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结构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医院建筑呈现出现代化、科技化及人性化的发展特点;再加上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医院
作为一个大型的医疗综合性服务部门已经从以往的单纯提供医疗救治服务逐步转
向以提供高质量、高标准及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人
性化医疗服务逐步成为社会医疗体系发展的主流。
本文针对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结
构的人性化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疗建筑;空间;人性化;环境品质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医院从单纯扩大医疗活动转变为积极的医疗空间,使现代
医院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建筑艺术更具艺术性,更好地考虑到人们的心理和社会
需求,将人们的观念应用于医疗建筑的空间条件,改善空间设计,改善病人护理。
1、概述
由于居民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已经从之前的传统医疗救助逐步转向高质量、高
标准、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为了满足社会居民的医疗救助服务切实需求,人性化
设计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人性化医疗服务理念一直被人们
推崇和使用。
从事物本身角度分析,人性化概念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物质丰富
的产物,其始终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及进度存在。
从医疗建筑角度分析,医疗需求
者及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之间的相互关联正在不断变化,其差异点随着事物的发展
和演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不同时间点上,医疗建筑结构的接待能力、医
疗服务功能分布、医疗建筑结构外形设计及风格等在长期、漫长的发展及历史更
迭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
现代社会的医疗建筑发展的一大主要趋势就是设计人
性化,此外,在人性化设计实践中,必须综合考虑和兼顾到患者、家属及医护人
员在具体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能够让参与到就医服务流程中的患
者和家属享受到最人性化及舒适的体验。
我国的医疗建筑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
关键期,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及部门正在从之前的就诊功能向患者全方位、高质
量服务角度转变,新批准建设的医疗建筑与传统的医疗建筑结构相比,不论是在
建筑结构外观、建筑功能性及人性化设计方面均出现很多的发展和转变。
就医人
员已从以往的“被动就医”逐步向“主动就医”模式转变。
随着就诊人员的心理态度
的逐步变化,医疗建筑的功能性、人性化能力被寄予更高的希望,医疗建筑的功
能性必须被重新定义。
从就医人员角度分析考虑,在满足医疗诊治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拓展满足更高效率及可实施能力,以提升和增强就医人员在使用流程内的便
捷性和体验度。
当前的医疗建筑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以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为主的机构,其人性化服务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因此,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正在融入到
具体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模式中,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下的建筑结构的功能日趋多
样化和复杂化,设计手段及方式呈现出多样性趋势,医疗建筑正在逐步向大型综
合服务体转变。
对于医院患者而言,舒适、高效的诊治及治疗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因素;对于家属和探视人员而言,探视环境要具有通透性,防止出现视线干
扰的情况;从医护人员角度分析,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及相对独立的工作及休息
环境可以确保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
在保证患者基本救治服务的前提下,
也可使患者的健康受到保障。
基本医疗需要及核心利益之间通过人性化设计理念
得以串联,基于人性化设计角度,层层相扣,彼此不可缺失,是一套相互作用及
影响的过程。
具体相互影响及作用情况如图1所示。
2、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的重点要求
(1)隐私权;医疗机关虽然是人们流动性很大的公共空间,但在建筑设计
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隐私性,为医疗机构的学术讨论和医学探索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还需要为患者提供个人活动空间,以便休息和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建筑的人
性化设计优势。
(2)家庭化;应该将家庭化因素引入医疗建筑设计中,使患者
能够在体检过程中接受家庭化诊疗,保持快乐简单的医疗心情,降低焦躁等副作
用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建筑设计的家庭化功能。
(3)活动性;在
医疗建筑的人类设计过程中,活动性是最重要的设计因素。
因为医疗机构人力特
别密集,所以很多患者必须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依靠辅助设施行走,所以在人类
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公共空间结构,有效地提高医院建筑的公共空间活动
条件,防止患者活动受到限制,并影响治疗效果。
活动性设计可全面提高医院建
筑的设计水平,为长期增长提供有效的方法。
3、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3.1医院环境人性化设计
在传统的医院环境设计中,设计结构的紧迫性和空间节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加重要。
因此,医院内部的布局比较狭窄,患者病床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可能
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限制患者的自由空间。
而且在医务室,色调也比
较单一,都是统一的白色调,气氛比较严肃,人们心理压力很大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可以利用大自然的设计方式来适当地调节。
3.2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
(1)医疗程序的个性化。
而在设计医疗过程的人性时,发现人体设计主要
是以效率为目标,医疗体系结构的主要目的是要迅速治愈病人。
在一些医院,建
立了复杂、地点和方法特定的程序,这会导致治疗时间过长。
因此,在设计过程
中考虑布局有助于简化布局设计。
(2)垂直交通的人性。
在一些医院设计中,
自动扶梯是根据房间频率比较而装配的,以便于病人进入。
如果将自动扶梯设置
为用作剪刀,则可以大大减少上下楼梯的流带宽,从而大大减少病人的人行道。
此外,应准确计算电梯数量,为加快医疗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还需要适当
应用电梯内部,大大提高医院内部的生产力。
(3)识别系统的个性化。
在医院里,由于所设置的房间数量以及通道、通道等的数量,如果病人想去某个地方,
但不熟悉地形,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这样,您就可以通过在更显眼的地方发
布一些易于理解的标记,快速识别病人所在的位置。
3.3在职能科室设计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智能专业部门,它们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设计的,只考虑病人的基本
需要。
但是,患者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考虑,因此智能专业部门的设计专业化保
持不变。
但是,考虑到医院技术的最新发展,智能空间也应注重创新,将人体设
计融入智能课堂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①在诊疗过程中,将多个部门的候诊室整合在一个大厅里,然后利用电子呼叫技术,确保诊疗秩序和保护患者隐私。
②设计学科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半开放式的风格,这样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和沟通,在住院过程中大大减少孤独。
结束语
为了满足医院的人性化服务需求,医院建筑结构的空间正被不断优化和升级,医疗使用人员的心理情绪及变化情况正在逐步趋向于正向。
从医院使用人群角度
切入,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对应的人性化使用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高的
设计方式,在具体设计中强调突出人性化,为优化和提升医院建筑的服务能力提
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生雨,贺生云.宁夏人民医院人性化设计研究[J].福建建筑,2016,34(3):27-30.
[2]庄大伟.将“理性电气”融入“感性装修”[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7(12):48-51.
[3]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
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1039—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5]李辉.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01):25-29.
[6]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