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考试资料21.施工方案是从时间、空间、工艺、资源等方面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技术组织措施等内容。
专项施工方案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可粗可细,其比较完整的内容包括:封面、目录、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期指标、质量和文明安全指标、实物量消耗指标、成本指标和投资额指标等。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图集、所需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留有余地。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工程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2.施工管理目标是单位工程施工部署的重要内容,包括:①质量目标;②工期目标;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④社会行为目标。
(包括:无治安案例发生;无盗窃案件发生;无火灾;火警事故发生;无扰民事件发生。
)项目施工协调是单位工程施工部署的重要内容,包括:①与建设单位的协调;②与设计单位的协调;③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施工准备工作是单位工程资源准备的重要内容,包括人员准备、机械设备准备、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材料准备。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步骤:a.确定起重机的位置b.布置水电管线c.确定运输道路的布置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公示“五牌”、“二图”: “二图”指的是施工总平面图、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
“五牌”(建设项目概况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
施工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有: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公示“五牌”、“二图”; 项目经理部应经常巡视检查施工现场,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反映,及时抓好整改。
3.土钉支护的适用范围: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砂土、粉土地基,基坑深度一般在15m以内。
土钉支护的施工特点:施工设备较简单;比用挡土桩锚杆施工简便;施工速度较快,节省工期;造价较低。
土钉支护的施工过程包括先锚后喷和先喷后锚。
梁的侧模板为不承重模板,一般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的25%时即可拆除。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模板堆放按规格尺寸分类放置,堆放高度应小于2m,挂标识,便于使用。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整理办法》规定:脚手架高度24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需编制专项方案梁的底模板为承重模板,跨度小于8m的梁底模板拆除时间是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能拆除。
非承重构件(柱、梁侧模)的模板拆除时,其结构强度不得低于1.2MPa,且不得损坏棱角。
建筑工程施工图按专业分工不同可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图纸目录、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图和构件详图。
)、设备施工图。
建筑工程施工图一般的编排顺序为首页图、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采暖通风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
结构设计总说明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①设计的主要依据;②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③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④基本风压值和地面粗糙度类别;⑤人防工程抗力等级;⑥活荷载取值;⑦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⑧所选用结构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强度等级,对水箱、地下室、屋面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⑨结构构造做法;⑩地基基础的设计类型与设计等级,对地基基础施工、验收要求以及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与技术要求。
各专业施工图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来排列:基础图在前,详图在后、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后。
识读整套图纸时,应按照总体了解、顺序识读、前后对照、重点细读的识读方法。
4.在梁的平法标注中,梁的标注一般是集中标注和原位标准相结合,其中集中标注内容中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必注值为:梁的编号;梁的截面尺寸;梁的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一项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
比如KL3(2A) 300x650,其中3为框架梁的编号,2A表示两跨一端悬挑,300x650为梁的截面。
图纸会审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并主持会议,其他单位参加。
图纸会审的程序是设计单位作设计交底,施工单位对图纸提出问题,有关单位发表意见,与会审者讨论、研究、协商逐条解决问题达成共识,组织会审的单位汇总成文等。
施工技术交底是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的技术性交代,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的组织施工,避免事故的发生。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是由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工地进行的交底。
技术交底的分类:①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③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设计交底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代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对施工队长进行的交底。
5.建筑物定位完成后,依据定位桩来测设建筑物其他细部轴线的平面位置,称为建筑物的放线。
定位放线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的定位分为平面位置定位和标高定位。
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挠度和裂缝观测。
建筑工程施工变形监测:深基坑施工中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观测,支护结构的垂直位移观测,支护结构倾斜观测,临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每层允许偏差为3mm。
6.施工区段是指工程对象在组织流水施工中划分的施工区域,包括施工段和施工层。
一般把平面上划分的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区段称为施工段。
把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的施工区段称为施工层。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就在于保证不同的施工队组能在不同的施工区段上同时进行施工,消灭由于不同的施工队组不能同时在一个工作面上工作而产生的互等、停歇现象,为流水创造条件。
划分施工段的基本原则:①施工段的数目要合理;②各施工段的劳动量(或工程量)要大致相等(相差宜在15%以内);③要有足够的工作面;④要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⑤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依据进行划分;⑥当组织流水施工的工程对象有层间关系,分层分段施工时,应使各施工队组连续施工。
施工顺序是指工程开工后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
施工顺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先地下,后地上;②先主体,后围护;③先结构,后装修;④先土建,后设备。
确定施工顺序的基本要求:①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②必须与施工方法协调一致;③必须考虑与施工组织的要求;④必须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⑤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⑥必须考虑安全施工的要求。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方→垫层→基础→回填土。
具体内容视工程设计而定。
7.柔性屋面的施工顺序按照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柔性防水层→保护隔热层依次进行。
屋面工程施工在一般情况下不划分流水段,它可以和装修工程搭接施工。
室外装修工程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
室内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有整体顺序自上而下和整体顺序自下而上两种,其中整体顺序自下而上的施工顺序是指主体结构施工到三层以上时,室内抹灰从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一般与主体结构平行搭接施工。
(可以缩短工期)整体顺序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是指主体工程及屋面防水层完工后,室内抹灰从顶层往底层依次逐层向下进行。
(有利于施工安全)多层混合结构民用房屋的施工,按照房屋结构各部位不同的施工特点,可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及装修工程。
8.施工进度计划是指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工期和技术物质供应条件,遵循工程的施工顺序,用图表形式表示各分部分项工程搭接关系及工程开竣工时间的一种计划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资源需求;作业制度安排;约束条件;项目工作的提前和滞后要求等。
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内容:a.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内容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交工的需要和配套交工的要求;b.施工顺序安排是否符合施工程序的要求;c.资源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供应是否均衡,分包人供应的资源是否满足进度要求等。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有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网络计划编制方法。
施工任务书(包括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和考勤表。
)是向班组下达任务,实行责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记录的综合性文件,应由施工员按班组编制并下达。
工程项目资源是对项目中使用的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等的总称。
工程项目资源的特点:①工程所需资源的种类多、需求量大;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不均衡性;③资源供应受外界影响大,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资源经常需要在多个项目中协调;④资源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大。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是对项目所需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均衡施工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动态曲线尽可能不出现短时期高峰或低谷,因而可大大减少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从而节省施工费用。
均衡施工的指标一般有三种:①不均衡系数K;②极差值△R;③均方差值O2。
对于混合结构多层房屋的流水施工,一般先考虑分部工程的流水,然后再考虑各分部工程之间的相互搭接施工,组成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考虑到屋面防水要求高,所以不分段,采用依次施工的方式,其中屋面找平层完成后需有一段养护和干燥的时间,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9.资源配置计划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主要材料配置计划、施工机具配置计划、构配件配置计划。
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包括:时间参数;工艺参数;空间参数。
流水节拍是指一个作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
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作业队相继投入工作的最小间隔时间。
组织流水施工的主要过程:划分施工过程→划分施工段→组织作业队,确定流水节拍→作业队连续作业→各作业队的工作适当搭接起来。
施工作业计划分月施工作业计划和旬(周)施工作业计划。
其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月、旬(周)应完成的施工任务;完成作业计划任务所需的劳力、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的需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和节约措施。
编制建设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主要用来确定各单项工程或工程的施工期限和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相互搭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