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复习课程
古代埃及的建筑古代艺埃术及的设建计筑设计艺术
古代埃及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第一—十王朝,约公元前3200-前2130年)以北部尼罗河三角 洲为主,首都孟斐斯。以陵墓(玛斯塔巴、金字塔为主要形式) 2、中王国时期(第十一-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年-前1580年)主要建筑活动集 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以庙宇为主要形式。 3、新王国时期(第十八-三十王朝,公元前1582年-前332年)主要建筑活动集 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围。以庙宇、石窟庙、石窟墓和住宅为主要形式。 4、晚期(比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32年-前30年)设计施工精致,规模不大, 受希腊罗马影响。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巴比伦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代印度
A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代中国 约公元前2070年
D
A 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 B 巴比伦,约公元前3500年 C 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 D 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
古代埃及是“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手工业时代最发达的文明地 区。其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化特征。
历史学家们把埃及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2686年),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1786年) 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1567年),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1085年), 后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85—332年), 公元前525年以后,埃及基本上处于波斯的统治下。
5、当然,客观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并没有完全阻隔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体现 在设计风格上,便是在可能达到的沟通范围内的不同风格的有机融合,中国唐代的金 属器皿、陶瓷、染织设计中的“胡风”就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中国完美而先进的设 计文化,对周边的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甚至于远达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产生的重 要的影响。这样,设计纯粹的民族化,地域化因素中由于融入了不同程度的异域特点, 而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突破更新的生命力 。
1、玛斯塔巴(MASTABA)孟斐斯一带早期帝王陵墓。其形式可能源自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 式砖石住宅。 2、昭塞而金字塔建筑群鸟瞰复原图 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昭赛而金字塔
约公元前2778年。塔底边东西长125米,南北109米,高约60米。古埃及第一座石材金 字塔,也是多级金字塔的代表。
《金字塔》
论及人类文明建树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类幼年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金 字塔把王权和神权的稳固强烈地表现了出来,纵使今天大地上早已没有古老的埃及王国,可是金字塔 雄风犹在,人们在它的面前依然会感到渺小和卑微。
3、另 外,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 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风格独特的设计文化传统,使 手工业时期的设计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4、虽然交通工具有所发展,但地区之间的语言隔阂和人际交往的阻隔在手工业时 期仍是普遍现象,因此造成了各个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 创造出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生活需要和功能需要的不同产品风格。
中外设计史
一、时间界定:
从冶炼技术的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 在西方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17世纪。 在中国,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初期,到19世纪中叶封闭的农业 经济开始崩溃为止。
二、手工业时代的特点
1、手工业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宗教和阶级的观念规范着设计的功能 意义和审美原则。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几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以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规范和作用, 影响着设计观念的内容。
比如,早期埃及的设计风格就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这与它炎热的气候, 尼罗河的水利条件,独特的多神化宗教,中央集权的法老制度等等不无关系。古代印 度文明在海上交通尚未繁荣之前,也保持着相当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而中华 民族的手工艺设计风格在这一时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是最为突出的,绵延二千余年的 儒家文化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使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设计都取得了成熟而完整的发 展,构成了较为统一的民族风格特征,虽然历经不同历史阶段的改朝换代,也依然没 有动摇一脉相承的风格沿袭。
2、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也融入了设计观念的形成过 程,使设计物常常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权利观 念。这与单纯追求实用效能与形式美法则相融统一的萌芽时期的设计观念有着 很大的不同,手工业时期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功能的 意义,即对设计物认知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强调和追求,从审美原则角度,不同 阶层由于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的差异,也呈现出更加深刻的面貌。具体体现在 设计风格方面,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宫廷风格和民间风格。
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 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 死了以后仍是阴间的统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 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 体做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 复活。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王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地建造 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就不能 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国王在阴间称 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 墓壁上以供享受。
从设计文化的角度,古代埃及的建筑、壁画、金属工艺和饰品等共同凸 显着其独具风貌的文化形态。
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 赠礼”。
它东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临地中海,是块 完整而封闭的绿洲。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统治权分属于两位君王。他 们曾进行一次次权力竞争,结果是下埃及屈尊为臣,埃及统一为早期王朝, 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从第三王朝开始进入古王国,尔后是中王国,接着 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虏而建新王国,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终于征服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