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安全意识是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加强“六防”意识。
一、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CH4),采取的措施: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为防止火焰进入装置,有的还要加装防回火装置。
(如图1)
2.用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CuO、Fe3O4等,应先通气体,在装置的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证明内部空气已排尽,方可对装置加热。
(如图2)
3.加热高锰酸钾时,若高锰酸钾不纯可能引起爆炸。
研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若混有纸屑、木屑等,也会发生爆炸。
还有其他一些强氧化性物质和可燃性物质在一起等。
所以在实验中,注意强氧化性物质和可燃性物质的隔离。
二、防暴沸
1.加热液液混合物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为防液体暴沸在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
2.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液体暴沸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三、防倒吸
1.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注意防倒吸。
要注意,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再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
2.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也要注意防倒吸。
常见的防倒吸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四、防污染
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比如,制硫化氢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有毒物质应处理后再排放。
常见的防污染的装置如下:
五、防堵塞
加热固体颗粒时,为防止固体颗粒堵塞导管,常在管口塞一团棉花或石棉绒。
如下图3、图4,常见的防堵塞的装置还有:
装置A中压强过大时,长直导管液面会明显上升,从而平衡内外压强。
装置B中橡胶管的作用:使分液漏斗和烧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有利于分液漏斗容易滴入烧瓶中。
六、防失火
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可能失火,所以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