“吸”在手上,C项符合题
意。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缘故,D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 108m/s,A项错误。目前,核聚变是不可控
的,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C项错误。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能量的转
化是有方向性的,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凸透镜成的是实像,且物距小于像距,这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此时成的是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