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比必要性和迫切性,不仅来自于旅游资源与环境本身所遭受的污染和破坏,更来自于地球整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破坏、荒漠化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以及酸雨蔓延和臭氧层破坏等,这些都涉及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环境或背景环境。
基础环境遭受破坏,旅游环境也必定受到影响,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二者又是互为动因的。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分析了旅游活动本身的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当代全球环境问题,融环境保护与可持发展的基本知识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于一体,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两门课程的综合。
不仅为旅游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科学认识的思想工具,而且对游泳环境保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含义及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的紧迫性以及对旅游环境的基本理论的研究,通过学习,认清当代各种非旅游因素对旅游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这也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具体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认识各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和旅游环境造成的危害。
学习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认清各种旅游因素对旅游资源及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从根本上消除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解。
通过的学习本章两大理论的概念、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以及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等,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学习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类型及其测量方法;掌握旅游环境质量的概念、内容及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认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及其评价程序。
具体了解环境污染监测的意义、分类及基本方法;分类及基本方法;熟悉生态监测的指标选择和方法;掌握旅游环境环境管理的概念、特点、基本职能以及旅游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等内容。
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六大基本手段都兼顾基本理论与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案例学会将这些手段用于解决实际的旅游环境问题。
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和平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
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基内涵,了解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开发及其管理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意义。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适当安排学生到旅游景点实地。
在讲授过程中,将克服长期以来将“满堂灌”的痼疾,着重从运用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来环境保护理论、技术和方法的融合。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学生应学习和了解生态系统理论、环境学、管理学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六大基本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规划手段、行政手、宣传与教育手段及科学技术手段及其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旅游专业其他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学生了解当今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有重要意义。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导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旅游环境保护”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外,也对环境保护的含义及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的紧迫性以及对旅游环境的基本理论,如概念、分类和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的研究。
2、教学内容:1)旅游环境保护问题2)旅游环境保护学科概述3)旅游环境概述3、教学重点和难点1)环境问题2)旅游环境保护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环境?2)旅游环境的特点?3)什么是旅游环境保护学科?其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当前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有旅游内部的影响,即旅游因素影响,也有各种外在的影响,即非旅游因素影响。
当代各种非旅游因素对旅游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教学内容: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2)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3)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4)环境污染5)生态破坏3、教学重点和难点1)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2)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4、本章思考题1)环境问题有哪些?2)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控制人口增长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三章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了解旅游活动对环境的依赖性及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对环境,包括对地表和土壤、植物和动物、水体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卫生及文化环境的负面冲击。
2、教学内容:1)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关系2)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冲突关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4、本章思考题1)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是什么?2)如何保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第四章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旅游环境保护需要理论支持。
两大环境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环境伦理。
它们是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旅游环境保护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内容:1)可持续发展理论2)生态环境理论3、教学重点和难点:1)可持续发展理论2)生态环境论理4、本章思考题:1)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什么?有什么内涵?2)生态环境论理是什么?如何发展起来的?3)两大环境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环境伦理对指导旅游环境保护实践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第五章旅游环境容量与质量(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旅游环境容量与质量问题,并了解其是旅游环境保护实践中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
2、教学内容:1)旅游环境容量2)旅游环境质量3、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环境容量及控制2)旅游环境质量及控制4、本章思考题:1)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如何控制?2)旅游环境质量有什么太多,如何保持优质的旅游环境质量?第六章旅游环境检测与管理(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旅游环境监测与管理是旅游环境保护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本章着重介绍旅游环境监测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旅游环境进行监测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部分内容:一是旅游环境监测;二是旅游环境管理。
2、教学内容:1)旅游环境检测2)旅游环境管理3、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环境检测手段2)旅游环境管理措施4、本章思考题1)旅游环境检测手段有哪些?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旅游环境管理措施保护旅游环境?第七章旅游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六大基本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规划手段、行政手、宣传与教育手段及科学技术手段及其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2、教学内容:1)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手段2)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3)旅游环境保护的规划手段旅游4)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5)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手段6)旅游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3、教学重点和难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六大基本手段其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4、本章思考题1)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基本手段有哪些?2)如何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第八章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关于自然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和生物旅游资源及同时熟悉噪声污染防治、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关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措施,并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环境治理与维护的措施。
2、教学内容:1)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3、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2)对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4、本章思考题1)旅游垃圾处理的产生及处理方式?2)在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七)、本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八)、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第2版2)徐光华,暴丽艳,管理学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3)哈罗德·孔茨(美),海因茨·韦里克(美),管理学,经济出版社,第10版4)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第1版5)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年7月第3版(九)、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勤与课堂参与、作业、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期末考查形式为小论文。
2、成绩评定方法1)考查小论文满分为1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40%。
2)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查成绩40%。
3)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与课堂参与30%,作业30%,期末考查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