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2. 气液相平衡关系

5.2. 气液相平衡关系


图5-6 101.3kPa下SO2在水中的溶解度
由图5-6可知,当总压P、气相中溶质y 一定时,吸收温度下降,溶解度大幅度提高, 吸收剂常常经冷却后进入吸收塔。 结论: 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过程;而减 压和升温则有利于解吸操作过程。
图5-7 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易溶气体:溶解度大的气体如NH3等称为易 溶气体; 难溶气体:溶解度小的气体如O2、CO2。 介乎其间的如SO2等气体称为溶解度适中 的气体。
结论: 降低操作温度,E、m,溶质在液相 中的溶解度增加,有利于吸收;
(y=mx)
压力不太高时,P, E变化忽略不计;但 m↓使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增加,有利于吸 收。 (y=mx)
End
EM S
c HpA
c
* A
S pA
EM S

1000 21.27 -4 3 c 3.57 10 kmol/m 6 3.3110 18
* A
mA =3.57 10 32 1000=11.42g/m
-4
3
5.2.2.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1.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与传质推动力:
x——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
讨论: T,E。
pA*一定时,E,x↓。
3)亨利定律的其他表达形式: (2) 式中: cA——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kmol/m3; H——溶解度系数,kmol/ (m3· kPa); pA*——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cA p H
* A
( 5-25)
图5-10 吸收推动力示意图
2.指明过程进行的极限
图5-11
吸收过程的极限
塔无限高、溶剂量很小的情况下:
x1,max
y1 x1e m
无限高的塔内,大量的吸收剂和较小气体 流量:
y2,min y2 e mx2
x2=0时,y2,min=0,理论上实现气相溶质 的全部吸收。
例、在总压101.3kPa,温度30℃的条件下, SO2摩 尔分率为0.3的混合气体与SO2摩尔分率为0.01的水 溶液相接触,试问: (1)SO2的传质方向; (2)其它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2的传质方 向; (3)其它条件不变,总压提高到202.6kPa时SO2 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 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界面 液相 气相
y y>ye时 y<ye时
图5-8 A
解吸
x ye=mx
吸收
推动力y-ye A 推动力ye-y
传质推动力与方向用气相组成表示
y>ye时,溶质从气相向液相传递,为吸
收过程。
其传质推动力为(y-ye),这是以气相 摩尔分数差表示的推动力。 吸过程。
y<ye时,溶质从液相向气相传递,为解
解: (1)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30℃条件 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 所以
E 4850 m 47.88 p 101.3
从液相分析
y 0.3 x 0.00627< x=0.01 m 47.88
*
故SO2必然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进行解吸过程。
(2)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0℃的条件下, 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670kPa
2.亨利定律
1)亨利定律内容
总压不高(譬如不超过5×105Pa)时,在一 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
亨利系数。
2)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p Ex
* A
( 5-24)
式中: pA*——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kPa; E——亨利系数,kPa;实验测定;
pe f t、p、x
当温度t,总压p,一定时:
pe f
x
相平衡关系:平衡时溶质组分在气液两相中的 浓度关系为相平衡关系。
溶解度曲线:气液相平衡关系用二维坐标绘成 的关系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
图5-4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图5-5 20℃下SO2在水中的溶解度
由图5-5可见,在一定的温度下,气 相中溶质组成y不变,当总压p增加时,在 同一溶剂中溶质的溶解度x随之增加,这 将有利于吸收,故吸收操作通常在加压条 件下进行。
对单组分物理吸收的物系,根据相律, 自由度数F为:
F C 2 3 2 2 3
其中: C=3,溶质A,惰性组分B,溶剂S; Φ=2,气、液两相; 即在温度t,总压p,气、液相组成共4个 变量中,有3个自变量(独立变量),另1个是 它们的函数,故可将平衡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 压pe表达为温度t,总压p和溶解度x的函数:
溶解度系数H与亨利系数E的关系为:
1 EM S H S
式中:
( 5-26)
ρs——为溶剂的密度,kg/m3。 讨论:
T ,H
(3)
y mx
*
(5-27)
式中: x——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率; y*——与液相组成x相平衡的气相中溶质 的摩尔分率; m——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相平衡常数m与亨利系数E的关系为:
从气相分析
y*=mx=23.94 0.01=0.24<y=0.3
故SO2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y 0.3 x* 0.0125 m 23.94
以液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 ∆x=x*-x=0.0125-0.01=0.0025
以气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
∆y= y - y*=0.3-0.24=0.06
E 1670 m =16.49 p 101.3
从气相分析
y*=mx=16.49 0.01=0.16<y=0.3
故SO2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3)在总压202.6kPa,温度30℃条件下, 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
E 4850 m =23.94 p 202.6
5.2. 气液相平衡关系
5.2.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5.2.2.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本节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的内容: 相平衡的影响因素及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 程中的应用; 2、熟悉的内容:
溶解度、平衡状态、平衡分压、亨利定律。
5.2.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溶解度曲线 平衡状态: 一定压力和温度,一定量的吸收剂与 混合气体充分接触,气相中的溶质向 溶剂中转移,长期充分接触后,液相 中溶质组分的浓度不再增加,此时,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饱和浓度:平衡时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平衡分压: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
空气按理想气体处理,由道尔顿分压定律可 知,氧气在气相中的分压为:
p Py =101.3 0.21=21.27kPa
* A
氧气为难溶气体,故氧气在水中的液相组成 x很低,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由表5-1 查得10℃时,氧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为 3.31×106kPa。
H
* A
S
E m P
讨论:
(5-28)
当物系一定时,T 或P,则m。
(4) 式中:
Y mX
*
(5-29)
X——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比;
Y*——与液相组成X相平衡的气相中 溶质的摩尔比;
例:某系统温度为10℃,总压101.3kPa,试求此
条件下在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水
溶解了多少克氧气? 解:
其传质推动力为(ye-y)。
界面 气相
yHale Waihona Puke 液相xe>x时 xe<x时
xe=y/m A
解吸
x
吸收
推动力xe-x 推动力x-xe
A
图5—9 传质推动力与方向用液相组成表示
xe>x 时,溶质从气相向液相传递,为 吸收过程。
其传质推动力为( xe-x ),这是以液 相摩尔分数差表示的推动力。
xe<x 时,溶质从液相向气相传递,为 解吸过程。 其传质推动力为( x-xe )。 溶质的传质方向与推动力也可以在相平衡 曲线图上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