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同音字及辨析方法

05.同音字及辨析方法

主标题:同音字及辨析方法
副标题:同音致误字是字形考查的重点,需多种方法结合判断,才能保证准确性
关键词:同音字,错误,辨析
难度:1
重要程度:4
内容:
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读音相同的字,有时也把读音相似的字列入同音字的范畴。

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加之有些意义相近,在使用中极易造成错误。

同音致误字是高考对字形考查的重点。

这类字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辨识同音字字形六法:
1.形旁辨识法:
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

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雄了。

因此,“讴歌英雄”中的“讴”必须写作“讠”旁的“讴”。

“呕”的形旁是“口”,表明是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即“呕吐”。

“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口”字旁的“呕”字。

“沤”的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因为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形旁辨识就是一种最具实效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2.意义辨识法: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

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跳动”的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

如果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明白了,就会有效地避免写错。

3.并举辨识法:
汉语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意义丰富而结构对应的词语,可以利用词语结构上的并举关系进行辨析识记,即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

例如:
(1)名门旺(望)族“门”与“族”对应,指家族。

“名”与“望”相同,指有名望的。

(2)仗义直(执)言“仗义”是动宾结构,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面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直言”,而应该是动宾结构的“执言”。

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结构整齐的多音节词语。

4.语境辨识法:
语境辨识法,即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者。

例如:
居里夫人一身命运跌宕起伏、坎坷不平,巨大的打击并没有使她倒下,顽强的意力使她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结合语境,能辨析出句中错误的地方:“一身”应为“一生”,“意力”应为“毅力”。

现代汉语中有“一身(全身)”这个词,但不合这个句子的语境。

汉语中没有“意力”这个词,但容易让人想到“意志力”“注意力”,导致难以辨析。

5.逻辑辨识法:
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识就可以推知其正误。

如“鸠占鹊巢”,“鸠”比麻雀大,麻雀的巢装不下它,只能是“鹊”;“欢呼雀跃”,形容人高兴得一跳一跳的,所以用“雀”。

6.激趣辨识法:
把枯燥的字形联想为有趣味的故事或形象的场景,这样记起来不但兴味盎然,也记忆牢固;或把词营造成富于意境的诗性文字,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轻松记住字形。

如“真知灼见”,因为该词常用来形容高明机智的见解,而“灼”又常被误写为“卓”字,故而可以把它联想为“闪烁智慧火花的见解”。

这样,既联系了词义,又根据“灼”的字形特征化为生动的形
象,记忆起来容易得多。

采和彩——“采”常用于神采和文采,“彩”常用于“色彩”和“喝彩”。

据此可这样描述:“神采”照亮全部精神,“文采”妩媚一篇文章,“色彩”缤纷整个大地,“喝彩”宣示满腹热肠。

上面谈到的解答字形题的几种方法,不是必须单一使用的,而是经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