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35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共4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学校、姓名、考号。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Zn-65 Mg-24 Ca-40 S-32 4.g =10N /kg一、选择题 (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1.假如家住绍兴的你在暑假某一天下午骑自行车去学校参加科学夏令营,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 .停车区① B .停车区② C .停车区③ D .停车区④2.建筑工地需要长l .0 m 、宽0.5 m 、高0.3 m 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 t的卡车去加工厂运(花岗岩的密度为2.7克/厘米3),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A .28B .29C .30D .313.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北极的生态系统,需要探索冰层下海水的成分,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打一个深达100 m 的冰洞,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 /m 3,冰的密度为0.9×103 kg /m 3) ( ) A .100 m B .13 m C .87 m D .50m4.在t oC 时,100g 水中加入mgNa 2CO 3或加ngNa 2CO 3·10H 2O ,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 和n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286106n m A =n nm B 1828601060+= n n m C6.1028601060+=nnm D 280628601060+= 5.向空玻璃杯杯中逐渐注水,至到满为止,则问杯子与水的整体重心将( )A .先升高后降低 B.升高 C.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6.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长性状日温28℃ 夜温12℃ 红光 远红光 茎长度 60.2cm 98.1cm 茎节数 20.5节 21节 茎长度 夜温15小时7℃ 17℃ 26℃日温9小时 30℃ 75cm 52cm 29cm23℃ 60cm 50cm 35cm7℃ 43cm 38cm 35cmA .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B .图②曲线A →B 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C .图③B 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7.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的舒缩能引起( )A 瞳孔大小的变化B 眼球前后径的变化C 晶状体曲度的变化D 视网膜感光能力的变化8.下表为光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茎的伸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B .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C .日温30℃夜温17℃处理比日温23℃夜温26℃处理有机物积累多D .远红光条件下,日温30℃夜温7℃的环境有利于促进茎的伸长生长9.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 ) A .“3”的位置 B .“6”的位置 C .“9”的位置 D .“12"的位置10.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 ’将( ) A.以速度4m/s 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 向S靠近11.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 ,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则灼烧前粉末中没有被锈蚀的铜粉的质量分数是( ) A .50.0% B .52.8% C .70.0% D .48.3% 12.如图所示,M 、N 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若将点光源置于A 点,则成像于B 点,若将点光源置于B 点,则成像于C 点,已知AB >BC ,则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位于A 点左侧 B.透镜是凹透镜,位于C 点右侧 C .透镜是凸透镜,位于C 点右侧 D.透镜是凹透镜,位于A 点左侧13.汽车及车床等出现轴承磨损的原因之一是所用的滚珠不是绝对的球形。
则下面哪种情况下生产滚珠最好( )A.在真空中生产B.用塑料生产C.改造打磨技术D.在没有重力的条件下生产14.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15.现有电源一个(电压不变),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两小灯泡L 1(额定电压为1.2伏)和L 2(额定电压为6伏)。
现在利用这些仪器组成电路:若组成如图甲电路,电压表读数为5.4伏,L 1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若组成如图乙电路,L 2两端电压为3伏,若组成如图丙电路,电流表读数为0.6安。
忽略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L 2的额定功率( )A.2WB.4WC.6WD.8W二、简答题(本题共12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空格内)16.小丽的家位于杭州市中心,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周末,早晨爸爸带着全家到城东郊外游玩。
下午2点过后,他们又驱车到城北看望了外婆,直到晚上才回家。
下午爸爸开车朝着哪一个方向前进,最可能会有逆着阳光出现开车危险。
答:偏▲ 方;小丽在回家途中,看到了又圆又大的月亮已高挂在夜空最可能月亮升起的方向是偏 ▲ 方。
17.如图,长3.0m 、重10N 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 点到拉力F 的距离及F 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 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 与x 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1)由表中数据可得F 与x 之间的关系是 ▲ (2)O 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 ▲ m 。
18.以下图象可能表达什么物态变化的过程? ▲ (写出两种)19.现有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12ρρ、(12ρ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溢水杯和水的总质量m 1“小美人鱼”浸没在水中后的总质量鱼”后的总质量m 3平均密度为122ρρ+,求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 ▲ (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20.点光源S 通过带圆孔(圆孔的直径为d )的档板N 照到屏M 上,形成直径为D 1的圆形光斑,如图甲。
(1)如图甲中怎样操作可以增大D1? ▲ (2)如果在档板靠近光屏一侧放上一块平行板玻璃砖,如图乙。
这时点光源通过圆孔和玻璃砖在屏上形成直径为D 2的圆形光斑, 则D 1 ▲ D 2(填“>”、“=”、“<”)。
21.如图所示是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
已知重物质量m =50kg ,电源电压U =110V 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4Ω,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某一速度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 =5A ,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 ▲22.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 2SO 4溶液。
现向甲杯中加入m 克Mg ,向乙杯中加入m 克Zn ,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 2S04的溶质质量x 应为 ▲23.“五·一”期间,宪宪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温馨提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工艺品的密度 ▲24.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 ,上面压有一铁块m ,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 1(图a );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 2(图b);将细绳剪断后(图c ),则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h 3为 ▲25.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右移动时,则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26.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2)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 ;(3)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哪两个中枢参与了该反射?答: ▲ 。
27.下表是卡车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记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D 1NMSD 2NMS甲电动机S vv(米/秒) t0 5 10 15 20(秒)对象卡车20 20 20 20 20电车 5 7.5 10 12.5 15机车12 14.5 17 19.5 22(1)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2)车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是v= ▲;(3)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是相同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8.请根据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完成有关问题。
(1)水蚤的心率因个体不同差别很大,大约在100-350次/分之间!因此我们选择用来实验的几只水蚤应该是▲。
(2)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
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3)全班同学完成实验后,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对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应该怎样处理▲。
29.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的距离.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科学依据是▲.30.将一片新鲜叶子从一盆植物上取下,如下图所示,拴在一根灵敏弹簧上,通过指针从尺上得出读数,找出叶子重量的变化。
(1)4 h后,指针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主要是由于叶子中什么生理变化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凡士林对4片相似且重量相等的叶子进行不同处理,得到结果显示如下(尺子已经调校,得出的单位是g):实验编号 KClO 3质量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A 1.2g 无其它物质B 1.2g CuO 0.5g 叶的处理 重量改变 不涂凡士林的叶子 1.9 g 叶上表面涂凡士林 1.7 g 叶下表面涂凡士林 0.3 g 叶两面都涂凡士林0 g涂凡士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述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